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成立了12年个年头的拍卖行,保利香港拍卖一直坚持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耕。
在本季秋拍中,保利香港拍卖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将呈现一份年纪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家名单:重点名单包括40后的罗中立、50后的舒群,60后的方力钧、曾梵志、张恩利,及70后的黄宇兴、袁远,80后的张英楠、郝量、何翔宇等。此外还包含了麦影彤二、禤善勤在内的香港年轻力量,将“中国当代”的概念扩大到全新范畴。
估价最高的作品来自黄宇兴的《灵·隐》。早在1990年代黄宇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后的暑假,就曾去灵隐寺游玩,这次旅行经历也成为日后他创作的重要灵感。在这幅耗时三年创作的绘画中,色彩冲击力强,气势磅礴;落实到细节,还可见窟龛中的神像,处处洋溢着中式传统风景的韵味。这件作品系首现拍场,从尺寸到估价,都极富吸引力。
估价:400万-600万港元
郝量是二级市场中作品单价最高的中国80后艺术家。此件《万万石卷》首次亮相市场,乍看上去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文人风景,但细细看来,云霭雾岚、怪石嶙峋、烟波江上,似乎还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怪身影。这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展现了郝量高超的工笔技巧和对画面的掌控力。
Lot 126 郝量《万万石卷》
33.3×442.4cm 水墨 设色 绢本 手卷 2014
估价:248万-400万港元
曾梵志从2000起开始描绘抽象风景,而起源于一次手伤的“乱笔”系列则开启了艺术家另一标志性的创作。在这一系列中,曾梵志运用水墨般的线条层层叠加,勾勒出纷乱的树木和枯枝,使人想起中国文人绘画的“逸笔草草”。深蓝色的画面营造出寒风萧索的氛围,而画面中心的高光点又仿佛严寒中的曙光,将观者的目光引向了远方……
此次保利香港拍卖将呈现两件张恩利作品。其中《玛赛克脸》出自张恩利“日常物”与“日常空间”结合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张恩利选取了上海老洋房的玛赛克地砖,创作了玛赛克的地面、墙面等场景,而此件作品则结合了“玛赛克”与“肖像”两个关键元素。2022年保利香港拍卖曾呈现了张恩利的《玛赛克地面》(159.5×299.5cm),以240万港元成交,因此这件《玛赛克脸》更具性价比。而《容器》创作于2004年,彼时恰逢艺术家千禧年后进入日常人、事、物主题阶段,画面中流淌着污渍的纸箱置身于黑色的背景中,有着人为的痕迹。张恩利曾说过:“静物不是物。实际上静物是人的气味儿还残留在那里。”
舒群是’85新潮时期绕不过的一位艺术家,“绝对原则”系列正是出自该时期。此件《绝对原则消解系列2号》的原作,曾参加过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因撤展中意外被损毁,舒群于2006年重绘此作,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故事感。画面中依然能看出来自80年代“北方群体”的影响:理性、冷峻、庄重、简洁。
罗中立的名字常常会和“乡土美术”一同出现,但实际上他的创作经历了两次重要蜕变:第一次推暗示从乡土写实的绘画风格进化到表现现实的绘画风格;第二次则是从表现现实的绘画风格在进化到当代表现绘画风格。1987年的这幅《牧马人》正是罗中立早期的精品:画面中饱经沧桑、满脸皱纹的人物及其身边的马,以及背景中苍茫的大地,没有思考矫揉造作,体现了罗中立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与深情。
在90年代后期,方力钧开始创作悬浮于半空之中的群像。这些形象多是婴儿或儿童,原本天真烂漫的他们,表情却是成年人才会有的阴暗、痴笑、麻木……《生命之渺》的画面上方似乎描绘的极乐净土,但下半部分却如同生灵涂炭,两种场景极具冲突,令人揪心。
Lot 131 方力钧《生命之渺》
180×140cm 油彩 画布 2011
估价:60万-120万港元
70、80后的名单中,袁远、张英楠、何翔宇在国内外均有学术和市场沉淀。其中袁远的《铁门》曾在2016年香港苏富比以50万港元成交。袁远笔下的景观多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老洋房、空无一人的储藏室等,带有一种封闭的秩序感。画面的构图虽然是神圣古典的,但描绘的铁门却有一种衰败感。
正在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张英楠,近些年实现了艺术市场的三连跳。他的作品总是以克制、沉静的用色,描摹出伤感、孤独的场景。此件《不死则活》无论从标题还是画面都有一种悲凉感。对比后来张英楠描绘室内场景的作品,这件以户外为场景的绘画就显得尤为特殊。
何翔宇的“柠檬计划”承接了“口腔计划”的创作,同样来自艺术家的“感知”。在这系列的绘画中,他曾画过5、9、11、15、17颗等数量不同的柠檬。面对这件《15个柠檬》,观众的目光无自然而然地聚焦于某处,从而产生了一种晕眩感。
170×157cm 油彩 亚麻布 2009
估价:22万-32万港元
此次保利香港拍卖还带来两位来自香港的艺术家,分别为出生于1989年的麦影彤二、出生于1991年的禤善勤。其中麦影彤二是一位观念艺术家,她从2019年开始创作的标志性作品“美好家园”系列,是以热门电子游戏《模拟人生》为灵感的创作:在游戏中,她营造了怪诞的生活环境,以香港为背景建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理念。
