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dJourney到ChatGPT,再到最新发布的Sora,AI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已不再新鲜。这种技术驱动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文明转型的信号。如果说工业革命将艺术从家族作坊带入现代化的大生产,那么AI的到来则彻底消解了艺术生产与创作之间的边界。“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是博伊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命题,也映射当今AI艺术时代所许下的诺言。这一看似美好的愿景在短短几年内已变得触手可及。今天,任何人只需点击几下,便能通过AI绘画、生成音乐、创造影像,迅速完成一件“艺术”作品。AI艺术家:赵伯祚
乍一看,这种技术驱动下的AI艺术热潮像是某种文明进步的象征,它摧毁了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高墙,让艺术的权力从少数精英手中交给了大众。但在这个由算法与大数据统治的时代,艺术究竟意味着什么?红树林AI艺术万人展作为这样背景下驱动的文化现象,它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AI如何重塑我们对“艺术”的定义。展览以“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口号让每个人在与AI的协作下都能成为艺术家。我们沉浸在这场 AI技术带来的“艺术平权”狂欢时我们不禁会思考艺术创作的真正目的——它不仅仅为了展示个体的能力,更是为了表达个体内心的情感、思想和文化深度。展览以艺术头切入点,更像是在探讨AI时代,人类该如何自处如何与AI 共处——这是一个关乎“技术浪漫”的问题。从独立创作者到人机协作者,
重新定义艺术角色
AI引发的“艺术革命”,不仅仅是创作方法的革新,更是一场颠覆艺术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深刻变革。它从创作者、观众到艺术生态系统,全面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本质、价值与体验方式,开启了认知的跨越与人与机器的碰撞结合。AI时代的艺术,从记录到生成,不断演进,开创了人机协作、算法生成、数据驱动、动态交互的新生态,艺术家的角色也从“独立创作者”转变为“策划者”或“协作者”。作品的重点从结果转向生成过程,艺术超越了人类单一创造的边界。AI的介入模糊了创作主体的定义,作品成为人与机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关系让人联想到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创造力不再是人类独有,而是互动中涌现的现象。AI以其算法生成内容的能力,成为创作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存在。这种能动性挑战了人类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艺术逐渐摆脱“人类中心”的前提,转而成为跨物种、跨智能对话的新领域。AI艺术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通过实时交互与深度生成,观众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之中。AI甚至可以根据观众偏好生成定制化作品,带来从“共性审美”到“个性审美”的转变,每位观众的体验因此变得独一无二。数字平台和AI生成工具让“人人皆艺术家”成为消费行为的一部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结合AI的应用更进一步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展第一批入围作品
AI艺术家:Blindart
AI艺术为跨界协作与创意突破提供了无限可能。它促使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跨领域人才深度合作,拓展了艺术语言的边界。艺术不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表达,而是成为一种多学科共振的实践。这种实践中,AI生成艺术不仅带来对原创性的重新定义,也引发了技术伦理、数据隐私和文化归属等深刻反思。AI与艺术家的共创正是这场裂隙的起点,而艺术家以AI赋予的形式挑战边界,让艺术在变化的技术环境中持续延展其个性化表达。首先AI是一种工具,毫无疑问AI已经成为我们在基础创作中的有力工具。毕竟人脑不可能存储那么多图源经验,AI为艺术与设计提供很多素材和想法。AI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图源,迅速合成视觉图像,很多图像超出我们一开始的设想,但是最后的创作还是要靠人本身的创意和经验,是人在发出和调动AI的指令。不能放弃人最初灵感,要学会如何使用AI 工作,让AI增强我们的创意和创作,而不是取代人的最初灵感。大展第一批入围作品
AI艺术家:鸡脚筋
目前很多课程中,老师们都会介绍不同AI工作和软件,那些更有的创意和想法的学生会越来越好;反而死记硬背,模式化思维的同学和设计师危机感更重,因为模式化和程式化的工作,AI 比人做的更好更快。但是,人类毕竟进化了上亿年,我们的灵感、我们的感受、我们的创作本源动力,不是AI 几十年就可以追上的。重塑艺术市场,引发价值体系变革
一个时代的艺术,必然被这个时代所扣留。AI时代的到来,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技术的便利,同时它也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对艺术创作而言,这无疑会形成对传统创作观念的挑战;至于说“AI艺术能否突破传统艺术理论中的“人文性”与“创作者身份”这一关键信息?”这个问题就太狭隘了。AI不仅会对艺术理论,甚至对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一切学科和科学理论都会使其产生巨大的改变。艺术市场主要对应的是艺术品、艺术交易和交易者。当这三者都发生变化时,这个艺术市场的价值体系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而它的结果就是必然会生发出一种新的“艺术品”形态。AI是创意的舞伴
未来的独立艺术家
