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林场大院里工人的班车陆续开走后,离学校上班还得等一会,这时大房子里经常只剩子文一个人。这天他发现火炕另一端的小于没随工队上班,子文没有在意,当他上厕所回来时他惊讶的看到,小于正从管纯的衣柜里往外掏小管新买的皮鞋,听到门响,小于惊慌失措地把鞋塞进自己的被褥底下,他神色很不自然地对子文说:“你还没上班?我……感冒了,晚走一回儿……”子文也有点心慌,不知自己说了什么,戴上帽子往学校走去。晚上下班后,小管脱下靴子毡袜子,在衣柜找皮鞋找不到,这个毛张飞竟然连夜向林场派出所报案了。姓马的公安员当即来大房子立案侦查,重点嫌疑犯是今天独自在大房子呆过的人,子文每天早上上班比上山的工人们晚,中午又是单独在大房子吃饭,被列为第一嫌疑人传到派出所接受询问,子文很生气,为了解脱自己他只好把自己看到的一切报告了派出所。马公安当即到大房子把手伸进小于的被褥,翻出了小管的皮鞋。小于被带去派出所,令子文想不到的是,不大一会儿,公安员又来传讯他,马公安说:“据调查分析,小管的皮鞋是你放进小于的被褥里,是你陷害小于。”子文气愤地说:“我凭什么陷害别人?你们有什么证据说我陷害?”
马公安说:“工人上班一起走,只有你有作案机会。”子文说:“我这样做,是什么动机?单独在大房子就一定有作案机会吗?我为什么要陷害别人呢?小于在早上也同样在大房子里没走……”马公安说:“小于不会将赃物放在自己被褥里自找麻烦。”子文气愤的说:“小管的脚穿43号鞋,我只穿40号,小于的脚我看差不多也是43号,同样有犯罪嫌疑,小管的鞋对谁更有用处呢?”马公安想了想说:“这是一个无头案子,皮鞋找到了,不管是谁算是作案未遂吧,本案到此结案,你先回去。”子文:“作案未遂?错了!偷盗已成事实,性质就是犯罪了。你们应当有能力查清事实。”马公安拍着桌子说:“怎样办案子,还用你个小山东教我?你先回去吧。”子文一边走一边想:“这公安员是什么破水平,好人坏人都分不清,见义勇为、做好事的还受气!”
第二天早上,大房子里照例上山的工人先走了,子文洗完衣服刚要去学校,小于把他拦在门口採住子文的衣领,口中骂道:“你个小山东,刚刚来到东北就这么坏,你欠揍啦咋地!”子文分辨说:“谁干了坏事谁清楚,你做了还不敢承认,算什么东西!”小于把子文推到里间,狠狠地说:“你不就是有点文化坏水吗?大房子盛不开你啦,我看不惯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就教你把肚子里的文化水儿吐出来!”话音未落,朝子文当胸一拳,打得子文满眼金星,子文用膝盖顶了一下小于的裆部,小于躲过,从衣柜上摸起茶杯朝子文头上砸去,正在危机中,大房子门口一声大喝:“住手!小于子你个混蛋玩意儿。”随着喊声韩桂闪身进门一把揪住小于的头发,朝后一扯,小于趔趄一下坐在炕沿上。他对韩桂说:“没你的事,你管什么闲事,这小山东……哎呀,你先松手听我说,”韩桂道:“文哥的事比我的事重要多了,你当我不知道你是个是么东西吗?你在集体户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是狗改不了吃屎。自己手不老实罢了还给老实人栽赃,什么玩意!你再敢欺负文哥,你小心狗命,滚!”小于转身向外走,嘴里嘟囔着:“小山东是你姓韩的什么人,他还帮着管大炮写信骗你,你还护着他。”小韩指着小于的后背说道:“文哥是我什么人你管不着,他帮谁骗我我乐意,你怎么想都行!就不准你欺负人,听清楚啦。”小于悻悻而去。
韩桂两手扶着子文的肩膀,痴痴的看着子文的眼睛说:“文哥,你谁也不用怕,我永远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说着,她微微叹息了一下,抚摸着子文的脸盯着子文的眼睛喃喃说:“你现在需要我保护你,是吗?”
