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上海初秋种满梧桐树的街道,推门进入临街的一栋老洋房,才发现新天地壹号这座颇具上海风情的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步入中庭,惊觉内部大有乾坤。
“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上海新天地,2024
“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这是张爱玲笔下的城市。彼时的张爱玲在身处于动荡年代,在一个隆冬的夜晚从父亲的家里夺门而出,“多么可亲的世界” 在她的笔下轰然洞开。她突破重重桎梏,在街边踏出响亮的吻。“响亮的吻”也意味着响亮发声,用身体积极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至今日,城市空间已不再只是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物理空间,而成为了身体的一种延伸,人们在这个空间积累居住经验与情感。“响亮的吻”是对城市的深切告白,也暗合着爱德华·W·索亚(Edward·W·Soja)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在迅猛发展的当代城市化进程下,以一种开放、创造的心态去感受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外的第三重空间。
上海新天地,2024
如何构造出“第三重空间”?城市艺术季已屡见不鲜,而要真正摆脱套路,做到“在地新生”,“燃冉”计划选择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每个独立的个体与空间建立切身关系的维度,挣脱城市框架与经济生产对人的规训,体察更细微的、更具差异性、聚焦在地化的私人感受。自2022年瑞安新天地旗下品牌XINTIANDI新天地与UCCA共同发起三年战略合作,“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便应运而生,通过青年艺术奖项评选、艺术家驻留项目、艺术季与跨界合作四大创意板块促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交流及展示,不断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发展。杨牧石《局部》 5.25×2.75×1.73m
围栏、木窗、地板木、工具柄、工作台、办公桌、档案架、门、木梯、雕塑骨架、广告牌、油漆,2022
2022“燃冉”艺术季展览现场,上海新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每年一场的季节性活动,而是持续全年的孵化计划,艺术季则作为“燃冉”计划对于全年成果的集中展示。从“燃冉”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到与法国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合作展开的“Salomon声音特别单元——侧耳·登高”,再到链接更广阔的公众参与,与小红书艺术一起构造“社区共创艺术单元——邻里环游”。第三届“燃冉”艺术季步履不停,在“回环之歌”和“跳动吧!城市”之后继续以“响亮的吻”扩大其艺术影响力。
在扩大广度的同时,“燃冉”也在持续对“全球在地化”与“在地新生”的议题深挖。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地方性的概念被广泛讨论。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在1992年首次提出的“全球在地化”直指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中国如何由本土语境进入全球当代艺术的现场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诞生于国际化都市上海的“燃冉”艺术季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从肢体表演到音乐、戏剧;从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记忆、人文现状再到对于未来的创新畅想。在第三届“燃冉”艺术季的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中,可以看到更加多元的创作背景与叙事议题。步入新天地壹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一层展示的程新皓作品《动物园隔障考》,影像与图片档案互为补充,共同勾勒出上海动物园的前世今生——图片档案里的黑白照片记录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上海西郊公园,与之对应的是如今上海动物园的导游图。七十年过去,那些留存下来的建筑和设施承载着时间与历史的同时也见证着人与动物之间规训关系的变化。