AI与艺术的关系可视作一场创意的共舞。尽管AI无情感,却能敏锐地顺应艺术家的创意节奏,成为理想的舞伴。在艺术家寻求突破时,AI以数据的力量提供灵感,宛如一位默契的搭档。尽管AI尚未体验情感,但其忠诚与随时待命的特质,已为艺术创作增添了丰富的可能性。展望未来,AI可能发展出“情感算法”,使创作过程更具人性化与互动性,甚至可能成为独立艺术创作者,举办个展,作品挂满画廊,这一荒诞的设想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家”的身份。AI无需寻找灵感,却能在几秒内分析数千种艺术风格,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提供前所未有的扩展。这种变化让艺术市场愈加有趣,拍卖会上,人们为AI作品竞价,而AI在后台计算下一件作品的算法逻辑。从创作个体到规则设计者
推动艺术民主化
在摄影术出现前后,绘画风格经历了显著变化:以往追求真实写实的绘画,在摄影问世后,逐渐转向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以更加主观独特的手法展现个人视角,这种变迁源于技术带来的价值改变。AI的出现同样具备类似特性,它不仅是人类经验和模式的存储器,还能基于这些模式创造出无数作品,从而撼动作品的价值,艺术家可能不再局限于创作某一幅作品,而是转变为塑造和提出概念的创新者。AI艺术家:宋东桓
这一现象与当代传播特性密切相关:模因(memes)的传播依赖大量的二次创作,滤镜、表情包、模型等创作者为普通人提供了互动的框架,使其从单纯的艺术欣赏者转变为艺术作品的参与者,进而共同构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定义和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下,艺术家将从作品中退到模型、概念及游戏规则的层面,艺术作品更像一个游乐场,让普通人进行更多互动,形成更加民主化和表面化的鉴赏关系。然而,这也意味着真正的艺术家门槛将大幅提高,能够跨专业、跨技术流程,并具备独特美学与哲学的创作者,才能成为塑造未来艺术的真正艺术家。如果说上一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体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连接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纽带,语言将承担起重塑内心的责任,那么AIGC的革命性突破就在于它对脑力的提升。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信息的快速迭代超出了我们原始大脑的承载能力。AI艺术家:北邦
在这个极速变化的“多息宇宙”中,若没有超级智能的协助,人类将寸步难行。2022年,我提出了“双脑智能”的概念,旨在警示人类需要逐步改造肉体大脑,使其适应超级智脑接入后的心智升级。这一过程中,语言体系将被重构,通过超前的概念来重新认识现实与精神世界,从而解决冲突与矛盾。然而,AI的出现必然引发艺术创作与自由性的问题。创作本身的自由是一个维度,而创作背后人的意志是否自由则是另一个维度。这种对于技术的依赖如果到达程度,以至于我们无法独立思考、写作甚至记忆,那么这种创作自由是否依然成立?创作维度上的挑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AI的迭代将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原本困难的目标。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技术有可能剥夺人类精神意志的自由,这在追求创作自由时不容忽视。究竟AI艺术是否能取代人类创作者,取决于这种创作是否服务于我们定义的人类。如果AI的创作能与人类意志相符,那么它便无法取代人类;反之,如果不能,那么艺术与创作的意义将进入未知的维度。大家常谈论一个新兴的概念:AI的发展使传统工作流中的策划、设计和研发等线性分工转变为并发式协作。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背景的个体不再受限于原有流程框架,而能够以超级个体的身份完成从创作构想到实现的全过程。这种创作自由是令人兴奋的突破,但背后也潜藏着风险。正如我在2023年底的总结所指出的,便捷的AI工具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成为依赖的温床,AI将占据学习美术或编程基础的时间。如果创作者过度依赖这些AI工具,一旦技术支持不足或AI消失,这种“自由”的实质将如何保证?创作的本质是否因此会被削弱?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AI艺术的主体性。在过去二十年的新媒体艺术和生成艺术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手段,而艺术家始终掌握对工具的绝对控制。工具的反馈是线性和直观的,体现了艺术家的独立思考。然而,生成式AI技术的兴起则颠覆了这一关系,艺术家与AI的互动关系由“人-机”升级为“人-人”。在这种双主体的创作关系中,艺术家与AI共同构成创作过程的重要部分,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思考,还是双方协作的成果。因此,AI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家的独立思考提出了更高要求。当AI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成为协作主体时,艺术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创作中的角色。