而禤善勤同样成长在繁华的大都市香港,但他的作品却有一种难得的静谧:他以家庭生活和日常环境入手,在画布上呈现被人们忽略甚至忘却的家庭记忆。近两年的拍卖中,禤善勤的作品纪录已突破200万元,令我们无法忽视这位艺术新星。
今年8月底,保利香港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曾策划展览“赵无极的朋友圈”,从其同事吴冠中和朱德群,到巴黎的战友乔治·马修和尚·保罗·里奥佩尔等等,勾勒出赵无极的职业艺术家生涯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难以被取代的地位。此次保利香港拍卖,也策划了“赵无极的朋友圈”专题,值得关注的作品包括赵无极、谢景兰等。
其中赵无极的《14.09.70》曾在2019年现身拍场。作为20世纪华人艺术家中的绝对蓝筹,赵无极作品结合了中国道家精神以及西方印象派与野兽主义,是东西交融的典范,也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这件作品创作于1970年,恰逢赵无极从中期至晚期风格的过渡过程中,褐色与黄色的画面,如同巍峨耸立的山崖与缭绕的云雾,朦胧且磅礴,深沉而清新。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还有一件来自赵无极的继女赵善美旧藏的赵无极纸本作品《无题》,此前赵善美女士曾经也捐赠过赵无极作品给M+博物馆。虽然此作是纸本,但也是赵无极的标志性风格之作。更何况仅50万-80万港元的估价就能拥有一件赵无极,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Lot 146 赵无极《14.09.70》
73.1×91.8cm 油彩 画布 1970
估价:1000万-2000万港元
Lot 145 赵无极《无题》
72.8×54cm 水彩 纸本 1979
估价:50万-80万港元
每当谈及谢景兰,总绕不过她作为“赵无极前妻”的身份,但我们同样无法绕过她作为艺术家在20世纪留法艺术史中的地位。此次上拍的谢景兰《女舞者》传承有序,有着众多谢景兰展览及出版履历的加持。1970年代也是谢景兰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影响、从宋元山水画及庄子思想中汲取养分、进入宁静境界的创作时期,此作便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是一件轻盈、空灵的抽象画。
20世纪艺术史中,像赵无极和谢景兰是这样从中国本土走向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不在少数。此次保利香港拍卖也选择了几位远赴东南亚、美洲的华人艺术家名单。
其中新加坡华人艺术家钟泗滨,是20世纪最重要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他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作品融汇了立体派及后印象派的特质。1945年,钟泗滨赴新加坡后,其作品也受到南洋地区充沛的阳光、高饱和度的色彩的影响。女子形象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这些女子身上散发着巴厘岛上的民族风情。作为南洋画派的代表人物,钟泗滨的作品曾一度被低估,但近些年也成为了艺术市场不容小觑的“黑马”。
Lot 152 钟泗滨《姐妹(沙朥越)》
61.1×46.3cm 油彩 画布 裱于木板 1976
估价:70万-140万港元
华人艺术家林飞龙的父亲从广东经旧金山、墨西哥移民古巴;母亲具有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非洲人血统。林飞龙在年轻时在西班牙学习艺术,后前往巴黎,与毕加索、亨利·马蒂斯、胡安·米罗等艺术家都有很深的交集。辗转纽约、哈瓦那等城市,林飞龙最终定居古巴,被称为“古巴毕加索”。多元的背景也影响了林飞龙的创作,尤其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野兽派运动对其影响深远。林飞龙的拍卖履历多是在纽约和伦敦,他的作品曾在纽约拍出960万美元(680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此次保利香港拍卖呈现的两件《无题》,以非洲面具和几何形状为灵感,带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和神秘感。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大家厐熏琹、丘堤之子,厐均成长在极具开放性的文化环境中。在其创作生涯中,不断游历写生、收揽自然山水的诗情画意,风景、瓶花都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此件《红、绿、黑的节奏》画面饱满醇厚,他对色彩的敏锐和细腻观察,构成了画面中装饰性的色调结构。
Lot 158 厐均《红、绿、黑的节奏》
保利香港拍卖现当代艺术拍卖中,估价最高的作品来自草间弥生《无题(南瓜 雕塑)》。这件作品此前曾有过上拍记录,当时便已超过2000万港元成交,本场还将奉上草间弥生的绘画《南瓜》《花》,价格跨度从千万级到百万级,适合不同预算的藏家购藏。其中《南瓜》曾在2015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12万港元成交,时隔9年重返拍场,能否继续创造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场的其他亮点还包括西方抽象艺术大师汉斯·哈同的绘画及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其中汉斯·哈同的《T1989-U25》创作于艺术家去世的前一年,因为行动不便,艺术家采用了全新工具“硫酸铜喷雾器”进行创作。油彩肆意喷溅,层层渲染,使人想起杰克逊·波洛克的点彩画。在本作中,黑色、蓝色与黄色交相辉映,澎湃激昂,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