单频道高清录像,彩色有声,植物模型、图片档案、墙纸,2024来到一层左侧,被红色的丝绒帷幕吸引视线,推帘而入,音乐与灯光在即刻间被触发。天花板中心的灯球不断散射出各色光芒,这是来自艺术家组合肖泽镧与张琪的作品《舞池》。从今年三月份开始,肖泽镧与张琪就在上海南昌路296号设立了“舞厅”驻地项目,收集不同的动作样本制成了投影仪上方可自由取用到幻灯片,与之搭配的还有集聚各类风格舞蹈道具。《3 Jane》《Butterfly》《意难平》《幸福新时代》......作品中的音乐都来自艺术家在驻留期间客人的点播。在这里,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舞厅”也不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种身体空间。艺术家针对当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远身景观”的现象,通过反其道而行之的“近身”来破除屏障,让身体成为首发事件。肖泽镧XIAO & 张琪Robin《舞池》 尺寸可变
多媒体互动装置,菲林胶片、幻灯机、跳舞毯、组合灯光、音响,2024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上楼步入二层空间,是夏诚安与维楽的作品《童话都是耳边风》。《西瓜斗士》《酱油吧关门了》《非同凡足》《鼻子罢工》《古董小偷》《古董小偷》的多频道影像采取第一视角搭配上海话的形式讲述着与儿童相关的奇闻逸事。这些趣事的灵感来源于《点石斋画报》,再结合艺术家自身的童年经验与当下的生活经历再创作,不断触发着现场观者对于童年与上海的回忆。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转身看到的是黄冰的系列作品《可爱的早晨,讨厌的早晨》,由《观众席》《真实影像》《表演练习》和《演后谈》四个章节组成了一场邀请清洁工登上剧场舞台的晨间剧场实验。有着剧场专业背景的黄冰将其工作方式代入城市现场,马路街区上的斑马线、信号灯被压缩成在一个模拟城市街道的平面舞台上,立体的仿真树杈上挂着耳机,邀请观者拿起舞台上的扫把和小簸箕根据耳机中的指示进行互动。《表演练习》中包含酒店房间、新天地街区、监控画面等多重环境场景,通过声画错位的形式模拟重现清洁工日常工作时的视角,也是极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新天地一景。看完作品后观众还可以站在缓慢旋转的红色圆台上拿起电话与艺术家进行一场三分钟的直接对话,交换关于早晨、时间、劳动与清洁的生活记忆。
黄冰《表演练习:可爱的早晨,讨厌的早晨Ⅲ》尺寸可变 影像装置,2024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黄冰《演后谈:可爱的早晨,讨厌的早晨IV》
100×100×135cm 互动装置,不锈钢、木板、喷漆、座机电话,2024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金佐宁的作品《自由谈》名称取自《申报》的同名副刊,作品延续了上个世纪对锣鼓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锣鼓在当代声音生态中就被视为了“噪音”?戏剧院演员在视频中上演着无声即兴戏剧“一字经”,阳光下展示的大锣、小锣、板鼓、铙钹等待着观者的互动,具有声音存储功能的黑胶封套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申报》相结合,消失近一个世纪的锣鼓评论等待着被重新发起。
4k彩色立体声双频录像,锣鼓装置,板鼓、铙钹、小锣、大锣,约12分钟,2024走上三楼,一个昏暗房间中正在放映艺术家曹澍的作品《扩散》,作品的叙事起点和视觉呈现都具有强烈的现代性。昏暗的房间、喃喃自语的摄影师、比基尼环礁遭受辐射的河豚等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现代寓言。同样略带压迫感的是胡芮的作品《临近的抉择》,整个作品空间被布置了一间具有封闭性与包裹感的“会客室”,艺术家构想了一个设定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虚构沿海城市海西市的故事,探讨着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与死、决策过程中的情绪与偏执等深刻议题。
曹澍《扩散》尺寸可变 3D数字渲染影像 7'09'',2024
