王崧舟(六年级)
《<西江月>二首》
王老师以其独特的文本解析视角,用奇特的方式使得辛弃疾、张孝祥成为导游,带领学生遨游诗词之旅。不仅仅是了解词人的所见所闻所想,更了解了他们高大上的品格和他们的乐观精神。身份卡中的事迹更让学生走近词人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体会他们面对人生乐观态度背后的原因。 一次次的朗读,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与古人对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次次的说丰年,感受诗人的与民同乐、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西江月·黄陵庙》中那一系列的景又让学生对话张孝祥,用朗读感悟诗人所感。
林 莘(六年级)
《草原》
这次教学,林老师采用了一种极具创意的方式,以“为家乡代言”为切入点,围绕为冬令营设计游览、接待、联欢会活动方案来开启课文教学之旅。
本次教学中,林老师采用极具创意的方式,以“为家乡代言”为切入点,围绕为冬令营设计游览、接待、联欢会活动方案开启课文教学之旅。课前预习充分,既解决字音字形问题,又提供大量草原资料,使学生对大草原有初步感受。课堂上,回顾预习环节有序进行,林老师展示学生预习单和第一自然段批注,并将批注写在纸上,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基于单元语文学习要求,林老师提供金钥匙,从找到印象深刻、意想不到、疑惑不解的词句和字眼想开去,运用与物质世界、自我、他人对话的方法想开去。在交流分享关键句阶段,同学们各抒己见,思维火花碰撞。在林老师引导下,大家逐字逐句剖析,与语句和文字深入对话,探寻文字深处奥秘。“一会儿”“绿”等平常字词,在老舍先生笔下具有神奇魔力,生动勾勒出草原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让同学们深深陶醉,在心中种下对草原无限向往的种子,仿佛此刻大家已置身广袤无垠、绿草如茵的草原之上。
林莘老师的课是静的,学生在静中思考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探索着知识的真谛。老师在静中引导,不喧嚣、不急躁。然而,林莘老师的课又是动的,是生生间、师生间的思维在猛烈地碰撞。
罗才军(六年级)
《丁香结》
罗才军老师所执教的《丁香结》,其核心在于以学生的 “读” 贯穿始终。罗老师不断强调学生要读出文字的温度,凭借关键字词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自我质疑、解疑,成功地让学生的读在课堂中扎实落地,使得整个课堂都弥漫着浓郁的语文气息。罗老师以崭新的视角,把课题当作突破点,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品读课文、感悟中心。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所遇之 “结” 后,让学生书写自己或身边人的 “结”,接着提供支架,让学生为身边心中有 “结” 的亲朋好友写下劝解之语,学生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黄吉鸿(六年级)
《古诗词三首》
吉鸿老师的课堂简洁、明了,他循循善诱,幽默风趣,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古诗,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运用想象来理解诗的意境,根据写作背景来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展现对于这两首古诗独到的见解和领悟。40分钟的课堂既有趣又有深度,下课了,海创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意犹未尽。
郑梨花(六年级)
4*《花之歌》
围绕“六年级《花之歌》”这一主题,郑梨花老师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表达与情感。郑老师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提示,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郑老师组织学生梳理文本,从中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这个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细节捕捉能力,还帮助他们理解形象化展现的艺术手法,感受到诗意语言背后的深层意义。郑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辨别出不同表达方式的异同。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选词用句的精妙之处以及不同表达背后传递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这堂课通过环环相扣的步骤,郑梨花老师帮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还要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的意境与表达。
文字:姚佳音 楼天扬
编辑:万卉娉
审核:学校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