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段永平的两句话,进行辩证法展开。
第一句
段永平:以前有推箱子的,现在没了?我也挺喜欢推箱子的。不过我想公司没放上去肯定有什么道理 或原因吧。
知和行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有什么样的知就有什么样的行。有什么样的变化,就意味着有对应的知。己和彼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在知上,要实现己和彼的正反面兼具——知己知彼。
办法是——先假设对方是正确的。正确和错误构成了一组正反面,通过把对方置于正确的一面,就实现了对对方的开放——也即自己成了一个开放的人。如果把对方置于错误的一面,就实现了对对方的封闭——也即自己成了一个封闭的人。
把对方置于正确的一面,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错误的——因为自己也在自己知的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只是双方所处的范围不同。此时可以设想对方正确所需要的条件和正确的范围、以及使对方正确的一个解。
把条件还原出来、把原因还原出来——条件通常对应着对方的现实 、原因通常对应着对方的现实——通常是弱点。有这样的现实、才有这样的可能。就可以懂对方、了解对方——也即实现了知彼——知彼是把自己置入成功地位的必要条件。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知对方的现实
2、知对方的可能
3、知对方的需要
《孙子兵法》: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就可以调动对方,就容易取得胜利了 ——百战不殆。不知彼——就意味着置自己于失败的地位了。而通过知彼,反过来又加深了知己。
所以,假设对方是对的,这是实现知己知彼的一个重要办法。
第二句
段永平:虽然你可能真是“举贤不避亲”,但公司其他同事可能会不这么看。我认为除非是不可或缺,不然最好不 要沾亲带故的,尤其不要沾亲。
亲和仇构成了一组正反面,贤和不贤构成了一组正反面,赏和罚构成了一组正反面。举贤是赏的性质。
所以,“举贤不避亲”,完整的策略应该是“举贤不避亲,刑罚不避亲;举贤不避仇;刑罚不避仇”,而要实现这些正反面的正反面兼具,则需要机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才能让人看完整、而不是猜想。
因为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有褒义的描述和贬义的描述,在用亲这一同一事物上,就有“举贤不避亲”和“用人唯亲”这两种描述,而用人唯亲有巨大的破坏力——会由个别走向普遍。所以,举贤不避亲——实施起来就很困难、同样带来很大的破坏力。
来源和归宿构成了一组正反面,破坏力的来源是“用亲”,所以,从来源上解决问题——就要用策略过滤掉——不用亲——直系亲属不得在公司内任职。并进而完善——夫妻一方只能有一方在公司内任职。
段永平: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2019.9.12
来源和归宿,通常是事物的本质。
如果没有相应的合适策略来过滤,那就要定个比例——以小比例。比如,公司内直系亲属的占比不能高于多少。
一种是用策略来过滤,一种是用限制比例来减少影响,这是段永平常用的处理人性的办法。
很多时候,做事情(任何一个行动),主要都不是给当事方看的,更多的是给第三方看的,赏和罚——都是给第三方(其他人)看的,以激励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