胡芮《临近的抉择》尺寸可变 影像装置,2024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走出半封闭空间,至三层回廊处看到的一排屏幕来自刘帅的作品《鸽子:上海情书》,屏幕上放映着的或静止、或跳动的城市画面来源于鸽子的俯瞰视角,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艺术家向公众征集的续写与再续写的书信文本。“替我回家”、“珍重,勿念!”等短短的只言片语串联起诸多故事性的遐想。旁边形似鸽笼单向入口的装置是一个由鸽子羽毛组成的风力发电装置。三处作品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连接,从信鸽到人类,都渴望在巨变的时代下找寻归属。刘帅《鸽子:上海情书》装置、影像、文本等,2024从一层到三层,始终能看到的作品是刘澜瑄的《永恒循环(叙事者)》,中庭悬挂的展示方式还原了上海独有的“晾晒美学”。从市区到弄堂,超长晾衣杆连接着内部的私人与外部的公共空间,与作品中被视为人类所褪下的皮肤的半透明衣物的公共与私密性相呼应,也和网络上的“晾晒”生活形成一种巧妙的互文。《窗户之外、街道之上、网格之间》则是一本捕捉上海老弄堂中“城市晾晒”场景的艺术家书。无论是“悬挂晾干”还是“展示分享”,一语双关的含义代表着晒的客体随着时代变迁发生转化。“空中阳台”的出现,又何尝不是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响应着“全球”与“在地”,这种“在地”不是只流于表面,而是与艺术家的生存背景、创作背景及在地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艺术家们带着不同的问题意识不断链接着上海的在地物质遗产、人文记忆与都市生活,实现在地新生。没有一件传统架上作品的第三届“燃冉”艺术季,就已经提供了一片区别于传统美术馆、画廊的实验性土壤。为青年艺术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并予以长期孵化,积极开拓跨领域艺术创作的可能,展现出中国当代艺术更多元的创作形态。持续保持着跨领域视野的“燃冉”计划,与Salomon联合推出“Salomon声音特别单元——侧耳·登高”,借由品牌背后的人文叙事与艺术家的创作手法进行融合,带领观众重新审视“登高”的文化意涵与情怀。在经由艺术家作品“改造”后的楼梯、廊道空间和塔梯装置中调动出身体的更多重的感受。冯晨的《光的背面》将技术与自然元素相结合,通过使用控制器、舵机、铝制百叶窗和音箱等材料,让不可见的风、气流、呼吸声经过整合编排影响新天地时尚一期连廊内的自然光。这种利用声音控制光线的变化,也在不断改变观众对于空间的感知,身体前行的同时步入更丰饶的声音体验场景。冯晨《光的背面》尺寸可变
控制器、舵机、铝制百叶窗、音箱, 2024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与连廊相接的是以听觉为思考核心的艺术家殷漪带来听觉空间作品《野响》。在位于Salomon上海新天地旗舰店中,由一层上行至二层的白色楼梯间里安放着各类声音装置与榉木、溪石造景,营造出自然与人为交织的听觉环境。当观众随着“登高”的步伐触发声音装置时,鸟叫声、呼吸声、踏步声……逐渐响起,其听觉感知与身体意识也逐步被唤醒。殷漪《野响》尺寸可变,听觉空间
扬声器、音频功放器、榉木、溪石、镜面不锈钢、电脑、多轨道音频接口、传感器、单片机、数字程序,2024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上海新天地
除了室内装置,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的《都市心声×梯峰》及其与高文谦联合创作的《雨声辞典》则位于户外,在人流交错的街区与公众发生着更切身的关联。
大体量的彩色装置《都市心声×梯峰》极具视觉吸引力,运动攀爬的互动形式不断鼓励着参与者充分调动身体,将内在的心率变化转化为向外的发声。抽象的登高意指暗示了超一线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心跳的加速和减缓又像是一种对城市生活高压与放松时刻的隐喻。个体与群体间的复杂关系,亦是都市生活的一大特征。《雨声辞典》位于石库门里弄的水景旁,不同的雨滴落在不同介质上时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于是无数种滴答声汇聚成了一本有声辞典,让我们在现代城市的漫步中也能感受到自然元素,不断思考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300×290×275cm 声音交互装置,金属梯装置、扬声器、心电传感器、电脑、交互程序,2024
递进式的展览设计让观者从被动观看一步步进入主动参与。在社区艺术共创单元中,“燃冉”携手小红书艺术平台发起“邻里环游”,在新天地时尚一的中庭广场呈现出来自 nice group ( 黄政俊、蔡振昆、张雅炜)、 桃乐茜和郑野许3位(组)创作者的作品,从线上、线下“双”社区激发创作活力,让艺术在生活中触手可及。专注于创新性产品开发与设计的nice group带来作品《拼乓球》,打破了传统乒乓球桌的单一功能和形式,使每张桌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桃乐茜的作品《100镑》通过向伦敦四个不同街区的居民中提出相同的问题,构建出一个关于金钱、阶级和个人价值观的复杂对话。审美在线且具有强大动手能力的郑野许让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日常之物在经过重新组合后焕发光芒。
“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上海新天地,2024