AI作为音乐创作工具并不是近年来才诞生的,实际上,在过去十几年间,数字音乐制作的持续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参与始终相伴随。近期,AI工具实现了一次性接管所有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给人一种AI音乐突然降临的错觉。音乐创作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界定的传统,即使在没有数字工具和电子乐器的时代,一代代音乐家都是在对前人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再创造,这一过程与AI的运作并无本质不同。AI的效率远超人类,在这种高效学习的背景下,AI创造音乐的新体验也随之提升,这不仅是突破的问题,而是AI早已突破了。作为桥梁,我希望能帮助愿意拥抱AI的音乐家解除困惑、快速上手,同时我也尊重那些仍在观望或抵制的音乐家,避免直接展露AI音乐作品的现状。我们在创造不同的作品,没有可比性。AI音乐并不会统治世界,未来一定是硅基音乐与碳基音乐的并存与融合,人类音乐家不会消失,仍将受到尊重。然而,需注意的是,AI目前的能力已超过90%的音乐人,因此90分以下的音乐人可能会逐渐被AI取代和淘汰,这对人类而言是好事,因为这将大幅提高审美的下限,激励人类音乐家创造出更好的音乐。AI的出现早已突破了人类创作者的限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潜能。人类创作常受限于生活阅历与认知边界,而AI凭借强大的算法和海量数据分析,成为创作者的“第三只眼睛”,赋予其新的视角。它能够挖掘数据中的模式与关联,组合出常规思维难以触及的表现形式,融合不同风格,生成全新图像,从而展现出技术驱动下的创造力。AI的优势不仅在于超越效率,还在于其持续不断地探索新艺术表达,提供多样化的创作尝试。然而,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情感、思想与文化内涵的深层传递,这是AI难以复刻的。尽管AI可能在理解和融入这些要素方面取得进展,推动艺术的跨界融合,但目前它仍依赖数据整合,缺乏生活感悟与人性理解的驱动力。在电影领域,AI已能学习经典剧本,协助编剧探索新情节,提高视觉呈现效率,并在剪辑环节分析数据推荐最佳镜头组合。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和詹姆斯·卡梅隆将AI视为创作伙伴,甚至预测AI将在短期内独立完成电影创作。然而,AI距离完全成为独立的电影创作者仍有一段距离。如果未来AI能够如人类一般体验与思考,它或许会成为新的创作主体。但无论如何,AI不会取代人类创作者,而是与其共生协作。人类赋予电影艺术灵魂,AI则提供创新形式与高效手段,二者共同推动电影艺术向新高峰迈进,未来的电影世界将是硅基与碳基智慧的交汇,共同展现技术与艺术的共振。AI时代的到来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深刻地参与并重塑了创意空间设计与艺术创作的生态。凭借强大的分析能力,AI与大数据帮助创作者突破了传统局限,让设计师能够借助用户偏好、市场趋势和空间利用数据,创造出个性化的艺术空间。同时,AI精简了复杂任务,为创作者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学习多种艺术流派和历史风格,从而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艺术作品的“灵性”正是通过海量数据的提炼而来,而艺术家与数据的对话,则将技术与感性表达融合在一起,为作品赋予独特的生命力。此外,AI还催生了艺术的可视化表达和公众参与,观众不仅是被动的欣赏者,更成为创作的一部分。这种民主化的体验重塑了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I并不能完全取代艺术家。尽管它能够利用数据提供审美判断并生成艺术作品,艺术的灵性与深度依然源于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感知。真正的灵魂是由人类赋予的,在数据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中,AI能够启发灵感,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AI艺术,作为数字艺术的一个新阶段,确实代表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高级阶段。它起源于新媒体艺术,依托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开启了技术辅助艺术创作的先河。AI艺术通过深度学习和GAN等技术,降低了创作门槛,但无法取代艺术家的原创性。AI艺术缺乏自主意识,更多是人类数据的集成产物,这些“集成创新”始终无法成为原创性创新的源头。然而,AI艺术作品的瑕疵与错误,反而成为意外的灵感来源,丰富了创作的边界。AI艺术家:一山
AI艺术的核心在于观念的突破,它将思想置于创作的核心,降低了技术门槛,提升了对创作者思想的要求。这种变化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艺术创作,但也引发了对艺术价值的思考。这“一低一高”的变化,让人人成为艺术家的理想从未如此接近现实。AI艺术重构了艺术的认知边界,打破了物理限制,碎片化解构了创作的程式化结构,而去中心化则赋予创作更多元的可能性。AI艺术拓宽了艺术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多维的创作语言提供了实验场域。AI艺术家:一山
随着技术的进步,艺术将进入一个新的“智能协作”时代,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关系。未来,当AGI(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时,艺术将从“技术驱动”迈向“智能协作”,人与机器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这正是AI艺术的最终指向——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对话,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自身的创作本质。AI一定会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正在推动着电影制作的发展,比如在前期概念预览,电影预览,中期虚拟制作拍摄,已及到后期视效制作都已经开始或多或少借助Al技术了。在规划、景观和建筑领域,AI人工智能展现出强大的辅助功能。建筑的首要关注点是其公共属性,而非单纯的艺术创作。在设计前期,AI通过大数据的抓取和分析,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设计过程中,AI的内容生成能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灵感与创意;在后期,AI则可辅助进行项目的后评估。随着AI大模型的迭代,其在功能性解决方案方面的支撑将日益增强,必然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形成冲击。然而,真正的建筑师如同架构师,需搭建设计的系统或框架,对各类要素进行分析与统筹,通过空间形式呈现设计。