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频频的小红书,会是好的艺术交流平台吗?

时尚   2024-11-12 22:42   上海  


小红书在西岸艺博会现场的会客厅


小红书在西岸艺博会打造了一间艺术会客厅,邀请艺术朋友们在这里聊聊天,我们也借此契机联系到4位在小红书上非常活跃且专业的、我们也比较熟悉的艺术博主和他们聊了聊为什么选择入驻小红书?平时都在分享哪些艺术内容?能否与大众读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这是一个好的艺术专业内容交流平台吗?


对于他们而言,在小红书分享内容,并非带着直接变现的目的,或是迎合市场的喜好获取流量而是试图在这个平台上平等地输出自己的艺术观点、学术观察,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无形中让小红书逐渐成为聚集了更广泛艺术爱好者的社交媒体,链接了艺术与公众。

我入驻小红书是在两年前当时我刚生完孩子在哺乳期,就很想回到画廊做点事情,但是当时画廊不能营业,展览做不了。我完全没有跟别人沟通和获取反馈的途径。在画廊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开始在这个平台上录一些视频。


其实视频里聊的内容跟我们画廊展览没什么直接关系,直到现在我也很少推广自己的展览和艺术家,而是把这些年做展览做画廊的体会和经验结合一些大家关心的与艺术创作和行业相关的问题。其实那些大家很关心的都是非常基础的问题,而当你在行业里待久了,就觉得那些问题并不是问题,自己以为都懂了,其实也没仔思考和真正面对过。比如该怎么选择一个好的画廊?艺术家如何找到自己的细分赛道?为什么很多人容易买到“歪货”?


非常神奇的是,我原本没有想到这些内容会有人看。但是后来发现小红书上其实有很多感兴趣艺术,想从转行做艺术的艺术家、年轻主理人,以及真正想进入收藏但没有渠道获得内部人士分析和见解的潜在藏家。



Celine Zhuang的小红书主页



目前阅读量最高的一条是《今天艺术家没人买画廊要怎么办?》。可能在当下飘忽不定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心里潜在的对那些长久、稳定、正向的价值观都是向往的、有期待的,但是没有人替他们做出来,说出来,而我们正好在这个时间点做到了,也说出来了。我相信艺术行业里还有些画廊同行也是这么做的,把长期主义真正实践到自己的工作里面。


其实我并不怎么关注内容的数据分析,哪条是爆款?如何去复制它?大多数时候是真的是有话要说,那就去录。这个内容也许并不会为我们带来什么现实的回报,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它给我增加了一个媒体视角,原来的我可能从来不会站在这个视角去看画廊的工作,去关注画廊跟外部的链接与价值观的传播,我觉得这个视角的养成是非常有价值的。



Celine Zhuang的小红书笔记日常


我查了一下,我的第一条小红书笔记发布时间是2022年4月19日。前两年居家办公期间好朋友张语恬经常来家吃饭,她看我平时很爱随口现挂输出观点,那么就拿起手机随机帮我录下来,发出笔记,所以我的小红书账号更新速度很快。


我的笔记内容真实地展现我日常的学术判断,里面也会包含一些美术史常识、文化批评方法论内容。我把小红书当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文献保存库,很实用、也方便。我没有把它当作特别的运营工作,分享纯属自然而然并且不会过多花费时间。



柳淳风的小红书主页



喜欢看我笔记的朋友们似乎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所以我觉得互动起来还比较舒服。目前阅读最高的是一条关于策展人行业生态流变过程的评述与前瞻性判断笔记。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青年群体对于策展人职业期盼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源于公众对此职业与整个艺术生态体系互相作用力认知还比较模糊,所以引起了比较广泛的讨论。


我觉得小红书作为新的社交平台,一个线上社区,似乎越来越承载起了超越墙面空间的美术馆、博物馆职能。我认为在新美术馆学的知识体系里,未来需要添加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内容。说不定,我们很可能在小红书上看到多样性的虚拟展览类型。



