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苏州说得过去的人家,都有灶下间,现在该叫厨房。
所以这样称呼,一是它总位于住宅的下首,或与主房相连,或是单独的一间;二是屋子里面有砖砌的灶头。视房屋大小,灶下间内,砌一只两眼或三眼的灶头,占据了一大块地方,一只烧饭,一只炒菜,还有一只备用。比起如今的家用灶台,要宽敞得多。
据扬州智慧老人朱志泊先生介绍,老灶头上开七个孔洞:有焐热水的、烘湿鞋的、供祭祀灶王爷的、放灯台的、放蒸架的、放热水瓶的、置盐罐的和给烧火人观察前台用的,综合利用,各派各的用场。
灶台的空档里,巧妙地砌只汤罐,利用炉膛的余热烧水,经济实惠。灶头上方凹槽内设供奉灶老爷的佛龛,据说他老人家每年要上天汇报一次。到了腊月二十三、四日(官三民四),家家户户在灶台上供甜食,粘住“灶老爷”的嘴巴,请他“上天言好事”。
烧灶的燃料一般用稻草、茅柴,很少人家用“硬柴”——砍伐的树枝条,虽然使用方便省事,但价钱贵得多。后河滩头有专门叫卖的船只,一次买上好多捆,储存在“柴房”里。
当年家庭内没有自来水,灶下间少不了一只硕大的水缸,刚从河里拎上来的水不清爽,要用明矾先澄清。老人刻刻关照,“富水缸、穷灶堂”,时常给水缸装满水,不仅为了保证餐事的需用,更兼有备无患,确保祝融光顾的紧要关头的不时之需。
大一点的灶下间可以再放下一张八仙桌,平时吃饭家里人就在里面,相当于如今时髦的DK式厨房。贵宾来访,主人请客吃饭,才用托盘把饭菜端到客堂里,以示对来客的尊重。
(颜文樑的水粉画)
灶下间总是吊着挂着的物品不少,琳琅满目,高个子不当心就会撞头。房梁下吊只竹篮,一种编得很密实又带盖的竹篮,苏州人叫“饭烧箕”,把吃剩的米饭盛入其中,放过夜也不会坏,“谢绝”贪嘴的老鼠、猫咪动它的脑筋,偷吃了。
家境好的人家,用房宽敞,灶下间一家独用,那派的用场更大。夏天吃过晚饭,等收拾完残局,歇上一刻,一家人就轮流到灶下间洗澡。放一只大号淴浴盆,从汤罐里舀出热水,美美地洗完澡后,再端张竹椅,到河滩头乘风凉去。此时的灶下间,已兼有卫生间的部分功能了。
之后,住房紧张的局面出现,加上煤球炉开始普及使用,灶下间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演变成“七十二家房客”中各家的卧室。
不知何故,垂暮之年的老人,却时常想起往日时光,那五光十色的儿时情景,令人难忘,包括那间不起眼但生活气息浓郁的灶下间。
苏州画坛泰斗颜文樑有一幅水粉画,题名叫“灶头”,画面纤细逼真,把从前苏州普通人家的炊事空间,画得活灵活现。这种寻常生活状态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带着浓郁的闲适浪漫的情致。
浪漫是一回事,实用是另一回事,两者无法替代。如今,真叫用惯了电冰箱、微波炉、不锈钢煤气灶台……等现代厨房用具的家庭主妇,重返昔日岁月,在灶下间里忙碌备餐,要不了几天,她们就会“喊救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