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的苏州话很传统,找医生看病,称之为看郎中。
旧时,行医的规定好像不甚严,只要懂得些医道或系杏林世家出身,都可以挂牌替人看病。
清代康乾年间,苏州出了好几位名医,招到北京宫廷当御医,从而形成了以苏州籍医生为主的医学流派,习称温病学派。从前,御医常被授以郎中的官衔,推而广之,后来把医生一律称为郎中,显示出对医家的尊重。苏州人恋旧,好长时间这一称呼没舍得丢,直到解放后私人诊所消失,才逐渐淡出。
我自小体质弱,经常由母亲带着去看郎中,故而印象极深。
郎中只看门诊,不动手术,遇上大病他们对付不了,得送城里的博习医院去。门诊的病情大多较轻,郎中先生望闻问切,对诊下药,一二个疗程下来,也能治好。
我家附近有一爿诊所,三代祖传习医,声名远播,经常有农民从老远的乡下坐船赶来,恳求先生妙手回春。郎中先生器宇轩昂,穿着很讲究,西装革履,见了谁都一脸的笑容。他自备一辆黄包车,车身上下包满白铜皮,闪闪发光,挂在车把上的电石灯灯罩擦得雪亮,有了上门来请的急诊,先生药箱一拎,踏上包车,直奔病人家中。
过去郎中不分这科那科,他们似乎无所不能,什么毛病都能治。有的还中西兼擅,既会一丝不苟地用毛笔开中药方子,也会亲自动手给病人打针。
大多数郎中先生的医德都很好,医术造诣也颇深,悬壶济世,很少敲穷人的竹杠。他们也有赚钱的窍门,看花柳科的阔少,要求保护隐私,恳请郎中先生为他们保密。这就是送上门的财神,打一针再开两包什么药粉,诊费高得吓人,阔少总想遮着盖着,吃了亏也只能敲掉牙齿朝肚皮里咽。
我印象最深的郎中有两位,一位在我当时的年纪看来已是“好婆”级的人了,诊所在山塘街白拇桥附近。她似乎没什么文化,开的方子跟鬼画符似的,谁也看不懂。好在药就在她自己诊所里配,没关系。
她专看小儿科,医术是祖传的,治呼吸道感染、扁导体发炎有秘方,特灵光。自制的药粉碾得很细,淡黄色,用扁扁的喷罐或搓根纸管吹进患儿的喉咙,凉飕飕的。几天过后,果然有奇效,喉咙不红肿了,也不再咳嗽。
另一位也是专治小儿科的名医金绍文,诊所在阊门内西街上。郎中慈眉善目,胸前飘拂三缕花白长髯,他不紧不慢地搭脉,还常要我伸出舌头给他看。老爷爷和蔼可亲,从来不打针,所以我对他的印象特好。
延伸开去,苏州老派人把新式医院的医生也称为郎中。苏州博习医院是教会医院,著名医生都是海归。有位大名鼎鼎的医生,名叫洪亨利,享誉苏州全城。这位西医郎中,估计当时他看病的治愈率很高,挂他的门诊号不容易。
对于徒有其名医术差劲的郎中,促狭的苏州人称之为“白花郎中”,名称如何解释,答案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