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老师在《儿童读写三十讲》中提出两个概念,“整本书共读”和“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从教材(“快乐读书吧”的编排)层面理解的,它“是教材的有益延伸,是为了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整本书共读”是从生命成长的角度理解的,每一个主题都能与自我生命发生连接,从而给予生命的启迪或滋养。
《夏洛的网》是一本关于生命成长的经典书籍,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本书诠释的生命成长的奥秘,我想“奇迹”一词再贴切不过了。“奇迹”中蕴含了真挚而温暖的友谊,透露出生命成长历程的密码,揭示了生命价值的意义。
立足儿童当下,努力制造一种“遭遇”,从生命与生活的角度展开《夏洛的网》整本书共读——这是我理想中共读的形式。这种形式必然抛弃好词、好句积累,舍弃各种阅读方法的渗透,就纯粹地读,老师带着学生读,就书中的主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思考。
基于以上思考,对于《夏洛的网》整本书共读我作如下规划:
【阅读主题】感悟生命成长,照亮美好心灵
【阅读时长】两个星期
【阅读目标】
1.朗读描写友谊最美的文字,体会书中的友谊,,明白友情不是索取,而是真心付出。
2.绘制威尔伯成长示意图,感悟生命成长的秘密——被认可、被看见,加上自我的努力。
3.探讨生命中的“夏洛”,理解自我,产生生命共鸣。
说明:本目标的设置具有层级性,第一目标主要是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把握显而易见的主题,并能结合实自身的际情况谈谈认识。第二目标涉及到隐性主题“成长”,通过分析主要人物成长的过程感悟生命变化的秘密,同时给学生的成长埋下种子。第三目标触碰生命价值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书中所探讨的是“生命的相互点亮”的话题,共读时不要求学生有深刻的表达,只要求学生有所意识。
【阶段阅读活动】
第一阶段:流利阅读整本书,借助插图梳理故事情节
中段学生阅读以老师带领为主,用朗读的形式读完全书。在校利用午读、晚辅的时间集中朗读,回家规定最低朗读页码,鼓励超额完成朗读任务。
边读边进行梳理,把握重点情节节点。我们以第3页、第36页、第79页、第93页、第135页、第173页的插图为抓手,引导学生利用导图梳理情节。
这一阶段我们讨论的问题是:
1.从夏洛和威尔伯的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朗读分享写友情最动心的文字)
2.反思自己,和夏洛与威尔伯相比,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你有什么感触?(结合同学相处发生矛盾冲突时的做法反思)
第二阶段:提出大问题,深入理解主题
通过第一阶段的熟悉,学生能感受到“友谊”的温度,同时明确了友谊获取的方式——真诚以待。这个阶段我们讨论的是有关成长的话题,大问题是:从威尔伯的成长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课堂讨论是本阶段的主要策略,我们以一个个小问题引领,帮助学生绘制威尔伯生命成长示意图,从中感悟成长密码。
1.最初的威尔伯是什么样子的?(第3章)
2.老羊告诉威尔伯,他在圣诞节就要做成火腿,这时威尔伯的反应是怎样的?(第7章)
3.夏洛为威尔伯织网后,威尔伯是怎么表现的?他的表现够得上夏洛织的字吗?(第11章、第13章、第15章、第18章)
从威尔伯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发现他由最初的胆小懦弱、缺乏自信、依赖朋友,到后来的自信、成熟、勇于担当,这其中有被认可、被看见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自己努力成长的力量。
第三阶段:与生命、生活关联,理解自我
经过了第二阶段,学生较深入地理解了《夏洛的网》的意蕴:友谊、爱、成长。但仅这样止步,不能让学生看到这个故事与自己到底有什么关联,即要让学生有一个自居的意识。
我们朗读第159页威尔伯与夏洛的对话,探讨:
生活中,谁是你的夏洛?你又是谁的夏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在教室,从师生的关系表达。其实,老师和学生是彼此成就的,也就是彼此的“夏洛”。
正如魏智渊老师所说,“这些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都会被不断地具体化。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格教育的过程”。
(规划设计参考魏智渊著《儿童读写三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