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国庆长假去镇巴玩,我有自己小心思。
十几年前,我曾过去一次镇巴县,因为晕车厉害,全程翻过哪些山峰,穿过哪些溪流,一概不知,脑子被上山、下山,再上山,无穷无尽迂回、盘旋占满,严重眩晕让我的内脏翻江倒海,紧闭双眼,紧紧拽着塑料袋,一次次呕吐,直到胆汁吐出,七魂还剩一魂,感觉世界末日降临,才有同事拍打我的肩膀,提醒我镇巴到了。
缓过劲,下了车,一座东西绵长,南北狭窄的山城矗立在我的眼前,相比留坝、佛坪,这里繁华、喧嚣而热闹,印象中有三多:楼房多、行人多、餐馆多。
我们住在镇巴县招待所,招待所是一座五层高小洋楼,有停车场、花坛、餐厅,大门外正对着泾阳河,是当年镇巴县最好酒店。
镇巴美食在汉中享有盛名,瓤肘子、腊肉炒土豆片、干笋炖腊猪蹄、树花菜炖土鸡、菜豆腐、凉拌蕨根,每一样称得上舌尖美味,如此辛苦到了镇巴,怎能错过人间美味。
我的晕车有间歇性,面对美食立刻治愈,一番风卷残云,早忘记山路艰险,命悬一线,精神抖擞、兴致昂扬。
饭后沿着横贯县城东西走向泾洋河散步,惊喜发现镇巴夜晚绚丽多彩。我们来的季节正是人间最美四月天,河畔杨柳依依、山花浪漫,街道狭长热闹,灯光闪烁、人潮攒动,不少居民在街边烧烤摊喝啤酒、吃烧烤,侃大山,爽朗笑声不时传出。在这偏远山城听到熟悉乡音(镇巴方言与四川话非常接近),让我有种莫名亲切。
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名字——镇巴。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巴山主脊东西横亘,构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成为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质构成以褶皱、断层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岩石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境内沟谷幽深,山势陡峭,相对落差大。
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镇巴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县境有白天河风景旅游区,西北独有的苗家寨,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游景点。
说来也巧,我身边不少熟悉朋友来自镇巴。镇巴矿藏丰富、民风彪悍。当年红四军经镇巴挺进川北,驻扎在镇巴永乐镇核桃树村,红军入川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这里成立,发展了20多名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建立,有6000名镇巴儿女献出生命。据说脍炙人口的《十送红军》源自镇巴民歌,歌词中涉及地名如“南山”、“通江河”、“兔儿岩”、“望月亭”等均属镇巴、通江地名,全词意境也恰恰符合当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时的时段和背景,曲调同镇巴民歌一脉相承,至今镇巴县还保留着春晚唱红歌传统。
单位一同事来自镇巴县,人长得漂亮,身材娇小,穿衣很有品味,一口地道镇巴话。她人缘很好,每次回去都不忘给大伙带镇巴特产,如血豆腐(肉沫与豆腐拌在一起熏制而成)、血肠(用新鲜宰杀的猪血、豆腐、猪肉灌肠再熏制风干)、豆腐干,最受欢迎的当属镇巴芝麻饼。镇巴芝麻饼不仅油酥足,芝麻香,而且制作方法传统,是用炭火慢慢烤制而成,咬一口酥地掉渣,脆地咔咔响,让你吃了还想吃。
每次去广东我都会带上一些核桃馍、芝麻饼,小妹最喜欢吃镇巴芝麻饼。可惜山路蜿蜒、险峻,让人望而却步,只能在汉中市区买镇巴人做的芝麻饼,特意加钱让老板多放油酥和芝麻,吃起来口味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这次有勇气去镇巴,一是想念那个味道,二是镇巴有了高速。
