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陈炉古镇,黄土地貌的地理特质在眼前有一种粗犷和豪爽的质朴。深入村落,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陶瓷从千年至今的历史文化和悠远的制瓷气息。
镇子里的道路全部是用当地烧制瓷器刷下来的疵品瓷片铺成,走在上面痒酥酥的,恰好可以一边步行一边借助那些凸起的瓷片按摩脚底的穴位。
这个古镇的住户有着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的道路把瓷片组成的花纹铺成莲花形状,每走一步就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形成,一朵又一朵的莲花在脚下荡漾着瓷片的清香,寓意着步步生莲。有的道路把瓷片组成的花纹铺成铜钱形状,行走在一串串的铜钱之间,寓意着八方来财。
其中还有一条道路把瓷片组成的花纹铺成WiFi信号形状,寓意陈炉人用自己烧制的瓷器向世界无声传递的民间文化艺术气息中不但拥有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还能在时代的新潮中不断体现创新与发展的非遗文化魅力。
层层叠叠垒起的如同蜂巢一般的民房在山丘上就像壁画一样精美和养眼。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可以看见一排排整齐的瓦瓮或者陶罐填满了那些黄色的山丘。
陈炉人在生活里有着执着的工匠精神,他们祖辈以烧制瓷器为主,据说在窑炉前要不眠不休四天四夜,两个师傅交替烧火,直到窑炉口的十根陶棒随着窑炉内大概一千三百度至一千四百之度之间的火力全部煅烧成熟,师傅歇火让窑炉内的瓷器们在几个白昼转换的自然冷却后,才开炉问世。
窑炉内的瓷器在各自的容器里醒来,它们经历一样的时间,经历一样的火力,却不一定都会成为美丽的瓷器。它们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渡劫成功,成为瓷器之中的佼佼者。
被淘汰下来的瓷器一部分成为了陈炉人家中的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有裂纹的瓷器,陈炉人也没舍得丢弃,就把这些瓷器作为花盆,栽种着一些花花草草,整齐的摆放在家门口或者道路旁。最差的瓷器裂开成了零零散散的瓷片,陈炉人把它们一起倒入村落里的山沟里,形成了陈炉古镇最具有制瓷进程的一个历史角落。千年的瓷片历经各朝各代的时光,这些废弃的瓷片和瓷渣堆积如山,不同时代层次清楚,组成了磁瓦山,也造就了考古所谓的“文化层”。它们慢慢地融入了陈炉人的祖祖辈辈,见证着陶瓷的辉煌和传承。据当地人讲述,陈炉古镇的制陶手艺源于唐朝,兴在宋代,繁多在明代,清逐渐没落,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青瓷是陈炉人引以为傲的代表,在宋代曾列入了宫廷瓷器名单,是当代名副其实的官窑耀州窑的重要瓷器组成部分。当时该地域的800多个民间作坊夜以继日的徒手制作土胚子、打磨抛光、绘图上釉,再将其放入火炉中煅烧,精心把民间劳作的智慧和汗水全部投入到青瓷的制作,用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制陶工艺打造出了“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也形成了了陶瓷制作行业悠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陈炉烧制青瓷的泥土是本地的一种高岭土,属于可塑性和其他性能优良的粘土。高岭土运到家里,先要经过自然风化后,再入沉淀池用水浸泡,清除杂质和磨洗后,然后和泥、揉搓。当地人很形象的形容揉搓泥巴就像和面团一样,需要用力均匀,直到泥巴具有弹性,就开始做胚子。把胚子做好了,在庭院里晾至半干,开始雕刻出花草、山峦、鸟兽等纹路,再入窑烧制。陈炉窑里的青瓷描图是用一种含有钴元素的蓝色颜料在胚子上绘图,再在高温下烧制后,永不退色,属于釉下彩。这种上釉方式的色彩能够长期保存,不易被磨损,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时间的巨轮在陈炉人的心中一直铭刻着热爱制瓷的激情,一代一代的相传和坚守一直把瓷工业遗产与故窑场遗迹保留到现在。
两座馒头形状的倒焰圆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窑门、燃烧室、通风道与落灰坑、窑室和地下排烟系统组成。其中窑门2处,烧室、通风道与落灰坑各8处,烟囱1个,窑顶通气孔4个。窑炉点火后,火焰自燃室先喷至窑顶,因窑顶密封,火焰在烟囱的抽力下被拉向下行,即倒向窑底,流经匣钵,烟气从床底部的吸火孔入地下烟道,后由烟囱排出。倒焰圆窑改善了马蹄窑温差大的弊端,进一步提升了陶瓷烧成的成品率。
