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馓子香满街

文摘   2024-11-27 14:55   江苏  

 

 


街口上开了家茶食铺,好些年了,生意一直很好。经销的产品单一,主要销售麻油馓子,捎带卖脆麻花。

自产自销,没有品牌也无所谓。炸馓子的大锅沿街置放,满满当当一锅素油,店老板夫妻俩亲自动手,夫唱妇随。加工的时候,香飘满街,路人异口同声,啧啧称赞。生意红火,显而易见,他们加工的馓子,正宗地道,质量始终如一。回头客多,吃了还想吃。口耳相传,慕名而来的,也不在少数。



节假日,围观炸馓子的闲人真多,外地人稀奇这草根食品,他们那里或早已见不到它的踪影。购买要排队,经常现炸现卖,生意兴隆,供不应求。想买来品尝,抚慰被勾起的食欲,得耐心等候很长时间。购买队伍中不乏外地游客,听说扬州这家做的馓子,名气响,质量好,游玩东关老街路过,必定要带几包回去,与家人分享。

馓子的起源,颇有些年头。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义士介之推,寒食节(清明前一天)食用馓子。介之推是晋国公子重耳的股肱之臣,功成名就后,立志当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躲进山里藏匿。重耳烧山找人,他宁可烧死,也不出山。重耳深感愧疚,为他立庙祭祀,“寒食节”由此产生。历代文人留下大量缅怀诗篇,纪念这位侠骨风范的义士。寒食节三天禁绝烟火。人们提前炸好面食,作为充饥食品。因馓子为寒食节所特具,被叫做“寒具”。

宋代文豪苏东坡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把馓子喻为美人玉臂上的金首饰,香艳撩人。



如今,寒食节已不兴,归入清明节的序列。而作为“寒具”的馓子,却流传下来,成为国人钟爱的美食品种。

加工馓子挺麻烦,头天晚上忙好了,才应付得了供应。面和好后,搓成细条,一圈一圈有规则的盘在大盆内,上面浸满食油。这道工序,过去全凭手工,现在由机器替代。第二天清晨加工时,把油亮亮的面条“缠在”手指上,盘到一定数量,松手把面团两头插上长筷,用劲拉长拉细。被食油长时间浸泡的面条劲道十足,任你拉扯,都不会断开,得用剪刀切断。然后,把一坨环形馓子条生坯投进大油锅炸,用筷不停上下翻动,防止炸过了头,发焦发黑。



炸馓子用素油,麻油价格昂贵,以其它植物油代替,完全可以。至于为什么仍冠以“麻油”的名头,一是习惯使然,二是商家的噱头,堂而皇之,悦耳动听,叫得响亮光彩。国人习以为常,一般不跟商家较真。

恰到好处的馓子,色泽金黄,内外一律,上下粗细一致,全都炸透,没有漏网之处。模样好,外加香味扑鼻,买客自然趋之若鹜,“不见不散”。

吃馓子的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是干嚼,直接用手掰开,一根一根送入嘴。馓子的特点是松脆,干嚼馓子最能体会到它的优点。那叫一个嘎嘣脆,干嚼馓子的声音,远近能听到,诱人得很!二是用水泡,跟吃方便面相似,不添加调料,味道照样很香很柔很滑溜,吃口“爽”之极。或者模仿方便面的吃法,加入精盐、胡椒、葱花等调料,口味随之改变,味道也更适口。新新人类,用牛奶泡馓子,中西合璧,别有风味


据说,从前老一辈妇女做月子,家里少不了要准备好些麻油馓子。产妇饿了,泡上一大碗充饥是常事。先把馓子掰开,放进锅,加水煮。水开后,盛入大碗,添一大勺老红糖,产妇满心喜欢,呼啦呼啦吃下肚去。或说,这有利于产妇康复,不过,现在这种“对付”产妇的方式,几乎绝迹。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