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研讨话题:(姚丹阳提供)
我们应该如何管理班级“刺头”学生?
每个班几乎都有一两位个性极强,特立独行的学生,有的号召力强,极易形成小团体;有的又存在人际交往问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刺头”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又如何避免一两个学生对班纪班风造成不良影响?
研讨活动记录
敬小娟:
教育中会遇到不服管教,忤逆规则的“刺头”学生。AI对“刺头”学生的回答是:通常指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出挑衅、叛逆或情绪化行为的学生。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大声喧哗、无理取闹、故意违反规则等,其背后往往有深层次的原因,如缺乏关注或认同。这句话重点在后面,“刺头”学生并不是天生的恶魔,他们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问题。能转化甚至改变“刺头”学生是一件很伟大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1)和学生建立“信任感”
“刺头”学生一般都会是老师重点关注和谈话对象,在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时候,老师往往会给一些评价或建议,但为什么总是感觉收效甚微呢?首先老师要降低期望,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认知偏差肯定由来已久,不要期待几次谈话就能转化一个学生;其次要和学生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只有学生信任老师,才有可能听进老师的劝导和建议。培养信任感的秘诀是“真诚”和“有水平”,老师要足够真诚,少说教,多倾听共情,给出建议要“对症下药”,让学生认同,能够听到心坎里,才会愿意尝试和改变。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处境,看见学生内心的挣扎,懂得学生的需求,以心换心,共情沟通。
(2)追踪问题“根源”
孩子的十多年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如果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松或过严,陪伴缺位等都会导致孩子行为习惯、情绪认知出现偏差。班主任要走进孩子家庭,和父母深入交流,一起探讨孩子“根源”问题,如果发现父母确实有教育缺位或者方式不妥当的地方,或者家长对如何和孩子沟通有困惑,不清楚该如何改变,班主任可以诚恳地给出一些建议,并做好追踪回访,和家长达成共识,及时沟通孩子表现,以便家校双方形成合力,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3)为学生写教育故事
为“刺头”学生写教育故事,这个是一个很费心但亲测有效的“秘籍”。我曾经为班上三个学生写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故事,平均每人四篇,征求学生同意后,将文字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做成PPT,在班会课在全面同学面前展示。我用较为诙谐的语言记录了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点滴变化,也用细腻温情的文字记录了我对他们家长沟通时对家长他们家庭的印象,对学生好的表现大肆宣扬,不够好的方面我公开提出期待,并让全班同学监督提醒,一个学期下来,“刺头”学生不能说脱胎换骨,大有改观,但确实比刚入班时候“顺溜”多了。
班主任在费心转化这些“刺头”学生时还要注意,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班级团体上,切不可为了转化班上一两个问题学生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切不可因为对个体的关注影响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这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班级这艘大船的平稳行驶,一定是靠绝大多数学生齐心协力,奋力向前。
刘欣悦:
面对班内的“刺头”学生,班主任的管理策略需要细致入微,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1. 摆正心态
学生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想要改变一个人并非易事,作为班主任,我们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是没办法真正改变一个孩子。但这不意味着就完全放任不管,这样的孩子是少数,对他们的教育也必然会是我们班主任生涯中较为难忘的一次教育经历,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加包容的、长远的目光看待他们的出现,避免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情绪的失控或者做出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2. 深入了解学生
学生的问题绝大多数暴露了他们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或者原生家庭本身存在的问题,如果只单纯教育学生可能会治标不治本,所以班主任应首先了解“刺头”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与学生本人、家长及任课教师的沟通,全面把握学生的情况,为后续的教育管理提供依据。
个人认为家访的意义和效果要远胜邀请家长来学校等其他沟通方式。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和家长展示自己的真诚和关心,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对于后续的教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家访过程中,学生和家长是处在他们的舒适空间,更容易暴露相处的细节,因此班主任可以更加深入发掘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家庭矛盾、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与家长共同商讨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种方案往往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
3.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日常的关心与问候,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与关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归属感。班主任应持续关注“刺头”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4.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例如,对于性格叛逆的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和沟通来疏导其情绪;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班会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面对班内的“刺头”学生,班主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管理策略,既要有爱心和耐心,又要有智慧和策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因材施教、设立规则与底线、家校合作、心理辅导与咨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持续跟踪与反馈等措施,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正轨,实现全面发展。
姚丹阳:
面对班里的“刺头”学生,我一般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纪律出现的问题,严肃地三令五申,提高他们的纪律意识,同时适度惩罚,帮助学生树立底线思维。
另一方面,我会利用孩子出现问题或者是取得进步的时机,采用温柔的态度,或表扬,或提醒,或打趣,或叮嘱,让孩子觉得“即使我违反了纪律,表现不好,但是老师并没有放弃我”,促使孩子们意识到,老师对他抱有包容,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他在下次犯错之前能够有所顾虑。
同时,对于“刺头”学生,规矩是灵活的,是相对宽松的,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可以偶尔对他们宽容以待,以免因为学生达不到要求和屡教不改,伤害师生情份,影响师生关系,产生更大的班级管理危机。
李岩岩:
1. 深入了解学生
尝试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扰。
2. 建立信任关系
展示出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真诚。
3. 实施积极的激励措施
对学生的正面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4. 应对不当行为
当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及时且公正地进行处理。采用“冷静-沟通-解决”的策略,先让学生冷静下来,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最后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培养班级氛围
营造一个积极、包容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团建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
张浩杰:
(1)制定明确的规则,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纠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点,以促进其积极转变。大多数“刺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习惯养成,缺失是非观念。对于刺头学生来说,秩序的建立是首要问题,但在此过程,班主任要保持耐心,避免冲动,同理心和公正性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降低期待,也要充满期待。“刺头”学生在习惯上存在惰性和反复性,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要奢求学生短时间内就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发生一点变化后就期待他更好的转变,要降低期待,在时间维度上要以周、以月甚至以学期去关注学生。当然也要对学生的转变充满期待,相信他们有能力逐步改善自己的行为。积极的反馈和适当的奖励来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并在不断的正向循环中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
感谢关注,请多指导
欢迎点赞,点亮在看
图文:敬小娟 刘欣悦 姚丹阳 李岩岩 张浩杰
编辑审核:敬小娟
河南省敬小娟名班主任工作室出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