镇巴县是汉中市最后一个未通高速县区。2020年12月,西镇高速通车,汉中至镇巴从原来的3小时车程缩短到1.5小时,彻底改变镇巴县不通高速公路历史。
一路风光秀丽,郁郁葱葱植被让眼睛吸氧、放光。暑热消退,山林一片葱绿,再有半个月,才能看到霜叶红于二月花,银杏金黄染透半边天浓墨重彩秋景图。
中午出发到镇巴不过下午两点,在一家小餐馆吃了镇巴菜:腊肉炒洋芋、泡椒肉丝,看天气晴好,乘着暖意驱车前往镇巴最近景区。
镇巴草坝子
一路桂花飘香,醉了,醉了!迟桂花经过长久夏眠、秋储,香味愈发浓郁,我贪婪地允吸着,忘记了山麓陡峭、险峻。
出了县城沿着镇通路往通江方向行驶,大约7公里后上青岗坪,沿右行驶进入何松路。这条路路况不好,弯道陡坡骤然增多,有滑坡落石路段,车速明显放缓,提心吊胆行驶15公里后,靠右继续驾车1.5公里就能看见草坝子生态农场大门。
我们到达草坝子时,天空依然晴朗, 1400米以上的海拔,让这里比其他地方的温度低了很多,如果是盛夏,会是理想避暑胜地。
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卷:清晨被山林鸟儿婉转歌声惊醒,起床,伸伸懒腰,踩着露珠站在观景台看日出、观云海;中午小憩一阵,呼朋唤友一起穿越原始竹林,竹林深幽,竹筒上悬挂晨露,间或还能看见匍匐在林子深处的青花蛇,一般这种蛇无毒,等待片刻,它会悄无声息爬向竹林深处。乏了,停下脚步,喝一口山泉水,品尝苗寨特色美食;晚上住山顶木屋,来一场篝火晚会,与苗乡姑娘载歌载舞;夜深人静,回到木屋睡不着,还可以爬起来,与心爱的人一起坐在高山草甸数星星,爱情长久、星河灿烂。
睁开眼睛,我有些哭笑不得,满山遍野杂草丛生,枯藤荆棘肆意横飞,花儿谢了,草儿黄了,开败的波斯菊黯然神伤,有的耷拉着脑袋,有的挣扎露出最后一丝苦笑,东倒西歪匍匐在路边。一条蜿蜒石板路延伸向草原腹地,缝隙处野草蹿的老高,几乎漫过脚踝,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那些隐藏在丛林中苗寨堡塔、吊脚木屋、三角凉亭、悬浮索桥因风吹日晒、年久失修褪色、残破,不过看起来很有少数民族风情。我忍不住好奇,顺着湿滑木梯向上攀爬,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奇怪声响,以为踩到东西,低头一看,木梯上落了树叶与小虫子尸体。许久没有下雨,温度高,落叶与昆虫尸体早已干枯、变脆。这些吊脚楼用木头搭建,扶手清晰可见树木本来颜色纹路,台阶是原木破开,锯成木条,用钉子拼接,再刷上清漆,防水又防虫。这里原属镇巴县林场所有,封山育林后林场被人承包改做旅游开发。
竹林探险区竹林密布、密密麻麻的竹叶几乎把入口遮挡严实,气温骤降,冷空气肆虐,竹林下更是阴森、幽暗,这时候探险不说是否有趣,想着都觉得鸡皮疙瘩冒,万一毒蛇冬眠前出洞存粮,岂不白白送了性命。左右看看,极少有旅客在此地停留。
我们选择出游时间不对,小火车停了,山地卡丁车、婚礼观光车也被铁链锁住,闲置在院子角落吃灰。平日最红火草坝民歌舞台今天也是冷冷清清,少有人问津。
近期无降雨,温度偏低,一路走来,网友口中群山延绵,植被茂密、千峰云海、万顷草甸、高山秘境、巴山诗情画意都没有见到,更何况云蒸霞蔚,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万马奔腾云海奇观更是消失无踪无际。
游客中心餐厅一片漆黑,传说中的燕麦炒腊肉 、水麦子粗粮饼、炒都面等美食统统不见,游客稀稀拉拉,直到我们离开才驶进一辆旅游大巴,一群大妈们拖着行李箱匆匆下车。
好在有白云、有蓝天、有层峦叠翠群山,留下几张背影纪念。
镇巴芝麻饼
来镇巴错过美景,美食就一定不能再错过。
老街旧巷,回首的是过往;青砖黛瓦,写满岁月悠长。
四方食事聚,人间烟火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街灯影稠密仿若星河烂漫,倒影在粼粼波光上,笼罩在鳞次栉比的屋舍间,夺去夜半星月迷离微光。朴素的古老街道上,记录的都是时光的影子,满载人间烟火气……
老街聚集了几十家早餐美食店,每当晨曦微露,一碗早餐便开启了一天的味蕾体验,承载着镇巴人记忆里的味道。
一早,我们从宾馆出来直奔镇巴老街。
白布帕、竹背篓、旱烟锅、熏腊肉、茶叶、土鸡蛋、山野菜……原汁原味,这是镇巴在我记忆中的符号.
