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的读者都应该知道,我强调了很多次,张五常《经济解释》和大学里面学的《微观经济学》90%都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看问题出发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明白张五常对经济学的贡献到底在什么地方,同时也说明奥派的经济学不可能对的,奥派经济学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想想吧,如果奥派是对的,那么意味着国内、国外所有的微观经济学,经济学课程都错了---这怎么可能,别人都蠢,只有奥派的几个人聪明?国内、国外有成千上万的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只要涉及到微观经济学,要么使用萨缪尔森的,要么使用昆曼的,形式上各有不同,本质上大同小异,已经超百年的历史,没有一个机构会专门的学习奥派经济学,使用奥派经济学的教材, 奥派经济学是登不上场面的。
张五常《经济解释》和大学里面学的《微观经济学》90%都是一致的,剩下的10%当然是张五常做得好。对概念的掌握,理论的拿捏,不论大学里使用哪本微观经济学的教材,都没有张五常在《经济解释》里处理的好。特别是合约理论,是大学里微观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不涉及的地方,是张五常对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张五常自己是合约理论的开创者,他的《佃农理论》、《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合约理论的精彩示范。在大学里教授的传统的经济学,都是一价一量的,合约理论从多价多量的合约出发,把传统经济学从平面带到立体,是张五常除了整理传统的经济学(10%的差异)之外,对经济学最突出的贡献了。
张五常的《经济解释》这两个方面的贡献,我在知乎上的这篇文章讲解的更加详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29237/answer/2636814661
里面使用了张五常对马歇尔大剪刀的否定(更适当的词语是优化)的例子,完完全全从需求定律出发,紧握成本的概念和竞争的含义,甩传统的经济学的市价形成的解释几条街,并且摒弃了“紧缺“和“过剩”等概念,有理论之美。这是张五常《经济解释》处理的比《微观经济学》好的一个具体例子。
那问题来了,学习经济学,否定奥派的经济学之后,是使用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好,还是直接看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好?本公众号虽然是推广张五常的经济学,但还是建议,对于大多数人,还是使用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为好。因为直接读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很容易学成讲故事,猜谜语,写翻译文章 (把涉及人的文章,历史的,人文社会的,用经济学术语翻译一遍)。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述风格决定的。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一本正经,专注理论,板起脸来,学生不容易“胡思乱想“。学完了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再去学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关注张五常10%和传统经济学不同的地方,并用心学习张五常的合约理论,这样的学习路径似远实近。
一个例子就是本公众号以前发表的一个文章(收费):句解经济解释#4利息理论:薛兆丰奶酪的例子对么?如何理解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第二章《利息理论》中的酿酒的例子?对于这个问题,在《经济解释》中,张五常只用文字描述,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比如薛兆丰就误解张五常的解释,或者根本没有读懂。误认为这个问题和生产过程有关系。而我的解答是采用图表,有点像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没有张五常文字讲解的生动,但是能确保读者不去胡思乱想—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为何我建议大部分学生还是从大学《微观经济学》学起比较好。
再回头说奥派。奥派写文章贬低张五常是他们自我宣传的常用手段。张五常前段新发的博客文章,奥派都写了反对文章。有趣的是,不论是奥派,还是张五常20几年的老粉丝,如果你问问他们是否读过学过学懂了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或者费雪的《利息理论》,99%他们会说”No”! ---- 真奇葩,不看这些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但喜欢打嘴仗 ---所以我更建议大家学习经济学,还是扎实地从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学起。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分享的学习张五常《经济解释》的感受:比如“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再比如”最开始看不懂,慢慢地就有感觉了,感觉明白了一点”---- 在我看来“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这说明他每一遍都没有看懂。”最开始看不懂,慢慢地就有感觉了,感觉明白了一点“ --- 在我看来,这是读不懂,反复读还是读不懂然后开始胡思乱想的典型表现。如果一个人能真的读懂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他的感觉一定是”这个老头怎么这么啰嗦,同一件事反复说“------ 读懂的情况下,书一定是越读越薄,所有的学科都是如此,是真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比大学里的微观经济好,但张五常只用文字的表述方式,太容易让读者胡思乱想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习经济学,还是使用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比较好。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
一、《经济解释》和大学里面的《微观经济学》90%的相似性,说明奥派经济学不可能对,奥派经济学登不上大雅之堂;
二、学习经济学既可以从大学里的《微观经济学》学起,也可以从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学起。后面这条路径需要你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防止把经济学学成猜谜语,讲故事和写翻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