子文说:“……”,
韩桂幽怨地说:“咱们一起走吧,该去学校了。”
林业局教育处为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请本局几个权威教师给学生讲课,叫年轻的教师尤其是“以工代干”的代课教师观摩听课,谓之“教研”,子文等几个人随校长到林业局第一中学参加这一教研活动。主讲人是在文革前的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生、在文革前的教育界已成名的语文教师,后来由于家庭出身资本家,在文革初期就从南方一所重点中学发配到长白山地区来了。这次他奉命做语文教学示范课,讲的是初中课本上从柳青著名文学作品《创业史》中节选的《梁生宝买稻种》,该课文刻划了主人公梁生宝在农业合作化之初为创业而俭朴节约、为合作社买稻种自己不舍得花合作社的钱的集体主义精神。课文突出了梁生宝为集体购买稻种时,在途中吃午饭时精打细算节,行文手段就是:“细节描写”。文中说道:“梁生宝用五分钱买了一碗汤面,又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为他烙的馍。”这一段细节在讲课时首先要弄明白,行文中用了“汤面”和“面汤”二个组合,字面几乎一样而组织顺序不一样,其表述内容更是不一样。原来,陕北人把面条叫做“汤面”,而煮面条的汤叫“面汤”,为此我们不难理解,梁生宝花那五分钟买一碗不充饥的汤面不是目的,他的意图是,只有买上面条才有资格喝人家免费的面条汤,那冬天有了这么两碗热汤,才能吃“他妈给他烙的馍。”(妈妈烙的馍,肯定是凉的)。那面条梁生宝用来充饥是远远不够的,他的目的就是喝到滚热的面汤。这样讲,人物形象就突出了。
可主讲老师是上海人,他就不大吃白面,而喜吃米饭,又缺乏这种生活常识因而忽略了这一细节描写,连面汤和汤面的含义也混为一谈,含糊其辞,使整篇课文无出奇之处,粱生宝这个人物形象黯然失色!
在场听课的三十多个语文教师对此毫无察觉,以崇拜无限的心情如听天籁,如食美馔,在讲评时人人发言谀词不断,不外乎:“××老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什么“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云云。诚然这位主讲老师驾驭课堂驾驭知识的能力和丰富的授课经验值得学习,但这篇课文的骨头却没拿出来,人物形象的棱角未显示出来,使这次教研课并不出色。
子文坐在最后排,越听越忍不住,在若干人大同小异的发言之后,他悄声问校长:“这种活动是否允许听课人提出批评和异议?”校长盯着子文看了片刻,做为一个英雄主义者,他不打算制止子文的挑战行为,但又不敢肯定子文的能力。他沉思一会说:“你拿准,那是整个一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又通过多次修改、试讲之后又通过教育处审查、再修改后的成果,是集体知识和集体水平的体现,非同小可,再说这一中那教研组长曹老师自视甚高,不是吃素的。”
子文心中忐忑不安,终于按捺不住,毅然举起手,获准发言后,略有点心慌意乱地站起来。全场人的目光齐集身上,这些目光全然是:“这是什么人,这样陌生,是个年轻人,能说个什么,有何高见?”
可怜的子文是第一次面对强手如林的阵势,在场的听众都是权威内行,他的发言的状态差极了,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再加上他那很浓重的山东口音,使发言大打折扣。期望表达的事情大致能说明白,观点还是很明确。无奈“人微言轻”的陋习作祟,知识界也不例外,首先是那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即林业局教育界语文泰斗曹老师站起来对子文的反驳和评击,他以嘲笑的口吻和语气,指责子文的山东口音,他不屑地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连最基本的最起码的应掌握的普通话都不会讲,这就是最大的误人子弟、最大的不称职,阐述的观点就像课文里的什么面汤、什么汤面一样糊涂,这个发言本身就是一碗面糊糊。令人吃惊和意外地破坏了精心准备的一场本年度重要教研活动,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不是哗众取宠、别有用心、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行为。”然后又有一中语文教研组几个参与教研的老师对子文逐一反驳,有一个教师甚至说:“今天的语文教研活动如此重要,希望发起活动的林业局教育处今后对来听课的教师应予以考察,筛选,并予以资质认定,不能滥竽充数、鱼龙混杂。”
对这一强大阵容的攻击,子文狼狈不堪,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在事隔数年他在林业系统教育界的权威为大家所公认之后,以至事隔二十年他成为一个律师之后,这个伤痕依然隐隐作痛。此后他刻意锻炼,终使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力、演讲能力、答辩水平为大家推崇,每每回忆起那一刻情绪,当时的挫折便成为他后来提高辩论能力的动力之始。这场教研活动以会议主持人的调解性的方式和稀泥的发言而结束。他强调:“学术之争应允许有不同意见,甚至有错误意见,通过争论以共同提高,其实这位新教师的发言也有自己的见地。”
子文心中有所不服,但也确实没有战斗力、没有实力和经验与之抗衡。可是子文的发言所阐述的观点也引起了部分老师的新看法,尤其是这次观摩教学主办单位林业局教育处的一名学术权威,他指出:子文的发言有新意、有特点、值得关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汤面和面汤的定义,值得查阅有关资料落实。
子文的校长在发言中只说了一句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道不值得鼓舞和颂扬吗?”
特别说明:转载只为繁荣文化,底稿为作家本人提供。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作者:邢德文
来源:作者原创授权分享
编辑:太平郎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