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大官的日本人

文化   文化   2024-08-10 11:31   北京  

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运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杜甫的这首《忆昔》上半部,一语道出了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时期的大唐兴旺景象。


当时的大唐可谓是政局稳定:有良相贤臣如姚崇、宋璟等辅佐;经济繁盛:洛阳长安两京是“店肆林立,百货盈集”;文化兴盛: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孟浩然等一大批震古烁今的文化名人;交通发达:不仅打通了南北古道东西河路,而且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从国内入四夷的通道也已计有七条,水陆通道可直达朝鲜、日本、印度、中亚等地。正是那时大唐的繁荣、开明、先进、开放,吸引了四夷诸方从水旱两路四面八方涌入中国。一时间,据说长安、洛阳两京肆市上,什么朝鲜冷面、石锅拌饭、寿司生鱼、中亚烤肉、印度飞饼、南亚咖喱等等成为了流行美食,以致有“贵人御馔,尽供胡食”之说。此外,在衣着上,翻领、对襟儿、窄袖、锦边儿特征的胡服也成为了“士女皆竞”的时尚服饰。看来,“哈日”、“哈韩”,乃至“哈胡”之风,应是古已有之。


话说当时我们的邻国日本,刚刚经历了和铜年间(708-715年)全国范围的大饥荒和传染病的阵痛,这使得穷极思变的元明天皇,在接受遣唐使节团执节使粟园真人报告的大唐文化之繁盛、国力之强大、长安之威仪的刺激下,毅然决定一切仿唐制建造新都城平城京(今奈良),从而,在奈良留下了历史杰作大唐长安的翻版,并被后世誉为“小长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向中国学习更多的包括佛教、政治、律令、制度、礼乐、天文、医学等先进文化技术,继承了母亲皇位和未完志向的元正天皇,于公元7173月,继续向唐朝派出了共557人的庞大的第九次遣唐使节团,同行的留学生中就包括了后来在中日历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的19岁的阿倍仲麻吕。


《小仓百人一首》中的阿倍仲麻吕


据《唐史》载,阿倍仲麻吕在国子监太学毕业后,就中进士第,后又得到崇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哲学的玄宗皇帝赏识,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并为“赏其才”的玄宗赐名“朝衡”亦称“晁衡”,与李白、王维等诸多大诗人为友。后因其竭诚兢兢服务朝廷,官职不断升迁,从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安南节度使等重职开始,直到最后官终潞州大都督(从二品)。


观阿倍仲麻吕在大唐的传奇人生,不得不让人让人对其人、其经历产生兴趣,那么,安倍仲麻吕在日本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又何以在大唐得到如此厚遇?阿倍仲麻吕在大唐的传奇一生,又为后世留下了些什么呢?



阿倍仲麻吕画像,菊池容斋绘


阿倍仲麻吕,698年(文武天皇二年)出生于大和国(奈良地区)的一个中等贵族家庭,爷爷为阿倍比罗夫,原本为“臣”姓豪族,是冠位二十六阶中显赫的第七位“大锦上”,曾为越国国司,征虾夷、肃慎将军,后受天智天皇之命,率舰队驰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最终在白江口败于大唐新罗联军,回国后官拜筑紫大宰帅(大都督),镇守北九州,专防大唐新罗。父亲阿倍船守官为位高权重的中务大辅(中书省侍郎),如此说来,安倍仲麻吕就是妥妥的一个“官三代”。不过,据说阿倍仲麻吕并非纨绔子弟,而是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尤其羡慕中国唐朝文化,酷爱汉家文学,这也为他后日留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言归正传,公元717年3月的梅花尚存之季,以备受元明、元正两代天皇信任,曾经担任建造都城平成京总头儿的“造宫卿”多治比县守押使为首的第九次遣唐使团一行557人,分乘四艘遣唐船从难波(今大阪)出发,经濑户内海至博多(今福冈),然后取道南路西航,向中国进发。年仅19岁的阿倍仲麻吕不知是借祖上荣光,还是经自己努力,荣幸被选为了其中的一员,同行的留学生中还有后来在平安朝亦是大名鼎鼎的官至前右大臣正二位吉备真备,以及后来同样得到玄宗皇帝和圣武天皇厚遇,在唐位列三品特命穿紫袈裟,回国后升至统管全国僧尼的“僧正”留学僧玄。不消说,古代航海技术落后,从日本到中国,旅程十分艰险,以多治比县守为首的这一行遣唐使节们虽非披荆斩棘,但也是战恶风,顶逆浪,终于征服了波涛汹涌的东海,最终幸运地抵达他们日夜向往的中华大地——扬州。皇命在身的遣唐使团在扬州登陆后,无暇欣赏牡丹盛景品尝扬州炒饭,即开始西进长安。一路跨秦山经豫水,淋春雨忍夏炙,当他们望到巍巍长安城时,已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秋天时节了。