因此,将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与AI技术的优势结合,未来有可能创新出全新的设计解决方案。AI不仅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来源,同时考虑到建筑师工作的条件约束,AI还可以在技术层面和内容生成方面提供重要支持。在设计中,“创新”和“实用”并不矛盾,建筑师在处理任何具有公共属性的建筑时,必定会考量这些因素。我们需要充分运用AI技术,以更好地赋能设计。毫无疑问,AI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尤其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它使建筑师得以从繁琐的信息、资料和各种相关条件分析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性思考。通过AI技术,建筑师的作品中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其独特和原创性的思考,这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创新性”。大展第一批入围作品
AI艺术家:宣酱
AI的介入对“创造性”的再创造,标志着建筑设计重要的转变。AI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引发全新的创新思维,但这种智能化设计方法带来的变化实际上是对传统建筑美学和功能性的渐进式演化。作为一种工具,AI更侧重于实现人类思想结构中的某些技术层面。当前,传统的建筑文化、地区材料、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仍然对建筑设计结果产生具体影响。因此,AI在建筑设计中的介入可能会导致反标准化和单一性的发展,并有助于延续和产生区域性的“新传统”。在当今艺术与科技交汇的时代,艺术关注于创作背后的“Why”,而科技则专注于实现的“What”和“How”。这使得AI技术对艺术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带来了全新的创作形式和审美范式,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自2023年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积极探索AI艺术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的平面、视频和装置艺术作品。这一探索不仅使我们在AI艺术领域走在前列,还促使我们反思教育的核心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力及洞察力。将艺术的“Why”与科技的“What”和“How”结合,是应对AI时代艺术教育需求的关键。大展第一批入围作品
AI艺术家:温维斯
同时,AI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显著扩大了艺术家的创新空间,既作为创作助手帮助视觉化灵感,也通过神经网络技术挑战艺术的定义与边界,这种探索与变革如同摄影和电力对艺术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平衡,确保科技服务于创作的同时,艺术的核心精神不被模糊,从而使AI真正成为艺术创新的助推器,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AI艺术正在全新方式下改变我们对创作的理解。它本质开放且无极限,打破传统边界,将技术与艺术性融合,开辟了全新的美学可能性。AI的出现并非替代艺术,而是拓展表达。通过算法与深度学习,它创造了超越人类线性思维的作品,为艺术提供新语言,重新定义其边界与内涵。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成为创作的重要协作者。AI生成的作品常超出预期,不仅展示技术能力,更通过算法传递情感与思想。这促使我们反思:艺术究竟在于独立创作,还是一种开放的互动过程?同时,AI艺术让创作民主化成为可能,从精英领域走向大众,使更多人体验创作的乐趣。它成为每个人的伙伴,发掘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潜力。这种人机共创模式提升创作效率,打破艺术形式的局限性。AI艺术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无限可能:通过互动与算法生成独特语言,激发更深层次的想象与创造。这种融合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场广阔的艺术探索。然而,AI的力量也对创作者提出新挑战。艺术的灵魂不在于数据堆叠,而在于数据与人类情感的平衡。作品的“灵性”源自对数据的细致打磨。AI提供了无限素材,但赋予生命的,仍是艺术家对技术成果的反思与创造。AI艺术并非排斥人类创作,而是推动人类探索更高创作潜力的动力。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美学进化,开辟前所未有的广阔边界。目前还不能盖棺定论地说,AI技术能够重塑艺术展览的形式,或者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AI人工智能一定会为艺术展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目前我们对AI艺术的认识,还远未达成共识。在这次展览中,策展团队尝试尽可能全面地呈现AI参与创作的不同面貌,以基数包含它可能的丰富性。“致不灭的你——第四届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 2023然而,AI的存在并非意图取代传统艺术,而是以协作者的身份,成为策展实践中的延展工具。通过虚拟现实(VR)、互动装置等形式,AI的技术优势帮助艺术展览超越“白盒子”的物理边界,赋予观展体验更多维的想象力。
策展团队致力于呈现AI在艺术创作中不同维度的可能性,从探索“算法的诗意”到反思AI技术如何在当下重新定义创作的本质。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文化认知上的跃升,它揭示了技术之于艺术创作的复杂性,也提出了如何在人文关怀中面对技术变革的议题。“致不灭的你——第四届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 2023
武子杨&Mark Ramos 《未来_预报》 实时模拟+集体创世网络游戏 CGI影像
