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趣谈丨从文字学角度看通假字
文摘
文化
2024-10-23 12:10
山东
古代文言文中,通假字非常多,这几乎成了我们这些后人阅读古代经典的一大障碍。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实例来专门分析其中最大的一类:以字源通后起字。
《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中说共叔段被封到京地时,说“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这句话中的“大”字,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1版(黄皮本)是这样注释的:大,同“太”。为什么同“太”呢?书中并无进一步的解读。——大多数版本皆如此。清代大儒段玉裁在其著作《说文解字注》“泰”字条下,说道:“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夳’字。”《说文解字》并无“太”字,而是在“泰”字下有一个“说文古文”“”字,今隶作“冭”。可见,古代文字中,并无“太”字,其源头我们大概能追至战国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古文观止》从成书于春秋时期《左传》一书中选取的文章,便也不用后来出现的“太”而用更早的“大”字,也就无可疑惑了。为便于今人阅读这一类文言文,我对此作了进一步总结:凡言古代大人物与祭祀有关,“大”字大多通“太”。——大禹、大夏等为固定名词,“大”字不能通“太”。段玉裁的解说中提到了太宰、太子、太王等大人物,未提及与祭祀有关。我这里补一个案例。《古文观止》中有一篇《臧哀伯谏纳郜鼎》,其中有一句“大路越席,大羹不致”,我们可以以此为“麻雀”。大路,又写作“大辂”,指的是一种大车,但并非祭祀专用,所以不能写作“太辂”或“太路”。大羹,却是祭祀用品,指祭祀用的肉汁,所以大羹即“太羹”。就在这篇文章里面,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即第一段中“纳于大庙,非礼也。”大庙即“太庙”。太庙,当然是祭祀之地,所以,此处的“大”也通“太”。在《季梁谏追楚师》一文中,有一句“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1版(黄皮本)注释“张”说:膨胀。实际就是说,“张”通“胀”。“张”字,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其中中山王器文字写作“”,而“胀”字则连《说文》都未收录,大概当时尚未出现的缘故。《王力古汉语字典》说:“‘张’的本义是施弓弦,引申为张挂、张大。‘胀’为腹满,‘帐’为张挂起来的帷幕,原来都写作‘张’。”大概古时文字数量很少,而人们表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所以一个古汉字可能有很多内涵。后来,人们为了使用的方便,开始从一个字发展出多个字,这些后来出现的文字就是后起字。文字的孳乳繁多是一个漫长的时期,甚至至今也未完全停止。我们把较为古老的汉字称为“字源”,把由其孳乳繁衍出来的字称为“后起字”。我们把这一类的通假现象,称之为“以字源通后起字”。作者:王觴,《常用汉字图解》《字源识字》(系列)主编,山东省金石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
来源:潍坊晚报2024年10月14日第15版《望海听风》之《金石趣谈》
编辑:太平郎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