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大洪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他将此拳术作为少林武功的基础之一进行修炼,并且后来成为少林寺的镇寺之宝。
大洪拳的特点在于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节奏严谨、舒展大方,强调禅武合一、心神合一,动作连贯、功架完美,体现了少林拳的主要风格。
在演练方面,大洪拳注重身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此外,大洪拳还强调呼吸、滚动、浑然一体的内在功法,使得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实现身心的统一。
在风格上,少林大洪拳以刚健有力、朴实无华、节奏严谨、舒展大方为特点,强调禅武合一、心神合一。
它的动作连贯、功架完美,体现了少林拳的主要风格。
大洪拳的动作架势宏大,步型和技法更为周全,因此得名。
在技法上,大洪拳注重刚柔相济、攻守自如。它以活马步为主,融合了刺枪、托枪、刀劈等技法,掌拳并用,上承禅法、下化武艺。
此外,大洪拳还强调呼吸、滚动、浑然一体的内在功法,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少林大洪拳的套路结构严谨,攻防分明,被视为中国武术的精华之一。
它共有十二路,每路三十六式,是现存动作最完美、招式最完整的套路之一。在演练时,大洪拳立足于“三节”,即根节动、中节随、梢节催,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运行。
大洪拳部分招式演练
一、预备式
双手合十行佛家礼(见图1-1)。
双手平起屈肘向上,吸气,双脚随气向上提(见图1-2)。
后翻掌向下平视,呼气,双脚随气向下落地(见图1-3)。
练前先把呼吸调匀,做好准备。
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抱拳、屈肘置于腰间,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二、白云盖顶
身体左转90度,两脚随身体转动变为小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由胸前横架头顶,掌心向上,右拳不动。目视前方。(见图2)
要求:转身要快,转身架臂要同时进行。
三、扑步单叉
左掌下落,左步后拉成虚步,右拳抱回腰间。目视前方(见图3-1)
左步向前成弓步。
右拳向左方推出,身随手向左方转动,左掌变拳收于腰左侧,
目视前方。(见图3-2)
右脚向前上一步,双拳向后上方抢起。双目前视(见图3-3)。
右腿屈膝下蹲、左脚腿伏地直伸。
同时,左拳随跳步蹲身以顺时针方向划弧,磕扫于直伸腿上部,拳心相对,目视前方。(见图3-4)
四、起身盘肘
左拳横击至左腿上方(见图4-1),起身,向左转体9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
同时,左拳向左、向上划弧上架头顶,拳心向前,右拳屈肘置丁胸前。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见图4-2)
五、双云顶
以两脚为轴,左脚回至半步,两拳变掌,左掌在头顶化出一圆成缠头式,右掌在头顶化圆成括脑式。(见图5-1)
左脚叉出一步,随后右脚提起,双手成阴阳(见图5-2)。
右腿提膝,双手变拳,脚随之踩下,发出震慑之声。(见图5-3)
此外,少林大洪拳还强调精神、身体、动作和实战中的各种技巧和原则,如明辨阴阳虚实、全身协调用力、预防攻诱、紧跟内门、顺势转换等。
这些特点使得大洪拳不仅是一套拳法,更是一种哲学和实战智慧的体现。
少林大洪拳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风格,结合禅武合一的理念,成为少林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