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几年前的深夜,坐在一家离岛上居酒屋,电视机里正在播放青森县的夏日祭典现场,巨大的亮着灯的笼被放置在花车上。我以为那是一种大型花灯游行,身旁的日本人指正了我:“不是花灯哦,是睡魔。”并在我尚未搞清楚什么是“睡魔”的时候,极力劝说我:“日本的祭典中,属睡魔祭最为好看。你应该去看一看。”
那之后便总是有人向我提起青森的“睡魔祭”。在京都生活许多年,我始终以为祇园祭代表着日本祭典的最高水准,毕竟每年都在电视上转播呢。但此种观点不被“睡魔祭”爱好者们认同,他们认为东北的祭典才符合日本原始的乡土祭典的特色,基与此种理由,我应当去青森长一长见识。为此,也曾真的动心过好几次,但无奈总是订不到酒店,在睡魔祭举行的那一周,整个青森市内一间空房也找不到。
今年却误打误撞捡漏了一个被临时取消的房间。尽管价格较之平日翻了三番,但总算如愿以偿。夏天结束后回到京都,逢人便说:“青森睡魔祭是我看过的日本最好的祭典!和京都的祇园祭完全不一样,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祭典。”
青森睡魔祭上,参与游行的副市长
“能够理解,听说有人每年都去看呢!”就连没去过睡魔祭的人,也这么回答我。
“感觉全青森人都在游行的队伍里了”, 我强烈表示了我的决心,“为了能够参与睡魔游行,我甚至想成为青森人。”
日本人热爱祭典,从街区里的小规模祭典活动到睡魔祭和祇园祭这种闻名全国的大型祭典,春夏秋冬日常有祭典在举办。根据日本神社本厅统计:一年之中,仅仅是神社举办的大小祭典,加起来就达到30万个。这个数字很惊人。它相当于:平均每400人的社区,就有一个祭典。
夏天是祭典最多的季节,祭典规模也在此时最大。例如七月的京都祇园祭、大阪的天神祭和博多祇园山笠,八月的青森睡魔祭、秋田的竿灯祭、山形的花笠祭和德岛的阿波舞等等……都是参加人数超过百万规模的,且都有着悠久历史。而就算不属于“日本三大祭”之一,青森的睡魔祭仍以最多的参与人数著称,历史最高数据是吸引了超过350万人的观众——这个数字大约比整个青森县人口的三倍还多。
睡魔祭是青森县内最流行的夏日祭典,其中以青森市的最为大型,周边各市也都有自己的专场。关于这种祭典形式的起源已无史料可考据,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始于奈良时代,是当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和津轻地区原本存在的农村风俗的七夕活动相融合、变形而来的。在青森县立乡土馆内,有关于它的官方描述:“在东北地区,夏季有一种称为‘眠流’(驱逐困意)的活动。在过去,人们相信‘睡魔’是一种通过疾病或伤害让人陷入昏睡的魔物,‘眠流’就是将这种‘睡魔’附在灯笼上,顺水流放到河海的仪式。”起初,人们流放的只是小型灯笼,但随着“睡魔”逐渐巨大化,人们停止将其放入水中,而改为在城镇中拉着灯笼游行。不过,青森市的睡魔祭依然沿袭了“眠流”这一原始意义:经过连续五晚的夜间游行之后,会在祭典的最后一天夜间回到海上,将“睡魔”放在船上进行海上游行,并伴以烟花燃放。
青森睡魔祭最后一天的海上游行
早在明治三年(1970年),关于青森某个街区的“睡魔”的记载中,已经有“高达十一间(约20米),需要一百人共同抬起”的记录了。十分巨大,据说4公里范围内都能看到这座威武的“睡魔”。如今,这些“睡魔”的尺寸大致是固定的,基本在“长度9米、宽度7米、高度5米”左右,但仍需要二十人左右才能将之抬起。这是因为:为了使“睡魔”在夜晚闪耀,它们的内部都装有约1000个电灯泡,还搭载了作为电源的发电机,整台灯笼车重大4吨。祭典的夜晚,大约20辆这样的巨型灯笼车在街市中游行,是青森睡魔祭的高潮。
睡魔灯笼车
近日和一位京都的长辈聊起这件事,她不以为然,对我说:“京都也有睡魔祭哦!是京都市内的大学生们做的。”
原来,东山区的粟田神社拥有颇受市民欢迎的“粟田祭”。这场秋季举办的祭典拥有千年历史,一说在室町时代,当祇园祭无法举行时,粟田祭曾被作为替代活动。当时粟田祭的重头戏,是在晚上的“夜渡神事”中的“粟田大灯吕”游行,也是一种灯笼车的形态。可惜的是,这种灯笼车不知为何在江户末期消失了身影,此后中断了大约180年。
“粟田大灯吕”长什么样呢?粟田神社留有两条记录。
其中之一是战国时期公卿山科言继的日记《言继卿记》中的记载,具体记述于永禄十年(1567年)7月24日:“听说粟田口的风流活动要前往吉田,于是傍晚我也去了吉田。看到有二十个巨大的灯笼,其尺寸大约有二间(3.6米)见方,这种前所未见的景象令我十分惊讶。”
睡魔祭灯笼
另一个记录来自青莲院文书《华顶要略》,其中描述了“夜渡神事”的部分:“每年的祭礼中,氏族成员点亮灯笼,走在神轿之前,数量达数百。各种造型的灯笼令众人惊叹不已,贵贱人群蜂拥而至,场面极为壮观。”
