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和教学可以怎么玩?这个学校打了个样

时尚   2024-12-04 19:16   北京  


策展人冯博一与艺术家、学生和指导老师
在展览开幕现场参与“留痕”活动


在策展人冯博一的策划中,这是一次艺术创作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性展览,“我们将当代艺术资源与艺术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激发在校学生的创作兴趣,甚至挥霍的欲望,而对以往当代艺创作模式、媒介语言,抑或前辈们的所谓‘经典’作品,以一种有效的游戏化方式给予挪用和展开。


如同绕口令般的展览名“半间控,空半间”正是对这场展览实验的指涉。美术馆的一半的空间由策展人和7位特邀的艺术家把控,空出来的另一半空间则交给参与的学生。在前期应征过程中共有36位学生带着自己的方案参与其中,最终挑选出16位学生的18件/组作品,在展厅另一半空间以延伸、挪用甚至质疑的方式,回应着7位艺术家的创作。而在进入展厅之前,美术馆外18幅不同风格的展览海报,同样是由7位学生参与设计的。



“半间控,空半间”展览现场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尚林美术馆,2024



展览开幕当晚的宴席间,我多次听到大家将这场展览实验与“黑山学院”相提并论。那场开始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乌托邦式的艺术教育实验,为许多年轻的学生提供了艺术萌芽的土壤,并诞生了艺术史中耀眼的名字。而对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们而言,在当下艺术资源被更知名的美术学院垄断的现实下,真正能够参与到正式的展览中,成为艺术家的路径究竟在哪里?无论是平时工作室式的教学模式,还是这场创作与教学实验的展览能够为他们打开哪些可能?


我们采访到其中9位参与展览的年轻学生,听听他们在乌托邦般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接受的艺术教育,以及在这场即兴创作的实验中,诞生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反问



我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过程。首先学校的老师会从各个方面来切入要教学的艺术课题,从此领域较为出名的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再到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又或者从一个一个的艺术流派起手,让我们充分了解艺术的意义。接下来会是我们自己理解艺术的一个过程,我们在作画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着自己的创作水平。




叶思涵《选择 情绪》
木板画、木桩 尺寸可变 2024



这次我的参展作品《选择 情绪》,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借鉴了刘建华老师的《你能告诉我吗?》。刘老师的艺术作品简练而精悍地将问题展现在不锈钢制成的大书上,我也学习了这样的展现方式,将作品中涉及的问题打印成纸条粘贴在木桩上。《你能告诉我吗?》对于我来说,最大的特点在于问题的自由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问题的组成使得这件艺术作品有了无比炽热的温度,所以我也在这种温度的感染下想到了同样富有情感的一块领域:情绪,我打算从情绪入手打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我的表达手法比较直接了当,用树桩和木板的关系来概括人的情绪与选择的关系。也许我的手法相对稚嫩和平庸。但我也在这次展览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如何更准确,有艺术性地表达自己的理念。




刘建华《你能告诉我吗?》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5-2006

“问题与答案



学校平时会组织艺术展览、工作坊、讲座等活动,有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艺术家、同行进行交流。我们李迪综合绘画工作室的导师经常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个人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向,还会接触到包括绘画、材料、设计、摄影等多元艺术课程,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


此次参展中,我运用哲学深度与逆向思维,与刘建华作品展开思想交锋,提炼出关键词“新时代”与“问题”。由于童年对世界的好奇,父母常让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寻答案。如今我以70年代此书搭建与刘建华作品对话,引导观众探索,其关键词是“旧时代”和“答案”。70年代《十万个为什么》在当时是解答众多疑问的宝典,而21世纪的艺术家作品却充斥着未解之谜。本次创作巧妙地将两种对立元素融合,体现了“问题与答案”、“新时代与旧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和谐转化。书名本身就颇具深意,“十万个”与艺术家作品问题的“一百个”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立?



