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搭船的鸟》《我爱故乡的杨梅》,梳理五感观察法——眼看、耳听、鼻闻、嘴尝、脑想。本次观察训练,是方法的迁移运用,指引学生如何细致观察。
01
观察对象,我选择的是学生们都十分熟悉的一种水果——柚子,正因熟悉,才能形成留心观察与视而不见的反差,真正体验观察带来的新奇感受。
学生从家里柚子树上摘来两个柚子,我把它们放讲台上,开始运用五感法进行观察。学生边说,我边记录。
看柚子:样子像葫芦;颜色绿中带黄,布满芝麻小黑点;
剥开的柚子皮像绽放的花 ;
柚子果肉晶莹剔透,像月牙,像水滴。
闻柚子(用刀在柚子皮上划开几条口):清香,酸中参杂苦。
摸柚子:粗糙,有疙瘩 ,硬硬的,像石头;
瓤软软的,像海绵。
尝柚子:甜甜的,满口生津。
脑想(正好有只蜜蜂飞进教室):难道小蜜蜂也想吃我们的柚子吗?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搜索词汇,我用柚子果肉诱惑——说得好的同学,奖励一小块。吃的同学说味道,没吃到的同学眼巴巴望着。虽然是人人都曾吃过的水果,但此时味道肯定不一样了。
02
说完后,记时30分钟写作,要求250-300字。黑板上板书的词语支架,解决了学生的词汇问题,也因为是亲生经历过的场景,写起来更有乐趣。
语言基础好的学生30分钟写出300多字,而且能借助词语支架,按一定的顺序写,描写中穿插自己的感受。
批改完,发现一些问题:
1. 有些同学笔触重点放在记录观察柚子这件事情上,运用大量对话推动情节,对观察对象——柚子的描述寥寥数语。
2. 也有些同学逻辑不清,本是描写柚子的样子,忽而转至写柚子的果肉,继而又写到柚子的颜色。
3. 最普遍的问题是语言联结不畅,语感弱的学生特别明显。
4. 动词使用不准确,个别同学一“剥”到底。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粗浅地思考:
1. 明确写观察结果,重在事物本身。
2. 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3. 阅读积累(我们正在读《三十只鸟儿正飞过》),关注事物形态及动作的新鲜词句,圈画,摘抄。
03
[学生习作]
柚子
文/小阳
今天,老师拿了同学带的柚子给我们看。
柚子上面小,下面大,就像一个大葫芦。柚子的皮绿中带黄,像一个小姑娘穿着一身黄绿色的衣裳。拿近一看,皮上面还有一些小黑点。
老师用小刀把柚子划开几条缝,让我闻。我闻到了一股香甜的气味,里面还掺杂着点苦味。
老师又让我们摸一摸柚子的皮。柚子皮很粗糙,长满了小疙瘩。我按压一下,感觉硬硬的,就像石头一样。
老师开始开柚子了,我们都兴奋起来。老师在柚子顶部划了一圈,像拧瓶盖一样拧下柚子皮。突然,飞来了一只小蜜蜂。难道它也要吃我们的柚子?
老师继续剥皮,剥开的皮像花瓣绽放。老师掰开柚子果肉,从一瓣果肉里剥出一粒,果肉粒弯弯的,像月牙。我尝了一口,满嘴生津。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柚子,这也是我上过的最特别的语文课。
柚子
文/小晗
今天,我和小慕一人带了两个柚子。上课了,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柚子,是小慕的。
我仔细看,柚子的形状像葫芦,皮的颜色绿中带点黄,上面还有些像芝麻的小黑点。我们用鼻子闻了闻,有一股清香,还有点酸,酸中掺杂着苦味。我用手一摸,有一些小疙瘩,非常粗糙。
老师用小刀在葫芦嘴上划了一个圆圈,像拧瓶盖一样拧开了葫芦嘴。接着,老师又拿起小刀划开了柚子皮,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剥开了柚子。一块一块散开的柚子皮,像花朵绽放。
皮剥完,就露出里面雪白雪白的瓤。捏一捏,瓤软软的,像海绵。剥完柚子,老师手上沾满了黄绿色的汁水,亮亮的,像风油精。
这时,飞来一只小蜜蜂。难道它也想吃?
老师掰下一瓣柚子,剥开薄薄的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老师剥出一粒果肉,它弯弯的,像月牙。我尝了一口,满嘴生津。
啊!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柚子,上过的最有趣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