随之而来的,是策展意义的转变——不再局限于作品的筛选与布置,而是一次关于趋势与实验边界的动态探索。AI参与展览的每一个节点,既在丰富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方式,也在揭示艺术与技术共生的可能性。或许,这正是当代策展需要回答的命题:艺术如何借助技术之手,找到新的叙事方法,同时重新定义人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维度。AI艺术万人展的策展规模空前,面对如此庞大的作品数量,我们在前期筹备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决定采用去中心化的策展方式。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策展结构,使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得以共存。我们联合了九位在AI艺术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实践经验的策展人,他们各自带着独特的视角平行推进展览。在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下,这些策展人不断交汇与碰撞,激发出新的灵感。这种多元化的策展模式不仅确保了展览的专业水准,更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让观众在体验中领略到AI艺术的多维可能性,同时激励他们思考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谢鲤梅在媒体AI艺术沙龙现场
展览的特色环节同样围绕着“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展开,旨在让更多人参与到AI艺术的创作中,拥抱技术变革带来的新体验。为此,我们推出了与爱智岛联合策划的AI艺术公益课程,其中不仅包括线上入门和进阶的直播课程,还将在三亚和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举办线下创作沙龙,向公众开放AI艺术的世界,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学习和体验AI艺术。MVM(猫喂猫)小程序
此外,我们通过MVM(猫喂猫)小程序征集了大量优秀的参展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家将与今日AI艺术画廊签约,获得展览、交易、出版等专业支持。
这一举措不仅赋予参展作品更广泛的发展潜力,更开辟了AI艺术在产业化落地中的新路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实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目标,让AI艺术更深地融入社会,为未来的艺术创造出更多可能性。AI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万人艺术展是一场里程碑式的行为艺术
AI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我们正站在这一巨大的浪潮之上。AI不仅代表着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文明的第三次转型。从农耕到工业,所有的发展似乎都在为AI文明的到来做准备,这或许是人类的终极文明。AI正以颠覆性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生产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快速推动着时间的进程,同时冲击着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因此,我希望通过“AI艺术万人展”,以艺术的形式传达这一观念,并尝试解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AI时代,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它?今日美术馆、今日AI艺术中心
联合主办的万人大展
变革往往伴随着争议,而变革的意义在于打破常规。如果我们仍用过去的认知去描绘未来,那将注定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相信,AI艺术万人展不仅仅是一场展览,它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展现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崭新可能性。借助AI的力量,许多与艺术无关的人也能参与创作,而这种普及性与参与感恰恰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价值所在。AI正在改变的不仅是创作的方法和策展的模式,更是在重塑艺术的观念——在部落性与个性化之间如何寻求共存?艺术的定义又将如何重写?无论万人展的呈现效果如何,它在AI艺术发展史上都将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AI艺术万人展的价值在于它作为文化实践,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艺术所蕴含的无限可能。在红树林AI艺术万人展的热度蔓延的一个多月间,越来越多的机构主动参与到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AI艺术盛会中。从联想AIPC|联想YOGA到中国信息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18家联合发起机构已经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让技术与艺术跨界对话。
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富革命性的工具之一,它将重新定义人类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但也注定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自我的期望与矛盾。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将使人类拥有前所有未有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