从“燃冉”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到Salomon声音特别单元再到社区艺术共创单元,穿越一件件作品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艺术与城市相互刺激的鲜活现场,是每个独特个体具身而真切的艺术表达,亦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对于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在地实践的挖掘梳理。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2024“燃冉”艺术季以“响亮的吻”为主题,能否展开谈谈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及具体的构思?这一主题又是如何贯穿于三个单元中的?唐誉祯(以下简写为唐):“响亮的吻”是“燃冉”计划希望能够符合当下语境的状态下,响亮发声,这个主题取自张爱玲的散文。而张爱玲的个人身份也是极具上海代表性的——父亲有着非常中式的文化背景,母亲想要去追寻西方文化的自由开放。这句话的背景正是张爱玲要从父亲的家里夺门而出,自己寻找新方向的时候。其本身的出处就很具有上海特征,也具有上海跨文化交流、东西杂糅的语境。在“燃冉”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我们希望9位(组)艺术家能够更加深入地调研以及带有一种问题意识去思考,介入到所谓的在地性以及从历史文脉的角度理解这个课题。而在Salomon声音特别单元我们会有一个贯穿线索,阶梯台檐式的户外空间让身体在行动中感受声音的变化,而不是大家以往以一种抵达终点为目的的方式快速通行。在社区共创艺术单元,我们也希望能在更广泛的艺文爱好者群体中发声,更多通过小红书和“燃冉”的平台来表达个体的声音。
“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上海新天地,2024
Hi:2024年“燃冉”艺术季没有一件架上绘画作品,其中⻘年艺术家群展单元的9件作品中有6件是影像作品,“燃冉”在征集作品时材质媒介不限,为什么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形式以影像和装置为主?这算是如今青年艺术家创作趋势之一的一种缩影吗?唐:这确实是一种现象,但它并不是刻意而为的。这一最终的结果与奖项的机制——能筛选到怎样的艺术家,以及我们的展示界面能够留下什么相关。关于架上绘画的缺席,首先绘画本身就更容易进入到市场流通,对于青年术家的孵化计划需求较小。其次“燃冉”计划所关注的在地生产的议题通过影像和装置媒介表达会更直接,同时艺术家从提报方案到最终展示,也必然会经历物理空间的打磨。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展示的趋势,而不是一种创作的趋势。
“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上海新天地,2024
Hi:“燃冉”计划专注于新生力量的培育,艺术家是其中的立身之本。在你的观察中,这三届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面貌有发生哪些变化?唐:其实第一届“燃冉”计划最终甄选出的艺术家还是在业内相对熟悉的,慢慢过渡到今年就出现了更多新面貌,我觉得艺术家的人群扩大是比较显性的。从工作线索来看,我们希望每一位艺术家的差异性都能在“燃冉”艺术季中被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就不会做主体性的创作征集,而是给艺术家一个线索抓手,比如今年提出的声音单元,其实与第一年预埋的城市作为听觉空间的概念有联系。同时艺术家呈现出的整体面貌也跟我们设置的“燃冉”文化顾问委员会与初审评委团的跨领域性有关,从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到媒体等维度都有涉及。“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三届评委阵容(向下滑动查看):
2024年文化顾问委员会、2024年初审评委团、2023年文化顾问委员会、2023年初审评委团、2022年文化顾问委员会
Hi:在相继与Diptyque、娇兰跨界合作之后,“燃冉”今年与Salomon携手,并且首次以“特别单元”形式呈现在“燃冉”艺术季中。“燃冉”在与商业品牌合作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唐:这三个与商业品牌的合作在组织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与Diptyque、娇兰的合作是建立在艺术家与品牌非常契合的双向选择上的。与Salomon的合作是基于我们一开始对于声音媒介的讨论,这是我们建立合作的起点。并且今年“燃冉”在商业合作上已经做到了用商业品牌冠名一个整体的声音单元的维度,这也是前两年与商业跨界合作所打下的基础。
“燃冉”计划 × 娇兰“循蜂而往,心之所向”