基于这些历史文献,从2008年起,京都艺术大学的学生发起了“粟田大灯吕项目”,通过年轻人的力量让“夜渡神事”的大灯吕时隔180年“复活”了。如今已经迎来了第16个年头。每年到了秋季祭典的时候,年轻人还在制作着新的灯笼车并且拉着它们游行。
小型灯笼车,两个人即可拉动
我找到一条有趣的新闻,粟田大灯吕第一次复活的时候,有份报纸写道:“京都夜晚的街市出现了模仿青森睡魔的灯笼车!”这让一些京都人很不高兴,认为事实是在几百年前,青森的睡魔模仿了京都的大灯吕,原因是“京都的祭典显然历史更悠久,是这类活动的起源,而后传往了全国各地。”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来支持这种“古都骄傲论”。但类似的意见不在少数,也有研究者称:关于睡魔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由于其灯笼的照明方式、祇园囃子的音乐风格、灯笼的拉动方式以及车方的安排等与京都祇园祭的宵山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一般认为祇园祭宵山是睡魔祭的源流之一。
作为热爱夏日祭的观客,我倒是觉得:哪怕灯笼车的样式起源于京都,也丝毫不影响青森的睡魔祭的魅力,因为它最大的魔法跟本不在于“睡魔”,而是“跳人”。
拉睡魔灯笼车的年轻人们,这是一项体力活
在睡魔的游行中,灯笼车后方都会跟着一些边跳舞边随队前进的人,称为“跳人”,顾名思义,就是“跳舞的人”。人数众多,每辆车通常会有500到2000人环绕,他们穿着统一服装、头戴花笠,以配合威势十足的祭典乐曲节奏,展现充满活力的舞蹈风格为特征,身上悬挂的铃铛发出“叮叮”的清脆声。
“跳人”的正式服装(图|维基百科)
我起初是抱着“看大型花灯游行”前去观看睡魔祭的,街道沿途划分出来的观众席,每一张椅子上都写好了编号,和观看祇园祭的山车巡游区别并不太大。所以我一度以为这不过也是一场安静观看的祭典。直到第一个方阵的人们欢乐地跳过,一个男人从队伍中跳出来,拾起地上一个铃铛放在我手上,扮了个鬼脸又快乐地单脚跳了回去。而旁边的一对小情侣,始终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手里的铃铛。后来,我发现他不是一个特例。几乎每个队伍里,都会一些格外活泼的人,跳到观客面前互动,将铃铛糖果或是一些其他的什么塞到观客手里。我又得到了一把扇子和几张贴纸。接着,那些队伍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奇装异服的人,戴着波浪卷假发、穿着超短裙和画着大浓妆的男人们尤其如此,舞得十分疯狂。许多人带着小孩在一起跳。竟然还有人推车婴儿车在跳。平日里见惯了日本人冷静克制、按部就班的一面,而在睡魔祭上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另一面,与其说是祭典,它更像是青森人自己的嘉年华。
参加睡魔祭游行的小朋友
青森睡魔祭中包含舞蹈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安永年间(1772年-1781年),这些跳舞的人在当时被称为“踊子”,具体从何时开始改称为“跳人”的,并不明确。也有一种说法是,“跳人”的出现是明治中期才开始的新鲜样式:随着港口的货物装卸事业的蓬勃发展,周边逐渐形成了花街,花街的艺人们穿着襦袢加入了跳舞行列,这便是“跳人”的起源。“跳人”的服装源于男性穿女装嬉戏娱乐的传统,人们随着内心的驱使,抛开日常烦恼,伴随着口号跳舞起跃。但在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它一度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对现实意见的出口:那是一个凶作、金融恐慌、劳动运动兴起、以及生活逐渐西化的时代,人们为了表达或调侃或批判或不安的社会态度,在“跳人”里出现了大量cosplay装扮的舞者。
一些流行的二次元元素也会在睡魔祭上登场
如今的睡魔祭完全是快乐的节日氛围,没有再进行抗议和发泄不满的人群。但我还是坐在街边和人群里几个打扮成性感女郎的男人聊了起来,他们把手里的宣传单递给我,一边说着:“去献血呀!去献血呀!”原来,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在日本的祭典活动中,跳舞的人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以盂兰盆舞为代表的有伴奏乐曲的祭典中,舞者通常会根据伴奏的节奏起舞,整齐划一、有韵律地向前行进。青森睡魔祭中的“跳人”们却完全不是如此。他们往往不管伴奏的节奏,只是单纯地用一只脚跳跃,随意地喊着“拉塞拉(ラッセラー)”的口号,尽情跳跃。因此,青森睡魔祭的“跳人”是没有门槛的,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动作,任何人都可以跳起来。然而,也许恰恰是因为其简单,反而蕴含了无法轻易掌握的深奥之处。这种单纯地用一只脚跳跃的动作,能让人感受到其他任何祭典上都没有那种不守规则束缚的自由,因而足够有趣,足够热烈。
