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段永平的2句话,进行辩证法展开。
第1句
段永平:巴菲特名言——要知道你打扑克牌时,总有一个人会倒霉,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谁要倒霉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倒霉和幸运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在这个游戏整体中,必然存在倒霉和幸运。所以,其他人都不是倒霉,那么自己就是那个倒霉了。
类似的例子,
1、在一个竞争格局中,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谁不是他的朋友,而又没有看到他的敌人,那么大概率他是把你当作敌人了。
2、你发现周围的人谁都是胜利者、找不出周围的人中的失败者,那么大概率你就是那个失败者了。
3、排除掉了坑,剩下的就是台阶。
段永平:好的企业文化(终极表现是有利润之上的追求)一般的企业都做不到这个,这样就可以轻松快速的淘汰95%的企业。避免了会掉坑的地方不就离成功不远了么?
能有个策略,排除掉95%的公司。在台阶上走,就会步步高了。
4、在投机中,如果你看不出这个股票上谁在亏钱,那么大概率你就会是那个亏钱者。你必须找得到亏钱者,才能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在亏钱者找光之后,如果你还在继续进行这个游戏,那么你就会是那个接下来的亏钱者。
所以,
网友:入市之前就应该搞清楚的三个问题,就是你打算赚谁的钱?你该赚谁的钱?你能赚谁的钱?
段永平:可能还有一个:你打算让谁赚你的钱?这些人其实比例最高,远高过其他类。
把这几个问题回答清楚,并严格遵循相应的答案,那么自己就会在股市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不要赚同类的钱,赚同类的钱,服从人之道——资金越大越强、资金越小越弱——这是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赚异类的钱,服从天之道——这是个以有余补不足的游戏。
所以,如果想所有投资者都赚钱,就必须赚消费者的钱——做最好的产品的公司,就会赚到消费者的钱——也即买入,
巴菲特:看一家公司正确的思维方式是,长期来看,这家公司是否能越来越赚钱?如果答案是能,别的问题都用不着问了。
在这样的公司里,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是赚钱的,区别在于赚的多还是少的问题。
问题:你打算赚谁的钱?
答案:赚消费者的钱。所以,答案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应的就是,不想要的公司不要买它的股票。
问题:你该赚谁的钱?
答案:赚公司利润的钱。所以,答案就是买股票就是买现金流折现。对应的就是亏损的公司不要买(除非在自己能力圈内——也即自己能够让它变得赚钱)。所以,答应是买大量盈利、并把利润通过回购和派现方式返还给股东的公司。
问题:你能赚谁的钱?
答案:还是赚公司利润的钱。赚其他投资人的钱——没有能力啊、也不了解其他投资者(对敌人一无所知,就无法打赢他)。
问题:你打算让谁赚你的钱?
答案:我不想让公司老板赚走我的钱,我也不想让券商赚走我的钱。所以,答案就是不要买那些上市是卖公司的公司。(那些不断减持和套现的,与不断回购和派现正相反)。所以,答案就是不要频繁交易——而是长期持有。所以答案是买入股东稳定性好的公司的股票——这些股东都会长期持有。
巴菲特:我们遵循某些政策,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吸引了某些类型的股东,但实际上 却排斥了其他类型的股东。如果我们的政策吸引了一些投资者,以错误的理由购买了伯 克希尔的股票,同时他们要因此把在座的各位里的某人给替换掉,让在座的 一些人起身离开……我认为这样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听众。
巴菲特就期望自己公司的股东是长期股东、而不是那些短期股东(投机者)。所以,要买那些投机者占比较低的公司。
投机者越多,意味着股价的很快就会下跌。
段永平:说起孤独,让我想起当年买网易的时候,从开始买到网易跌破1块钱“满3个月”的那天,总共2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的买单可能有一半都是我的。当时确实感觉很孤独,尤其是最后一天,居然一下子买了接近50万股。据说那天卖的人是害怕3个月满了会被摘牌。买的那个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认为买的是公司,上不上市无所谓。
当一下子放量出清后,这样的公司,投机者也就最大比例的出清了。(这个需要自己的能力圈保障,否则容易中飞刀)
第2句
段永平:如果PE真的特别赚钱,别的地方的钱就会流过去,利润 就会降下来。反正我们就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呆着,风水会轮流转的。
这是有余和不足的正反面,当利润高的时候,就会从有余走向不足——一个地方的钱是会被赚光的。而利润低的,就会从利润不足走向有余。
这就是风水会轮流转的。关键是让自己变得足够好,
段永平:记得库克还说:我们最重要的是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利润会随之而来的。我相信苹果会一如既往地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其他的早晚会随之而来的。
而在擅长的地方,则会越用越长——直至变得足够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自己有余的地方,就会服从人之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终实现奉不足以补有余。
在擅长的地方,这是段永平的能力圈原则——在能力圈范围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