柳淳风的小红书笔记日常

我是2021年初入驻的小红书,当时是因为遇见艺术壮士的毛壮,他入驻了小红书一段时间,做得不错,小红书对艺术类有扶持,于是就开了小红书。


我平时主要是会发三个类别的图文,首先是当代艺术展览,第二是一些当代艺术热点事件看法和评论 ,再就是自己的收藏和当代艺术项目和粉丝的分享,我是觉得小红书是一个挺好的平台,有一定的审美调性,社群效应和流量导入也做的不错,大家也可以形成讨论热点,关键是人人都可以参与,是一个很高效和及时的艺术内容生成平台,也可以很好地和大众普及当代艺术。



JIJI吉吉的小红书主页



小红书上有很多用户都有独立见解的,对内容质量要求很高,也愿意和你讨论,形成互动,对热点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很有学习的态度,不足的地方是毕竟当代艺术不一定是那么易懂的,有时候还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观来看待艺术,总得来说,互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近四年的小红书运营、确实让我和很多藏家建立了认识和关系,也对画廊起很好的推广作用,同时也在小红书上挖掘了很多年轻艺术家,甚至出乎意外也达成了一些购藏作品的发生,自己也建立一定数量的粉丝,包括品牌也有通过小红书找到我合作。



JIJI吉吉的小红书笔记日常


2020年我开始做小红书也是朋友的建议,说我过去在海外参加的活动对观众来说是稀有、猎奇的,于是开始做小红书,最开始是发布一些囤积的过去的“旧”素材,开始引起了一些关注。


我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的艺术相关内容分为四类:一是和收藏及艺术产业运作相关的干货知识,其中也包括在某些展会上新挖掘的优质艺术家分享;二是我去到的一些活动和“猎奇”性强一些的展;第三类是藏家和专业人士的访问;第四类是和文化相关的,包括探讨一些和欧洲文化、社交相关的内容。作为“艺术博主”,我反倒发展览发得少,一方面是考虑到内容的“差异化”,另一方面从粉丝和商业转化的角度考虑,看人人都能打卡的展吸引来的未必是能转化成藏家和有足够奢侈品消费力的“小白大众”粉, 再加上我不够美,拍的看展打卡照反倒在自己的账号上流量不太好,就不去和站在艺术品前拍照的美女们抢流量啦。



Luning陆宁的小红书主页



有几条笔记阅读很高的:


“艺术行业其实是靠虚荣支撑的”

“我认识的英国贵妇圈,到底用什么包社交?”

“私访艺术家工作室|LVMH 老板收藏的‘彩色球’”

“私房顶尖室内设计师,隐藏在西伦敦的别墅”

“法国前总理与我分享的4条人生智慧”


讲真话,揭露事实,引起共鸣,利他以及猎奇的内容容易引起关注和点赞收藏。


小红书读者对于有“网感”的视觉效果可能会比较青睐,我最近也在上海开了自己的艺术空间,能够大致了解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在社交媒体上受欢迎。但是在推广有价值的艺术时,我不会为了流量而去选择在社媒上会吸引人的有“网感”艺术品,而是能代表我自己的喜好和品味的作品,因为从运营IP的角度讲,我觉得吸引真正喜欢和信服我的视角、品味以及专业度的粉丝更为重要。



Luning陆宁的小红书笔记日常


作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的艺术生态在内容上有跟线下相似的地方,今天在线下艺术产业体系里的——如村上隆、Mr Doodle、Daniel Arsham、达明安·赫斯特、Beeple等全球知名艺术家;豪瑟沃斯、佩斯、白立方等顶尖画廊;柳淳风、祝羽捷等策展人——这些活跃在艺术行业的友人也被小红书亲切地称为“小红书的艺术朋友”,大家都会在小红书上去经营自己的内容,还有大量的艺术科普博主分享、交流自己的看展经验。我们看到小红书似乎正在成为一个专业艺术内容的交流平台。


