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没有故事,是平面的——听着一个个学员或导师的分享,我内心时常想。
从今天几位学员的分享中,我触摸到他们人生故事的关键词:
情怀——琐碎的日常生活的不能泯灭教育的情怀,情怀点燃了教育事业;
勇气——面对茫茫人海,终身一跃,享受勇敢人的快乐;
任性——直面内耗,用内耗治愈内耗;
实践——探索,或执着于写作,或摸索大单元教学,或创新开学仪式。
这些有趣的人儿,他们呈现的不就是普通人的世界吗?人生故事也没有那么玄乎。
不过,导师们的人生故事确实有那么点不同,神奇和与众不同让他们的故事闪耀着光芒。
果果老师,一个风趣的人,他一开口就不凡,“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红楼梦》中的贵族精神,可能要从现在开始一直讲到下午——哈,开玩笑。”其实,我知道不是因为时间的不允许,果果老师讲几天也讲不完。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好好把《红楼梦》读完过,对它的认识非常的浅显。果果老师今天分享的解读《红楼梦》四大原则给我很大的启示:
1.保持智性的诚实;
2.尊重人性的现实;
3.注重思辨的乐趣;
4.注入观念的力量。
社会变迁,贵族精神对我们有何意义?果果老师说的一句话,正迎合我们的内心,“我们不做贵族,但一定要有贵族精神”。我们平凡人的“贵族精神”是什么?果果老师打了一个比喻,说我们来到谷里,朝着明亮那方,这就是一种贵族精神。
阅读经典,让经典照进我们的现实,学会自处。我想,这便是人一生总要读几部经典最好的理由了。
这场分享最精彩的地方是果果老师和老干的思辨,两位哲人对贵族精神的解读截然不同,一个是务实的精确理解,一个是理想的浪漫理解。两人“针锋相对”,而又互相敞开、接纳,让我们感受到只有思维碰撞时的火星四射。
第二位分享人沈翔老师,看上去就是一个洒脱的人。手拿相机,专注捕捉——是他这几天出场的形象。沈老师今天的分享,让我看到了一食人间烟火的人是如何寻觅自己的精神家园,疗愈自我的。曾经抑郁过的他在电影和阅读中找回了自己,“抑郁”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内心的一场“感冒”。
电影,我是喜欢看的,但把电影作为一项课程,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把电影放到课堂(当然放到课堂的是微电影),孩子们会收获什么?沈老师这样说:
1.通过猜想,训练了孩子的思维力与想象力;
2.通过电影课引导孩子看到电影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导演想表达的或电影想表达的);
3.通过电影,看到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东西。
一个孩子的成长,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老师,如果只传授书本知识是不道德的。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坚毅、激情、自制力、乐观、感恩、好奇、社交”,沈老师提出了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这些“武器”偏偏不是能够传授的,而电影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课本。微电影《帮帮我》传递出“家”的真谛——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地方就是家。生活中的我,总是会对家人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总想着要把他们改变成我想的样子,因此争吵、冷漠、无视......不时笼罩在我的家中。如果对家人“无条件接纳”会怎么样呢?我试试看。
沈老师分享了他的电影课程,分享了教师阅读成长,更令人感动的是用他自己的故事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他用一些朴实而具有哲理的语句为我们诠释:
人生后半段比拼的是重新开始的能力和勇气
事实上,一个人的一辈子,可以同时是音乐家、发明家、诗人......只要利用好自己的每一次生命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努力坚持自我,铭记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
柏柏老师是今天最后一个分享者,她没有说自己的故事,但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写的是一个极其优雅的“言语故事”。
聆听,让和那许多有趣的灵魂链接。我,真的没有故事吗?某一年奔赴谷里,不就是我人生故事中闪亮的一页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