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上忽下的血钙结果,仅因为新手护士的一个操作失误!

健康   2025-01-07 15:01   山东  

作者:于秀羽 魏亚丽 张彦蕊 李佳佳

单位:石家庄平安医院检验科



前言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血清总钙增高主要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大量应用维生素D治疗引起的肠道吸收钙过量。血钙降低可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从而导致手足摘搦,主要见于婴儿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缺乏症、引起血清清蛋白减少的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病等)。



案例经过




患者女,40岁,主要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其它诊断肺部感染,双侧股骨头坏死,脑动脉供血不足。


当日结果:钙1.23mmol/L(2.10-2.60 mmol/L),已达到本院危急值,但两日前报告:钙2.26mmol/L,为何两日时间钙的结果会变化这么多,复查当日钙结果1.31mmol/L,仪器运行良好,质控在控,查看反应曲线,反应曲线正常。询问临床医生患者病情并未有明显变化。




案例分析



本实验室检测血钙的方法为偶氮胂Ⅲ比色法。


首先查找主要影血钙的因素:

①脂血会对结果产生干扰;

②药物干扰:治疗中使用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双氢氯丙嗪、雌激素、黄体酮、乙烯雌酚、睾酮等药物可使血清总钙结果偏高;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尿剂、硫酸钠等药物可使血清总钙结果偏低。


再次查看标本,标本状态正常,无溶血、黄疸、脂血。查询患者病例并询问临床医生,患者并未使用可造成干扰的药物。


继续查看报告,这时笔者发现血钾的数值前后也有变化:



不明原因的血钾升高,血钙降低,这让笔者想到此前因护士将血常规管里的血倒入生化管中,导致血钾异常增高,血钙降低。虽然此次血钾并未出现明显异常增高,但笔者还是联系临床护士咨询此事,护士否认抽错采血管。


为了报告的准确性,笔者联系了临床医生重新采血复检。重新采血后结果血钾3.62mmol/L,血钙2.29mmol/L,将此结果告知临床医生,符合病情。


那么第一管血护士并未抽错采血管,结果却异常,是何原因呢?


笔者查询了2020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中对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给出了如下推荐:血培养瓶→柠檬酸钠抗凝采血管→血清采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剂和 / 或分离㬵→含有或不含分离㬵的肝素抗凝采血管→含有或不含分离㬵的 EDTA 抗凝采血管→葡萄糖酵解抑制采血管。


图源:网络


在进一步核查中,我们发现可能的采血流程问题,并随即通过电话与临床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得知本次采血操作由一名新入职的护士执行,而她对当初具体的采血顺序记忆模糊。当我们具体询问其对采血顺序的理解时,她的回答显得不够明确和确定。基于这些信息,我们高度怀疑在采血过程中,血常规管与生化管的顺序可能被不慎颠倒导致了生化标本被血常规管中常用的抗凝剂EDTA-K2所污染。



知识拓展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盐)、枸橼酸盐等3种。



1、肝素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分子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促进其对凝血因子XII、XI、IX、X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常用的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分析及普通生化测定。


不适合做凝血试验、血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盐)


常用的有钠盐(EDTA-Na2)或钾盐(EDTA-K2),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凝血过程被阻断,导致血液不能发生凝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 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


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剂不影响血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如血常规。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所以标本量的正确与否也很重要。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会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所以血常规建议采血后放置30分钟再检测。EDTA-K2使 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


不适于凝血检查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



3、枸橼酸盐


枸橼酸⼜名柠檬酸。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9或1:4。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


枸橼酸钠碱性强,不适⽤于生化检验。



总结



一张正确的检验报告对患者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用药以及预后判断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质量控制成为检验科的重要任务。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分为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


其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标本在分析前会经历多个环节,如临床医生开具化验单、患者抽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接收,室内的存放及前处理等,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多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造成影响,就像笔者此次遇到的就是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64-165.

[2]徐庆华,徐靖茹.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处置[J].医药前沿,2024,14(34):144-146.

[3]艾咏梅.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18+225.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71.148.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检验人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检验医学网全国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与大咖对话,分享经验和见解!因微信群超过200人后无法扫码进群,大家可以添加检验医学网编辑个人微信,编辑将邀请您进群。
点击下方名片,获取更多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资讯
 
编辑:小冉  审校:yeah

检验医学网
检验医学网创建于2004年,现全网拥有80万+关注用户,是中国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领域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媒体矩阵平台,涵盖各类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学术活动、大型展会等,为检验人员和体外诊断行业提供专业、及时、可靠的学术信息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