窄窄的老街,两侧是低矮房屋,清一色土墙、木楼、青瓦顶、四合院,是那种最能体现陕南建筑风格的普通民居。
这种记忆将成为历史。如今镇巴老街打造洋气,在保留房屋原有梁架结构和外立面风貌基础上,实施结构加固和立面维修,通过修缮原有建筑,修复街巷空间,从建筑到景观、从灯光到场景,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市井味道,也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老街的路很好走,石板铺就,步行在这里,看不到高大建筑,行人悠哉,寻找自己喜欢吃的店铺,面皮、拉面、酸辣粉、粉肠、羊血粉丝汤,种类齐全,店铺也早早卸下门板,生火开门,迎接第一批食客。
来之前我做过功课,老街有三四家芝麻饼,杨家芝麻饼最正宗。他家芝麻饼坚持采用传统模式,馅料充足,细工慢活,炭火烤制。
我们来的时候店主坐在案台前,嘴里哼着小曲,悠闲自在一边唱歌,一边烙饼。老人穿着白褂子,戴着白头巾,三羊胡子,全身贯注捏着手里饼陷,仿佛那是一件工艺品,需要精雕细琢,对客人询问充耳不闻,一位头发花白老太太负责烤饼,卖饼、收钱。
镇巴芝麻饼有三种口味:椒盐芝麻、豆沙、红糖,每一锅只做一种口味,如果买的品种多,需要客人耐心等待。
我们打算各种口味的都买一些尝,看老爷子不紧不慢样子,只能站在门外等待,乘机我也去老街其他饼店观察一番,除了石记芝麻饼门前围拢一圈人等着买饼,其他的饼店生意清淡,这些店烤饼全部采用电烤箱,不走近是闻不到芝麻香,价格相对便宜一点。
又转到杨家芝麻饼店,我有一个惊喜发现,怪不得它才是老字号。老爷子案板前放着一盆熊熊燃烧的炭盆,跳动地火焰与瓷盆中深褐色豆沙馅料交相辉映,飘荡着淡淡面香、豆沙香,用铁链悬挂鏊子摆在火盆另一侧,老爷子将包好馅料的面胚用擀面杖擀开,撒上厚厚一层芝麻,依次放入平底铁锅,等炭火暗下去,盖上鏊子,才正式进入烤饼阶段。
烤饼的时候老爷子始终不转头,仿佛那盆炭火与他无关,继续搓揉他的馅料,老太太则忙着招呼客人,锅中芝麻在炭火中跳舞、歌唱,越来越浓郁的香味钻入鼻腔,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有些担心捂得严严实实的鏊子里饼会不会糊锅。
老爷子的头终于在我焦急等待中转过来,朝着老太太看,老太太心领神会,不疾不徐走向炭火,开锅,转饼,继续慢烤。老爷子终于终止他的歌声,抬起头,两人四目相对,老太太揭开鏊子,芝麻饼新鲜出炉。
返程
拎着沉甸甸芝麻饼,我又吃了一份镇巴人做的广东粉肠,聊天中得知镇巴老板在深圳打工期间结识了一位广东妹子,两人相爱,擦出爱情火花,正如昨晚在夜市吃烧烤,烧烤店主在广州打工,拐走了湖南妹子,回镇巴结婚成家。
他们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一份事业。
相比广东肠粉,镇巴肠粉吸收了镇巴人豪爽个性,整体味道更加浓重,唯有那碟辣椒酱,保留了广东口味,淡淡、甜甜、不辣。
正是这种饮食文化交融汇集,形成了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镇巴风味。
别了,镇巴,乘着天色尚好,奔向另一站——骆家坝。
阴茹,四川乐山人。
现居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