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的经济解释是用文字表达的逻辑。文字能够清晰表达的逻辑是有上限的--如果逻辑的复杂性超过了这个上限,继续用文字来表达的话,就会十分繁杂、混乱。这时就需要数学符号来帮忙。数学符号能表达逻辑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没有限制的,直到人类对宇宙理解的尽头。张五常的《经济解释》达到了文本能清晰表达逻辑的上限:大致等同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逻辑水平。
这样,是否能理解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决定了这个人是否真的能理解、搞懂张五常的经济学。如果他的理解能力达不到这个水平,而“强行”学习张五常的经济学的话,就会把它要么学成讲故事,要么学成猜谜语,要么学成抖机灵。没办法理解张五常经济学为什么是对的,以及张五常对经济学的真正贡献。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把张五常的经济解释读成了商战小说,比如下面这位,
这就很奇葩了。《经济解释》100多万字,《张五常论文选》100多万字,我找不到一个字和商业模式有关!
也只有一个能够理解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的人,才有可能看懂张五常的《佃农理论》、《中国的经济制度》-- 这些都是合约理论的重要文章。而合约理论,是张五常对经济学的真正的贡献。同样,也只有一个能够理解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的人,才会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理解张五常经济理论的整体框架上,而不是把经济解释应用于管理学、社会学等很吸引人,但和真正的经济学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上。
张五常撰写《经济解释》就是希望他的文章能够传世,这么看来真的不乐观:普通人里能达到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所以他的文章被误解和曲解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传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