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家去东北带走的家当很简单,全部装在东邻大叔的马车上,还拉上子文一家四口人。拂晓前的沉沉夜幕,只有几个近亲友送别,黑夜里看不清众位亲友举手劳劳依依难舍,只听得马车粼粼,碾尘而去,向着火车站所在地昌乐城进发。出了村南门西侧,便是父亲的坟茔,母亲在车上欠起身子,在黑暗中往西看了看,村公墓黑黝黝一片,分不清那是父亲的长眠之处。母亲什么也没说,可子文从她轻轻喟叹中听出老人家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敏感的子文伸手抚摸着她,给她以关怀和体贴,心中充满愧疚。看着母亲平静地在马车厢中躺下了,子文睁大眼睛仰望星空:“为了自己能脱离农村得到一份工作,让年老多病的娘随我颠沛流离。我何时再带母亲和家人返回故乡啊!”
几天后,子文全家四口人到了长白山腹地的汤河林业局夹皮沟林场,搬到借住的刘婶家北屋的西间,刘婶一家住东间,两家共用一个明间房,明间里一家一个大锅灶,刘婶指定了院子里的木柴堆,她嘱咐子文的媳妇:“在东北晚上必须要烧炕,否在腰腿要中下病,木柴你只管烧。院子里种的青菜吃什么自己拔。不用客气,咱两家同住一间房,就是一家人。”
正是闯关东老乡的无私援助,使初来乍到的子文一家迅速进入正常生活轨道,子文家与房东两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子文全家迁来使夹皮沟林场许多的人吃惊:小山东原来已成家,除了母亲还有一个算得上耐看的妻子和一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他不是未婚吗?
新学期开学,子文如期走马上任当上了班主任。这个班是上学期考初中,各班的落榜生组成的复读班,功课基础差,学生年龄偏大,男生调皮、女生思想复杂。一般老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子文认为,这样的班级,才会显示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这个班级带好。化腐朽为神奇才是本事,他想。
四个月之后,林场的两栋职工家属房盖起,这是自建林场以来为职工建的第一批红砖红瓦房,子文一家分到了三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到东北后的迁家、安家才彻底完成。
在从刘家往新家迁移时,最大的准备工程就是在新房子里打一盘火炕,在这个高寒山区,住房里没有一盘火炕是绝对不行的,而且火炕是否好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每一个人凭力气就可以干好的,因此,林场里会盘炕的几个能工巧匠就被大家所尊重和拥戴。
子文去林场后勤处请来本场著名的“炕神仙”,炕神仙身材矮小,但精神十足,他在屋里很权威地转了一圈,神气活现地说:“盘火炕是东北高寒山区最典型的取暖和休息设备,是必须的。一家居室如果有一盘好烧的火炕,不但烧柴少,还要热得快,更重要的是热得匀,这样才炕热屋温,住着舒服。打炕是技术活,有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打炕,这里边玄妙无穷!”
子文也听说过在后勤打炕的人都属于技术人员,他们虽然都是林场后勤工人,到各家盘炕也是林场后勤部门公派,但有了惯例,为哪家打炕,就得由主家管酒管饭,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份权威技术争来的特殊待遇。炕神仙又拉着长腔对子文说:“盘炕这件活一天就能完成,可是已经有好几家排上了队,我回后勤先到后勤队长那里给你挂上号,然后派工,大约得排在十天以后吧。”寄人篱下的不便和急欲自己有个家的责任感使子文迫不及待,再说天气已迅速冷下来,地上已是封了冻,连盘炕用泥都难以弄到土用,越晚困难越多,炕神仙说在十天之后才能轮到自己家,天气迅速变冷,那有多么的不方便。
炕神仙走了,子文心中不服气,他对母亲和妻子说:
“人类已造出原子弹,难道一个有知识学问有干劲有劳动实践经验的年轻人,还不如一个文盲粗人仅有的一技之长吗?这点土活还非得仰仗于人依赖于人?在老家农村咱什么活没干过?自力更生不愿求人的人还就不信了,自己连一盘火炕还盘不出么?既然自己来东北安家居住,事事都要求人怎么能行。”
他白天要上课,而且他还担心万一失败了丢不起那人。他决定把劳动的时间放在晚上,他要用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创新,他有这个自信。
晚饭后关上门,凭着几年前在农村生产队跟人打过地瓜育苗温床的劳动实践和烤烟房烘烤系统一类农活的经验,(这些工作可是比盘炕复杂多了)估计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子文无师自通,他自己和泥、自己搬砖、用做饭的铲子做瓦刀;饿了吃几张煎饼,渴了喝点开水,累了坐在砖堆上休息一会。经过一夜奋战,盘出了标准的火炕:用柴少、热得快、热的匀。
子文取得了成功的喜悦,自己有点得意忘形,到林场后勤处故意淡淡的说:“我来告诉一声,我家的火炕我自己打好了,很好烧,不用后勤的师傅们费心了。”
炕神仙不信是真的,他虽说打了一辈子火炕,赢的了炕神仙的美名,可还经常盘了拆、拆了盘,返工几次才成。一个小山东能有这么能耐?他微笑着说:“打成一盘炕并不难,不就是把一堆砖头摞起来?关键是炕要好烧、能热乎。就你自己糊弄着搞起来,能不能冒烟都难说。”子文认真地说:“我知道自己不行,就想请您去我家参观指导,不管能不能合格,我都请您喝酒。”炕神仙也很想看看这个自作聪明的人的笑话,去了子文家。他趴在灶坑下瞅瞅,站在炕前用手摸摸,除了炕面抹的泥巴不太细致,炕的好烧好用节能效果几乎无可挑剔。他心存狐疑却又不甘心眼前的现实,他的潜意识中受到一种威胁、挑战和压力,他仍然以居高临下的口气问子文:“我考考你,你干的这活是怎么个过程,怎么看着不按套路?”