从一侧窑门进入,里面看起来比较宽阔,面积也要比马蹄窑大的多,从此处窑炉就可以反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能力无处不在。
古镇里的住户现在大都以制作陶瓷和销售陶瓷为主要日常,制陶工艺和水平十分精湛,而且还融合了一些民风风俗。其中一家叫做李家瓷坊和王家瓷坊声名在外。
李家瓷坊的房屋修缮的古色古香,在介绍青瓷的来源和发展进程时,李家的一名男子还用独特的方言将青瓷的历史和发展形成了一首串烧歌谣。这名男子的姐姐,一名叫李竹玲的女子,是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李家瓷坊众多青瓷展品的灵魂人物。她的陶瓷作品,刀锋犀利圆润,线条生动流畅,布局合理精当,画面层次分明,并追求造型、装饰和釉色之间和谐的自然美,充分展现出耀州青瓷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外一户叫做王家瓷坊的住户在陶瓷的改进和创新让人觉得新奇和佩服。走入这家瓷坊,院落的左面堆着一堆灰白色的高岭土正在自然风化,旁边沉淀池里面色泥土经过沉淀和去除杂质后,看起来更加细腻和干净。院落的右面的墙壁上展示了许多具有现代化民风风俗的作品。陕西八大怪呈现在眼前,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板凳蹲起来、面条像裤带、锅盔赛锅盖、辣子一道菜、秦腔吼起来、姑娘不对外。这些反映关中地区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风俗的陶瓷作品活灵活现、神态逼真。墙壁跟前一个小孩正用双手专心致志的做胚子。园盘在转动着,上面的胚子已经有了雏形。孩子的两只小手沾满了泥土,眼神专注的望着自己正在制作的胚子。隔壁的两个年轻的情侣也在一起做胚子,女生用双手在胚子上随着电动圆盘不停的转动,男生的双手覆盖在女生的双手上面也来回的转动。他们没有开口说话,却好像在共同做胚子的时候已经诉说了无数的话语。沿着院落往里面走,一些用来吃面的大老碗胚子正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晾着,二三十个大老碗还是泥土的颜色,大老碗的口径朝着天空的方向,碗底都是用一摸一样大小和厚度的的垫板放置得十分整齐。一扇半开的木门里面,两位师傅正在忙碌。做胚子的男师傅正在淡定地使用电动打磨机对一个大老碗胚子打磨。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工作,仿佛在和胚子一起唱歌。另外一个女师傅一只手轻轻的转着圆盘,一只手用毛笔正在给一只小碗描图。她侧着身子,细心地在描绘碗底底座上面的线条。两只手配合得非常默契,几乎是同步行动。三个盛着颜料的碗就在她的身旁,她此刻成了陶瓷世界的王者。笔下,花草的形状、位置、大小全部都由着她来指挥。这种自由、随性和洒脱以及忘我的描图是她的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还体现着她自己对生活、对陶瓷的热爱。在王家瓷坊传展厅有四件耀瓷的代表作品,即“耀州四宝”。它们分别是倒流壶、良心壶、凤鸣壶和公道杯。倒流壶是注水口开在壶底的水壶,注水后翻过来壶里的水却点滴不漏;良心壶从同一个壶嘴里能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酒,包含两个独立的小壶,一个是倒装结构,另一为正常壶式,两小壶不相通,但共用一个流口;凤鸣壶”是以凤为型体、牡丹饰身的陶瓷酒具,当壶中盛酒之后晃动发出的声音像凤鸣;公道杯的底部有一个漏孔,注水合适的高度就滴水不漏,过满则水流殆尽。看了这几件青瓷界的翘楚后,不由感叹陈炉人独具匠心的智慧和设计能力。知晓了陶瓷的历史文化,眼见了制瓷的过程,整个人仿佛穿梭在时光的长廊里,看见了千年不息的窑炉火苗在燃烧。而在现实中的陈炉人不但传承了制作陶瓷的技艺,还在朴实的生活里充满着艺术感和浓浓的生活气息。他们用黄褐色和黑色的陶罐或者瓦翁垒起了陈炉一绝,也就是本地人口中所谓的陈炉的“布达拉宫”。陈炉人每天下午都会做一碗饸饹,用猪油和面,放上自酿的香醋和调料,再撒上一层韭菜。吃面喝汤后再去陈炉的“布达拉宫”转悠一会,立在门前拉拉家常,和那些陶罐和瓦翁一起感受着窑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带给陈炉这个这个古镇的活力和千余年历史中青瓷散发的幽香。覃竞,女,佛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