缪佳怡《今问古答,十万个为什么的时空对话》

80×170×90cm 综合材料 2024



为激发观众对书的探索欲,我打造了一处典雅的阅读圣地。复古座椅与柔软靠枕,即刻带来舒适;柔和台灯下,温暖光线伴读。一旁,红酒的醇香与绿植的生机交织,香薰蜡烛的轻氛环绕,营造一种阅读的仪式感,令人沉浸。面对艺术家提出的百个问题,只想着回答肯定徒增困扰。生活中的难题亦是如此,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摆脱困境的钥匙就在自己身上。”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缪佳怡《今问古答,十万个为什么的时空对话》

80×170×90cm 综合材料 2024

“消解



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工作室制的教学方法,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大家就像一个团队,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在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平常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是以讨论的方式开展,一群人头脑风暴聊着天也许就能激发出一些灵感。同时我们工作室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参加一些活动项目,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将学习的内容转化到社会实践当中。




姜雨欣《八十》

124×221cm 影片22分42秒 2024



本次参展作品《八十》是在看了洪磊老师带来的三个参展作品之后得到的启发,在这三件艺术作品中,循环往复的动作,给我带来一种宁静而厚重的感觉,但是我想为什么不打破这份宁静呢?于是我采用了三段配音和小广告的呈现方式,用一种戏谑的心态去解读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此来消解原作带来的庄重感。在第一天的创作讨论阶段时一开始我提出的几个方案因为缺少落地方案都无法开展,一直无法推进进度,然后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盯着屏幕里面的视频,突然觉得小品《砸墙》中的台词“小锤四十,大锤八十”的台词和当时的画面十分契合。于是就出现了作品的主题“八十”,最后我确定了三段配音和小广告的呈现方式展开创作。明确了方案之后朝着脑中构想的效果去落地的过程就很快了。




左起:洪磊《被思维的物体本身》3分10秒 2023

《我们走在大路上》11分49秒 2017

《溪山清远》7分45秒 2014


李佳艳《树怎么说》

影像 1分26秒 2024

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信息的权威性正在不断下放,通过后期技术处理让形似嘴巴的树皮纹理开口说话,达到批判与反思的目的


“隔空对话



本次参展作品通过书籍《隔空对话》与视频,探讨与艺术家葛宇路作品相关的概念——亲密联系,来进行回应。我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葛宇路的作品“甜一点”。葛宇路将一颗糖投入了湖泊,虽然这颗糖并没有改变湖泊的本质,但在他看来湖泊因此变得“甜一点”。这个简单的行为,让艺术家与湖泊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联系。这种联系微妙却真实存在。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我选择了外出收集陌生人留下的“痕迹”,比如纸片。然后在收集到后,原地把当时纸片所处的场景画在纸片上。这样的画跟平时画画是不一样的,它是没有构图,没有特定场景的,是随机的,是随着“痕迹”的出现而出现的。我通过这种方式将看不见的,变为实际可观可想的,让我与陌生的人和空间产生联系,进行隔空对话。




冯曼茹《隔空对话》

15×20×8cm 手制书、电视机 2024



虽然我是非专业美术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但我平时的艺术教育是多样化的。我的学校采用的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它打通了艺术、材料、观念,以及师与师、师与生之间的隔阂,更加锻炼了我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这次的展览也是学校鼓励我们去与知名艺术家进行对话。我与艺术家的交流碰撞,不仅仅让我了解到更多新事物,提高我的眼界,更是打开了我对艺术的一种思维方式,深切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




葛宇路《甜一点》

7米×3.8米 行为摄影 2012


许慧灵《光》110×80×230cm

石膏,麻绳,丙烯颜料,荧光颜料 2024

白色石膏提升涂抹黑色压料并留下部分白色肌理,隐喻个体在社会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从日常的小事情出发



葛宇路老师作为行为艺术家,很多作品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以及细品之后沉淀的哲思,而我也是从身边日常发生的大小事情出发,着手制定我的方案和行动。最近秋冬换季,流感病毒肆意横行,很不幸我也中招去医院打点滴,由于临近期末课业紧张,打点滴时就会感到十分焦虑,期盼病痛早日消失,这时我突然想到葛老师的作品《甜一点》,他把糖丢进饮用湖水后给朋友接水问是否感觉甜一点,也是一个减轻“生活痛苦”的过程。于是我把想法记下来。


