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2月8日开始,到1905年9月5日结束,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地盘上打了一年半。
满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任凭两个“野男人”在自己的卧榻上厮杀。
今天,好多小区在上演“保盘”、“撬盘”大战,相当于在重演这个故事。 前段时间,有三家大牌物企的高管分别找我讨论物业未来之走向。 过后一回味,他们分明都被“物闹”和“撬盘”所纠缠,忧心忡忡的同时,试图找我讨教下解困之道。
我没有。
联想到前几天一网友加微信:可否合作下保盘?
回了句:我没那本事。
其实我有,但不想说,因为说了物业也做不到。
事实上早年就公开提醒过:若要保盘,物归原主、提高品质、重新做人。
一高档小区,4.6元/㎡的物业费,知道被人觊觎,主动降为3.84/㎡,结果还是被人“撬了“。 “撬“者进驻小区前,承诺”带资“1000万,还装摸作样地给业委会一把钥匙,1000万资金共管,结果分文未付。 一年多了,业主们悔恨交加,亲身体会到了侮辱,纷纷拒付物业费。 目前的现状是物业费收取率不足20%,效果可想而知。 实际情况是:新物业的开发商老子被债股双杀,现在是“父子断金“。 案例2:
开发商老子曾经做的风生水起,现在虽风光不再,但总体无虑。
显然有些与众不同:除了自己的地盘外,物业板块严禁对外扩张。
去看过他们的盘:其他不知,环境优雅到让我感叹!
但最近的剧情让他们像当年的“诺基亚“:我们做错什么了?
推翻了上届业委会而新晋的业委会,上来就是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直接来个业主大会的议题:是否解聘XX物业?
连是否续聘都懒得提。
街道下函提醒业委会:这样操作有风险:
房管局下函提示街道:这样操作问题。
业委会扬鞭奋蹄、加足马力。
一个平静如水的小区,开始了风雨兼程。
案例3:
自己开发的楼盘,房子没卖完,入驻率不足10%,物业口碑一向不差。
有几位业主几乎天天忙碌:社区、街道、区政府、市长热线,要快速成立业委会。
大牌物业有所预感:他们没有提任何物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一门心思地要建立筹备组,这不正常。 许是体会过被“撬“的滋味,看得出他们莫名地惶恐油然而生…… 去年一第三方邀我去为物业经理们做个讲座,题目是如何“保盘“。 我建议题目改为“物业人如何适应新形势”后方同意前往。 上网一了解:岂止是培训“保盘”的?公开训练“物闹”、“撬盘”、“抢盘”的课程,不仅可以随时报名,收费还不低。 许是大环境不好,曾不被世人看好的物业行业竟成了香馍馍; 与业主正常的维权和物企更换不同,通过“物闹”等形式达到“撬盘”目的结果,有这么几点共性: 2、“撬盘”的成本远高于“保盘”,佣金、回扣、签字费、人力成本等,费用日益强大,最终均由业主埋单; 3、“撬盘”人更看好的是公共收益和维修资金,这两项恰恰是小区的命根子; 4、冲着搞钱来“撬盘”的,不可能有好的服务,苦逼的自然是业主; 5、从因“物闹”而“撬盘”成功案例看,全部实现了双输。 形势发展的很快,“物闹”和“撬盘”不仅形成了专业,而且已成流水化作业。 什么无事生非、造谣诬陷、带节奏等都是一、二代产品,逻辑缜密、“依法依规”、找人站台背书已成了新生产品。离大数据、云计算、1A生成仅一步之遥。 思考了一段时间,除了让业主带着意识去观察和识别外,似乎没有什么良策。 正常情况下,两种原因要通过业主大会决议是否更换物企: 1、前期物业的合同基本上无限期,首次业主大会后,业委会可起草新的《物业服务合同》和“是否续聘”的议题提交业主大会决议; 2、《物业服务合同》每到期一次均应就“是否续聘”召开业主大会。 决议不续聘的再就《物企选聘》方案提交业主大会通过后再公开选聘。 欣慰的是,在业主们觉醒后的倒逼下,有一部分物企意识到了事态严重后经过“痛改前非”顺利地通过了续聘。 基于很多小区越换越不如意(其实是一次又一次的”物闹”所致)的现实教训,还基于小区的一切皆是所有权人的真金白银,业主们是该高度重视这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撬盘”,不投或冷静地投上那清醒的一票,才是想安居乐业、向往美好的根本保障。 1、原本平静的小区有了躁动,从山雨欲来到鸡犬不宁,再到鸡飞狗跳; 2、导致这种变化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一般大点的小区也不会超过20人(多了开支大); 4、形式变化多样,但一次比一次剧烈,最终会出现高潮; 5、为你描述了无限的美好:费用要降、房价要涨,问题会少、服务会多,带来或垫付的资金可以让小区成为人间的天堂……
精彩文章回顾:点击文字即可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