快乐的“跳人”们
在青森的那几天,我总是感叹街上到处都是穿着“跳人”服装的人,认为“全青森人都出来当‘跳人’了!”回到京都后,我在一条青森市的新闻中看到:今年的青森睡魔祭(8月2日至7日)期间,参与的“跳人”达到了11万7000人,为自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多的一次。此时我才终于知道了真相:“不止青森人,全日本的睡魔祭爱好者都来当‘跳人’了!还有外国人!”
快乐的“跳人”们
在青森睡魔祭的官网上,写着这样的内容:“只要遵守规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当天即兴加入跳人队伍。”至于规则,十分简单:只需要戴上花笠并穿着跳人的正式服装(可以在当地的百货商店购买,也可以租借),前往跳人的集合地点,并加入等待中的睡魔灯笼车队伍,就可以享受跟随队伍一起游行的快乐。跳人的参与是自由的,不需要事先注册或当天登记。最后,官网上写道:“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人人都能享受的欢乐祭典吧!”
跟在灯笼车后方击打太鼓的人们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热爱祭典的民族之一。原始的祭典,是日本人的乡愁,是诗的源流。追溯祭典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祈愿渔业丰收和航海安全、祈求瘟神退散或驱除污秽等,但显然这些与现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脱节。
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先生花了很多心思在研究日本的祭典上,他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现代的青森人,似乎在祭典原始的祈愿意义和所谓“把祭祀当作观看对象的风气”之外,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向,或许是一种社区共建的时代性。“与其安静观看,不如亲身参与。这才是睡魔祭最精彩的部分。”青森人这么说,“限时一天,成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投入地享受节日。”
青森睡魔祭
夏日的青森睡魔祭已经过去很久了。到了秋天,我又得知了一个新的故事:“跳人”每次在“睡魔”周围跳跃时,都会响起轻快的“叮叮”声,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挂满了铃铛。当地人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听闻过一种说法:跳人的铃铛能给人带来幸福。它非常受欢迎,另一则新闻写道:青森市观光会议协会的负责人警告道说,“尽管这些铃铛寓意吉祥,但随意捡拾是被禁止的。进入游行路线可能会撞到睡魔花车或跳人,非常危险。”
我得到的幸福铃铛
我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当我的手里突然被塞进一个铃铛时,邻座的小情侣会露出那样羡慕的神情了。我不是为了任何祈愿来观看睡魔祭的,但却得到了一个幸福的祝愿。这令我突然生出一种向往:明年也想去睡魔祭做“跳人”!也想一路从队伍里跳出去,把一个铃铛塞进陌生人手里。世界不会因为一场夏日祭典发生任何改变,但至少在铃铛叮叮响起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幸福。
库索专栏
库索
旅日作者
现居京都
不定期流窜于岛国各处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一览扶桑立场。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 ·
官方公众号
本微信号中原创作品已开启快捷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