手上正在输液并不合适工作,又恰巧给了我灵感,是否存在什么办法能减轻在打点滴时的焦躁?望着医院的白墙和病人们输液时痛苦的表情,我联想到了多巴胺,并将病痛、时间、快乐与之结合,思考它们四者之间的关系。这四者也是我从日常生活中最多感受到的,比起某些宏大的话题,我更喜欢从日常出发,思考发生过程以及结局,或者其背后的哲思,很多时候偶然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陈怡可《甜蜜点滴》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4



科院别的不说,艺术院的教育一定是具有试验性和开拓性的,这一点是从我与美院的朋友们交流之后得出的,不同于传统美院的教育方式,我们非常的“自由”,老师不会过多要求学生应该去做什么,兼听则明,他们更多的是鼓励我们互相交流走动,分享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激发我们的自信心,去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不一定是一个被大众定义的“好的想法”。




陈晓云《一条脏裤子》
3分37秒 影像 2013
拍打一条满是灰尘的脏裤子,翻滚的灰尘在强光下形成彩色的诗意的光斑

陈晓云《国药准字及“诗”采样》

29.7×21cm×8页 综合材料 2018

涂抹掉药品说明书的部分文字,剩余的词语组成一首诗



张博文《彩色的回忆》

350×200cm 综合材料 2024

用蜡笔消灭掉讨厌的题目,所有试卷都被彩色覆盖


“与群体、朋友之间的对话



本次展览对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我们学院一直秉承着多元化的培养学生。我们学院采用“工作室制”这一教学模式,减少同学之间的信息差,同时工作室老师也给了我们更广的创作空间。在平常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也告诉我们,不要局限思维。就像本次展览一样,跳出自己的固有风格,去创造去打破,以艺术家们作为靶子,去延伸去批判去创造。本次展览呈现了我们与以往不同的一面,也让我们吸取了经验,拓宽了眼界。




戴新程《搬山》行为艺术

140×100×100cm 石块 2024



本次参展作品通过行为艺术《搬山》,探讨与艺术家薛峰作品相关的概念,并且进行延伸拓展。我的行为作品《搬山》灵感来源于薛峰老师的作品《在浙江遂昌做一个工作室》,在其中我对薛峰老师地理的石头进行了延伸,微观的石头到宏观的山川。我将薛峰老师作品中最重要的“山川、瀑布、溪流”作为灵感启发,从而联想到《愚公移山》这一典故,我想“移山”漫长而又艰苦,从“移山”这一点出发,进行了作品的创作。但我的作品并不是《愚公移山》的简单搬运,石头的来源十分重要,《搬山》这项行为艺术中所用到的石头都是从不同的渠道以及朋友圈征集而来,并且上面有捡石头的人所做的画写的字。在我看来本次行为艺术更像是我与群体、朋友之间的对话。




薛峰《在浙江遂昌做一个工作室》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4


“打破一切,转换视角



学校平时讲座、工作坊、展览等活动非常多,可以近距离和艺术家进行交流。同时我们工作室的老师推荐我们多去看展览,多去学习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提升自己的眼界。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时不时就去询问老师,不管课上课下,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本次参展作品《吃鸭兔》是看了冯峰老师的参展作品并了解了创作背景是心理学上的鸭兔图,我看完鸭兔图后,我觉得重点不在于看到了什么,重点在于自己对此的回应。我的回应就是我想打破这一切,不去思考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而是换一个的视角,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吃我对吃比较感兴趣,我想鸭兔这两个物种都可以都是用来做吃的,以此作为切入点,我便买了鸭头和兔头,这样一看很容易区分到底哪个是哪个,一吃更容易分辨,鸭头吃起来很容易,而兔头吃起来很麻烦。我觉得怎么有这么多人会去想这个哲学问题,生活化一点不是更加简单吗。于是我想通过行为艺术去做这个作品。我一天没有吃东西,看到鸭头和兔头就烂吞虎咽起来,只管埋头吃。吃的过程用穿着的衣服擦嘴,吃剩的残渣在桌面上堆积起来,当鸭和兔吃的只剩残渣时,最后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鸭头,哪个是兔头。