子文从容地说:“我自作主张罢了,还会按什么套路?我本来认为就是极简单的事情,只是人为的弄得玄虚了嘛!这很简单,先打围,并从当中间隔开几条烟道,这很平常,对吗?我一次成功的关键在于诀窍,——诀窍说来很神秘,其实很简单,一层窗户纸。师傅你听好,在铺炕面石板时,留下烟道的最主要部位,放上玻璃片,在灶里点上木柴湿草,我从玻璃中可以看到烟火的流向,不通过之处扩大开口和烟道、抬高炕面角度;如果烟火集中在一处,影响别的烟道流通,则堵上一部分空隙形成阻碍,让烟道分流,隔着玻璃什么看不明白?这是一种直观可行的措施。当我认为基本达到效果时,我果断将炕面封严,上厚泥,架木柴烧之,在午夜十二点时点火,在天亮之前,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木柴燃烧,炕面已大半干,在大清早又上第二遍细泥、压平、出光,再用小火烧,以防炕面干裂漏烟。事实证明,这只是基本成功了,但还有改良空间,第二次再盘炕,会有较大改革,烧柴更少热得更快热得更匀。节约能源、提高热量、增强效果,是新时代炕神仙的任务,否则就应该下岗啦!我的诀窍不保留,传给你吧:记住在铺炕面石板之处留下几处关键部位放上玻璃,这是观察孔,炕底下的火势走向一目了然。”
明摆着,炕神仙看到炕面泥干得很均匀,连四周边角都热得自然均匀。事实胜于雄辩,炕神仙诺诺点头,他改用请教的口吻问子文:“你怎么想到用玻璃观察烟火流向的呢?”子文说:“当年,在生产队烤烟叶的烤房墙上,就安着玻璃片,作用是观察是否有烟叶掉下来着火,防止引起火灾,效果很好,因为很直观,这比凭表面现象判断不知要准确多少倍。当我盘炕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是自己的劳动实践和善于动脑总结经验帮助了自己,火炕里面看不见、不直观,盘炕是否合格需要这种直观来验证。于是想到了玻璃是透明的,可以给人以直观。”
炕神仙恍然大悟:“就这么简单?那可太容易了,我还当是你有什么绝活儿, 或者你长了三头六臂”说完一脸的不屑神色。
子文笑了:“人间有许多绝活和祖传秘方,很多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戳就破,可是人间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办法戳破,他们不是没有那份力气,而是他们天生不动脑筋,找不到戳破窗纸的窍门。善于动脑才是绝活,不善于动脑的人在善于动脑的人面前只会是低效率的。”
炕神仙带着几分沮丧走了。子文自己觉得说话有点过分,炕神仙论年龄比自己大很多呢。
子文自豪地想:当年十五岁辍学后,身体单薄,只能随妇女干活,后来自己不信那些老农民将自己掌握的劳动技术吹得神乎其神的玄妙,自己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学会了播种,育苗、烤烟、耕耙等各种“高端”农技、那些只有少数心灵手巧的人才能掌握的活。因此子文在十九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
子文对劳动的认识就是学知识用知识,善动脑、勤动手,别人能做到的,相信自己肯定能做到而且应比别人做得更好,别人做不到的自己通过动脑动手也应做到。不迷信他人,不崇拜他人。世上三百六十行,只要你投入,你努力,你会比别人强。很小时候在学习机会几乎没有的农村自学简谱、自学乐器;在生产劳动空余时间还读了大量文学书籍,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终于脱离体力劳动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在没有接受教育机会、得不到指导、没有帮助的艰难岁月中,最可信任的就是自己;在困境中最可指望的,还是自己。这一人生信条,在生命的历程和工作环境中,子文总能迅速适应了新的行当和职业,而且也做出了别人许多做不到的事情。他不惜劳累和辛苦,往自己脆弱的生命线上频频加码,在改变人生的过程中,也把自己改造的越来越成熟、越坚韧,同时也滋长了好斗、爱逞能的英雄主义色彩,形成并不完美的人格特点。
特别说明:转载只为繁荣文化,底稿为作家本人提供。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作者:邢德文
来源:作者原创授权分享
编辑:太平郎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