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苏州道路一律沥青铺设,坦荡如砥。
过去可不是这样,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大都是泥结石路面,好一点的才是石子路,又叫“弹格路”。即便是赫赫有名的观前街,也不过是石子尺寸比较规则,但形式没变。
我从小走惯“弹格路”,那是用碎石块铺砌的路面,大小不一,高低不平,走在上面不舒服,弄不巧很容易“崴”脚。路面上,常有积水的凹塘,不小心走上去,就把鞋给弄湿了。
历经岁月的磨砺,碎石表面没了棱角,散漫无序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褐黄色的光芒。在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天或是“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秋雨时光,“弹格路”的面目暗淡了许多,行人脚下带来的泥浆与“弹格路”缝隙中的积灰搀和在一起,粘附在它的面庞,把路面搞得邋遢不堪。
只有等天放晴,泥浆变成干灰,扫街的清道夫扫帚一挥,“弹格路”方能展露出本来容颜。最好的时机在一阵暴雨过后,泥垢随着雨水钻进阴沟,“弹格路”像是淋浴之后的淘气孩子,浑身上下才有了难得的光洁。
坐什么车在“弹格路”上走都不舒坦。四个轮的汽车跑得快,在“弹格路”上行驶就要了命,坑洼不平的路面会把乘客从座位上掀起来。从前,从石路到虎丘可以乘马车,马蹄得得,别有风情,但你得留意随时可能发生的剧烈颠簸,牢牢抓紧车上的把手,否则会有被摔下车的危险。
“弹格路”的风景总是和石库门前的马桶、烟雾腾腾的煤炉和巷口的老虎灶联系在一起。谁家经常在街角上劈柴,把那里的地面敲出一个凹坑;谁家天天在阴沟里倒尿,弄得附近有一股骚烘臭;谁家的孩子爱“画地图”,街上向阳处经常晒着图案可疑的垫被,邻居们都心知肚明。这些生活的细节,大家见惯不怪,没有埋怨,没有斥责,有的只是彼此的理解和宽容。
夏天,“弹格路”的景色好看,展现出一幅幅亲切融合的市井图画长卷。黄昏时刻,家家户户忙碌开了。沿街厢房里的阿爹拎来一桶井水,四处洒泼,路面上热气升腾,不一会儿周围变得凉快又干净;隔壁阿四赶紧在老地方支好小饭桌,劳累了一天,再“孵”在斗室里觉得憋气,洗完澡在门口通风的地方坐下来吃晚饭,一边听电台里播放的长篇弹词,一边笃悠悠的咪一口“高粱”。此时,小朋友最开心,端出大大小小的竹椅板凳,在“弹格路”上放平稳,等歇乘风凉时,可以下棋打扑克,还可以缠住擅长嚼蛆的“大头”叔叔讲鬼故事。
“弹格路”很个性化,找不出两条一模一样的“弹格路”。它的面貌近乎丑陋,但每个在它身边生活过的人不嫌弃它,反而觉着有一股不可拒绝的亲近。许是当年在它身上扯过滚动的铁圈,许是学骑自行车时与它有过亲密接触;许是只觉得它曾是亲密无间朝夕相处的熟悉朋友……
时代大发展,城市面貌大改观。城市的更新改造使“弹格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在早年的黑白电影中还偶尔能看到它曾经的容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与蹩脚的“弹格路”拜拜了!
我想,假如要保留乡愁的话,在建造城市博物馆时,不妨在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模型前,铺一条样板的“弹格路”,让人们记住历史的印记,或许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