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李小龙潜心练习泳春拳整整10年(1954年-1964年),后来的“振藩功夫”及“截拳道”也仍以泳春拳为根本,那么李小龙为什么这么重视对泳春拳的修习呢?这实际上仍是由泳春拳的科学价值所决定的。
李小龙是个讲求实际效率与注重效果的人,他决不会对无用的花招虚掷精力,相反他却会对真正有用的东西苦练不缀。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打击动作之所以快,原因之是因为我合理运用了‘攻守合一’的打法,故而会大提高打击速度。”
别的拳派的动作打法都是先“·攻”再“一防”,或是先“一防”再“一攻”,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成了两步或者两个节拍去做,故而动作自然会慢一半。
咏春拳的打法则是“在防守的同时便进行反击”(图30),亦即将别的拳派两个节拍才能做完的动作在一个节拍就可做完,用来节省一半的时间。
你说李小龙的打击能会不快吗?搏击的取胜往往取决于关键性的“几分之一秒”或是“几十分之一秒”,所以哪怕是快一点点,你也会占得先机。
也可以说泳春拳或截拳道一出手就具有攻与防两种意义,也就是它们没有单纯的防守,也无单一的进攻,而是“攻中寓防,防中寓攻”。
这样一来,说是防护(反击)却又可同时击中对手,说是进攻却又闪开了对手的攻击,总之是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攻不离防,防不离攻,讲求“攻守合一”与“消打合一".
“长桥寸劲”原理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泳春拳是一种典型的近战拳术,它提倡以短、快、脆、狠的动作于瞬间击倒或重创对手。
正因为它的动作短快,所以出招迅速突然,所用的时间极短,因此对手极难防御。
你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一种是从50厘米以外攻来的拳法,一种是从20厘米外攻来的拳法,是不是前者更容易防守一些,因为它的运动规迹较长,所以你有足够的时间对此做出有效地反应,这样一来你就知道泳春拳运用“短小”或“短快”招术的秘密了吧!
原来它是为了让对手难以防御而去专门设计的。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距离短,它发出的拳法之力道是不是就会相对小一些呢?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产生是因为大家对永春拳还不够了解,因为武术中的劲力大体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快速精彩的短劲,也就是发出前后时间短、速度快、穿透力极强的类似于压缩的弹簧突然弹出时的劲力,这种劲起动的时间短及预动相当小,故对手极难发觉,也不容易防范:
另一种则是以腰、腿、胯、肩节节相推顺势涌出的劲力,这种劲运行的距离较长,份量也很重,叫“长劲”。
不过泳春拳所主张运用的是前面的那种“能入里透内”的具有“震荡力”的极强的短劲,无论是截拳道一代宗师李小龙,还是在海外有数千家泳春分馆的梁挺博士,都以超强的“寸劲拳”而著名。同时,在实战中运用“寸劲”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一旦攻击落空时却不易影响自身的重心平衡。
所有与李小龙交过手的技击家无不惊异于他的快如闪电般的惊人攻击速度。
据他自己解释,他的动作之所以往往可以快人一步,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反复训练与不断地快速击打来练习速度;
二是他所使用的动作本身便已决定了它将拥有极快的速度。
李小龙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原来无论是咏春拳还是他后来所独创出的截拳道,都以那种简单、直接、强劲、快速的直线攻击动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