Hi:这种艺术与商业的合作模式能为艺术家和商业品牌双方带来什么?唐:其实这种商业合作模式不只是位艺术家和商业品牌带来了影响,更多也会影响到“燃冉”艺术季现场的观众,包括艺文爱好者与消费者,我们也非常看重他们的想法。对于艺术家和商业品牌而言,他们需要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试探磨合。对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也会产生影响,他要向其他领域吸收学习,了解别人认知的维度,能够跟更多的人输出自己作品的内容与线索。对于商业品牌而言,他们也要和“燃冉”发生很紧密的交流和理解,所以这两方像齿轮一样合作,中间可能也会有卡住或磨损的情况,但这也是白盒子中无法生产出的问题意识与合作意识。这三年里“燃冉”也一直在摸索和试验,不断优化艺术与商业合作的模式和对话机制。
“燃冉”计划 × Diptyque“Diptyque火焰颂歌烛光音乐会”
“燃冉”计划 × Salomon“Salomon声音特别单元”
2024“燃冉”艺术季,上海新天地
Hi:2024“燃冉”艺术季首次与小红书艺术建立深度合作呈现“社区共创艺术单元”,合作的契机和初衷是什么?希望达成怎样的效果?唐: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于在线上的社群里去组织人群,而这次我们提出的“在地新生”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全民议题。在与小红书的合作方面,我认为线上社交媒体工具在人群组织上中的灵活程度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我们就在思考这种组织方式和灵活程度能否流动到我们线下的展览中,真实地打通线上与线下。Hi:从“回环之歌”到“CITY JUMP 跳动吧,城市!”,再到今年的“响亮的吻”,你参与了三届“燃冉”艺术季的策展工作,你认为这三届之间有怎样的共性、联系与发展?唐:“回环之歌”更多聚焦于艺术家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疫情之后我们策划了第二届“CITY JUMP 跳动吧,城市!”,来到更广泛的城市街区。今年的“响亮的吻”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一种精神路径,或是更加切身的具体体验。所以从第一届到现在是一个递进的节奏,从原来的单体扩大到街区再到一定范围下的城市区域。而其中的共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在地性”。在这种共性的前提下,我们也会因大众文化与社会议题的变化而做出具体的调整,比如今年对于身体的关照,其实与现在流行的健身文化,以及户外品牌的风靡是有关的,我们每年都会做一个全年的观察。包括去年的“CITY JUMP”也和上海流行的“CITY WALK”相关。Hi:从2022到2024,三年时间,“燃冉”对于青年艺术家和艺术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贡献?唐:我认为这种对于生态的贡献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管是以UCCA的视角还是“燃冉”的视角,都能看到艺术界的一些变化,我们的生产机制不在仅局限于艺术行业里策展、艺术史的领域,而是逐渐发展出一种非常复合的业态,这不是基于纯物理空间的美术馆在做生产,而是基于美术馆人所形成的一种生产网络。再回到“燃冉”计划本身来说,它需要更关注这三年内的自我成长与自我生态化,这三年来我们在征集时收到的有效报名人数上千位,我觉得这个数据就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还在坚持提供专业机构以及资金资源的支持也是非常难得的。
“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Hi:在上海艺博会、展览等各类艺术活动都遍地开花的11月,燃冉如何发挥出自己的特性?唐:首先“燃冉”与两个艺博会或是同期的画廊、美术馆展览不是一种对标关系。我们在这一时间开幕也是希望这是大家集中来到上海的时间,更多的是希望借这个时间让大家多去一站,在城市里行走的人也可以与“燃冉”艺术季相遇。而在独特性上,“燃冉”艺术季已经在物理空间上有一个非常显性的特点,就是它发生在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当中。其次当艺术机构已经走到了一种相对有些难度的时间阶段,包括很多艺术类的自由空间流失掉的时候,燃冉做出了极具主动性与能动性的行动,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与艺术相遇。“2024‘燃冉’艺术季——响亮的吻”展览现场
上海新天地,2024
Hi:新天地与UCCA的三年之约即将结束,“燃冉”这一当代艺术IP还会继续吗?唐:我们会在明年有一个对三年成果的回顾展,应该很快也能看到我们将要释放的信息。我觉得“燃冉”在未来是一个会持续产生影响的IP,但这种影响可能不是以更多个三年的形式进行的,而是会探索更多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