谈起小红书为什么在艺术行业动作频频?它能够带来怎样的能量和裨益?小红书社区泛文化艺术业务负责人兰若谦对我们说道,平台正在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一种新的链接,不仅是行业内部的链接,还有行业和公众的链接。小红书希望可以成为艺术行业的推广者,并且利用平台能力做一些正向牵引,让更多对艺术抱有憧憬的大众,通过我们的运营动作,获得更多、更好的内容和体验。”



术家及艺术机构在上海艺术周期间发布的小红书笔记



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我们看到今年小红书艺术发起的#小红书艺术漫游系列项目,倡导大众参与艺术活动,并用艺术的视角来观察城市、体验生活。早在今年3月和5月,我们就看到小红书先后在香港巴塞尔、画廊周北京期间发起了#香港艺术漫游、#北京艺术漫游


在3月份的香港,小红书艺术与香港旅游发展局联合发起“小红书艺术漫游-香港站”,覆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等20余个艺术空间和同期活动,线下派送《香港艺术漫游地图》,覆盖生活与艺术的交叉场景,并在线上为用户呈现艺术视角下的香港漫游。同时,小红书与香港巴塞尔深度合作,带来独家一手现场盛况,在互联网上给到更多的流量与曝光。


在5月份的北京,画廊周北京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JINGART艺览北京同期举办。沉浸在这个高浓度艺术聚集地,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现场,小红书联动这三场重磅活动,以及40家艺术机构与生活空间,在线上为用户呈现艺术视角下的北京城市。




2024年,小红书发起的#香港艺术漫游、#北京艺术漫游



而在11月的上海,小红书携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度合作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联动全城50+家博物馆、美术馆、演艺空间,在线下空间铺设小红书“漫游对话亭”互动装置,并在全市免费发放的5万份《上海艺术漫游地图》;在线上也联合艺术机构们在线上推出升级版“上海艺术地图”,涵盖了艺术展览、文艺地标、文艺戏剧音乐交响等上海艺术漫游路线,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小红书艺术漫游(上海站)


小红书联合50+家博物馆、美术馆、演艺空间,在线下铺设小红书“漫游对话亭”互动装置


小红书在全市免费发放5万份《上海艺术漫游》手册


《Hi艺术》参与了小红书艺术漫游(上海站)


除了在香港、北京、上海三座城市发起艺术漫游项目之外,小红书还在2024年发起 “艺术发光计划”,联合艺术创作者、机构、媒体、院校等艺术行业的不同从业者,推出艺术实践、艺术科普等多维度的共创内容;并为艺术家、艺术机构提供发声和交流的平台,与艺术行业长期持续共振。


除了聚焦香港巴塞尔、西岸艺博会、ART021等行业大事件,小红书还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联合各大美院发起#小红书线上毕业展,特别邀请21位美院专业教师、知名戏剧导演、策展人等艺术行业资深专家,组成“小红书艺术专家团”,推荐优秀毕业作品,部分优质作品在阿那亚戏剧节候鸟沙城内展出。这也是小红书连续三年以“小红书线上毕业展”的形式助力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才华和声音。


同时,还有“小红书看展指南”“好戏都在小红书”等一站式页面,向用户精选推荐好展、好戏,并结合项目内容,邀请站内的艺术爱好者深度参与,进行内容共创、项目推广、审美普及。



小红书线上毕业展,让年轻艺术家得到更多曝光的机会



事实上,《Hi艺术》也是小红书的资深用户,无论是上海艺术周期间推出的看展地图,还是日常看展感受的分享,亦或是有关艺术话题的讨论,都曾在小红书平台引发极大的关注和反响。


当我们把刚刚问到入驻小红书的艺术行业友人的问题,抛给自己的时候,为什么入驻小红书?又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答案似乎是同一个:没有那些功利的目的,只因为这是一个聚合了更广泛的艺术爱好者的平台,让我们可以与大众没有距离地进行交流。



《Hi艺术》的小红书主页





Hi艺术
当代艺术资讯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