贺弘彬《吃鸭兔》40×18×42.5cm

电视机、行李箱、鸭兔残渣 2024

冯峰《鸭兔1993-2023》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1993-2023

张尔窈《望子成龙》尺寸可变 2024

现代社会中望子成龙的主体变形,呼应了鸭兔的哲学转换


“辩证解读



我这次对话的艺术家是宋冬老师,首先我了解到宋冬老师的《空冰不空》这个作品,它是通过收集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用冰箱制成冰,用墨水在冰上写字,使其融化,字迹再慢慢消融,冰化成水汽又归于虚无,以此形成循环。冰既空又不空,就在于人们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宋冬老师的作品都是比较偏观念性的作品,像是一道题目,在于观众对于它的辩证解读,不同的经历的人对作品的看法也都可能截然不同。


我的专业是插画出版专业,与纸媒密不可分,我首先想到的是宣纸这一媒介,但因其材料无法体现阴阳这一概念,我就想到了采用报纸,向报社要了有字的报纸和未印刷的报纸,奠定了我《黑书》《白书》的基础,《黑书》《白书》对话的是宋冬老师《空冰不空》中阴阳、虚实的概念,算是以另一种形式去再现阴阳的表现可能性。




彭书梦《黑书》《白书》

报纸、镇纸、报刊架、报夹、水杯、毛笔、竹签筒(刻字)尺寸可变 2024



在其中我也加入了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和从宋冬老师之前的两个作品进行了再互动。《黑书》我是想体现它的“阳”“实”,在冰上用黑色墨水写字,(这里想到了宋冬老师的《冰上写字》)让墨水随着冰块的融化污染有字的报纸,让“实”去污染实际已经存在的字,被污染的字就看不清了,报纸上的信息就看不清了,那么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否是真的“实”,还是被污染加工过的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去思考。


《白书》我想体现的是“阴”“虚”,随机抽取我竹筒中打乱的竹签,竹签上的每个字是我随机选取飞鸟集中的一首翻译过来的诗,至于为什么选取这首诗呢,其实我也是没有那么的定义就是正好看到,就正如我《白书》想要表达的核心——“随想”,观众可以抽取一个或者打乱字的顺序,用“循环冰”融化的水在空白的报纸上写字,(这恰好又对话了宋冬老师的《水写日记》)写下的字又会慢慢消散,只留下褶皱,那么这本《白书》既空又不空。我认为往往看不见、摸不到的才是循环的,永恒的,随想的。



宋冬《冰上写字》摄影图片 尺寸可变 1994

《空冰不空》 冰箱、冰、笔墨等 尺寸可变 2024


“存在过的记忆



我以宋冬老师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哲理性的观念为出发点,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水蒸气凝结成冰,在冰上写上日常碎意,任其融化,消解。随着时间的流动,墨迹也随之消失,好似它们从未存在过。我由此联想到人的一生,我们从呱呱坠地的一无所有到逐渐拥有生命中的一切,而这一切都将化作独家记忆,与我们一同和世界告别。


背包是很能代表个人的,我将不同的人从孩童时期到耄耋之年使用过的包收集起来,呈阶梯式悬挂,我们背着这些包踏上一段叫做“人生”的旅程,一步一个脚印,向死而生;而包里的物品都落在地上呈一字排开,这些东西皆为我所用,却不归我所有。我们不曾带走什么,但这些东西或许就是你存在过的最好的证明。




冯佳怡《存在的记忆》

480×400cm 旧书包等 2024


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很少教我们创作技法方面的东西,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表达,会给我们很多艺术案例启发我们的思考,也会陪我们一起看艺术家的纪录片。我们既有崇尚“否定式教育”的老师,也有推崇“鼓励式”的,我们从中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并在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思考、创作、成长。此次展览是学院对艺术教育的一次探索和尝试,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们将理论付诸实践。我在与艺术家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受益良多,收获颇丰。




张君平《保鲜》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4

将胶导入不同形状的模具,观众可将书写的纸条或自己的物品放入模具中,逐渐凝固封存


成雅婷《灰面》640×420cm 3195幅图片 2024

将自己一年的朋友圈打印成1×1cm的尺寸,并以7×7cm间隔隔开,形成一个灰色块面


王朱雨《焰》

200×50cm×4幅 综合材料 2024

通过火柴燃烧表达人生的虚无感,火柴在纸上燃烧,在世界上留下痕迹







Hi艺术
当代艺术资讯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