遣唐使船


据史载,遣唐使团抵达长安后,于公元717年(开元5年)10月3日,受到玄宗皇帝亲自诏慰,尔后,中书省在16日又为遣唐使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在此期间,使团还参谒孔庙、参访各处收集资料等,完成这一系列活动后,多治比县守押使乃于10月22日率众回国,留学生们则继续留在长安就学深造。当时唐代的大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三类学校。太学的学习科目主要是经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书经》、《易经》、《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合称九经。太学毕业后,要经过科举,取得秀才、进士、明经的资格才能入仕出任官吏。其中,进士和明经是高等文官的考试。进士因重诗文,因此要求要长于论述国家大政方针的文章。明经因重九经,则要求具有经义教学的学者才能。当时大风气重诗文,因此以进士最受尊重。作为留唐学生的一员,阿倍仲麻吕十分荣幸地入了国子监太学,最后以优异成绩结业,尔后,信心满满的阿倍仲麻吕选择了参加科举,并一举斩获了进士头衔。在学者云集,俊秀如林,锦绣文章遍地的长安,作为一个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人能获此殊荣,即使今天,也要为其竖指点赞的。


从留学长安始,这座雄伟壮丽、文化发达的历史名城就深深地吸引了阿倍仲麻吕,据说他当时既沉醉于都城街头肆角的良好学风中,又埋首在秘书省丰富的藏书里,而他的苦读最终也没有白费,其出众的才华终于引起了玄宗皇帝的注意,科举后不久就被挽留在唐入仕。先是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七品下),负责校订经史子集四库书籍,并辅佐太子李瑛研习学问。这是一个被人羡慕、很有前途的职务,所以当时的诗人、监察御史储光羲曾用“朝生”(阿倍仲麻吕)美无度。高驾仕春坊”的诗句来赞美他。731年(唐开元十九年),阿倍仲麻吕又受到破格提拔,晋升为门下省左补阙(从七品上),掌供俸、讽谏、扈从,来舆等事务。左补阙这个职务虽然品级不高,但必须由才识并茂的人担任,而且经常有和皇帝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人见人羡的美差。大概率也就是在阿倍仲麻吕担任这个官职期间,玄宗皇帝赐给了他一个中国姓名:朝(晁)衡。


734年(唐开元22年),以多治比县守之弟,多治比广成大使为首的第十次遣唐使节团将乘船回国。这时,阿倍仲麻吕入唐已经十七年,因动思乡之念,乃向朝廷提出归国的要求,但由于玄宗皇帝的慰留,未能成行,于是他十分感慨地写下了一首五言汉诗:


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

根思无有日,归国定何年。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阿倍仲麻吕对孤悬海外的祖国和年迈双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阿倍仲麻吕的学识、辛勤越来越受玄宗皇帝器重,其结果自然是官职不断得到升迁,先是由左补阙升为仪王友(从五品下),职掌侍游和规讽之事,接着又晋升为卫尉少卿(从四品上),旋又晋职为秘书监兼卫尉卿(从三品)。要知道秘书监是秘书省的长官,乃大臣级的职位,职掌国家经籍图书之事,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图书馆馆长。而卫尉卿则是卫尉寺的长官,职掌国家器械文物,总管武库、武器、守宫三署。也就是说,此时的阿倍仲麻吕已是长安炙手可热的官场人物了。也正是阿倍仲麻吕担任了秘书监,使得他有机会接触长安各界学者名流。于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储光义、赵晔、包佶等都与他开始有了密切交往,以诗文赠答互娱,尤其是和李白、王维的交情,更为深厚。和这些著名诗人相交,可谓是阿倍仲麻吕一生中最开心的事儿了,也算是籍此寥慰思乡之怀了。


752年(天宝11年)岁末,以藤原清河大使为首的第十二次遣唐使团抵达长安。这一年阿倍仲麻吕56岁,渡唐已三十七载,尽管他备受殊遇,官达公卿,但思乡之情却是与日俱增。当时来唐的遣唐副使吉备真备是当年和阿倍仲麻吕同时入唐留学的好友,两人久别重逢自然感慨不尽,这也再次激发了阿倍仲麻吕的归乡之念,因而向朝廷再次申请归国。玄宗皇帝感于阿倍仲麻吕赤诚仕唐三十余载之情,终于同意了他的恳求,并特命他为送使,即以皇帝特派大使的资格伴送日本大使回国。任命一个外国人为中国皇帝的使臣,这也说明了唐玄宗对他是何等的信任和器重。


阿倍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长安素与其交好的文人诗友无不依依难舍,纷纷挥笔作诗赠别。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可谓是表达这种深厚友谊的代表作了。其诗云: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为了回应王维之情,阿倍仲麻吕也以十分激动的写下了《衔命将还国作》,以赠答友人。其诗曰:


街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绯骖去玉律。

蓬茉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百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籍这首诗,阿倍仲麻吕抒发了他留恋中国、惜别故人和感戴恩泽的真挚感情……


阿倍仲麻吕明州望月(选自葛饰北斋绘《百人一首》)


转年6月,阿倍仲麻吕随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一行辞别长安,南下扬州。在扬州会见了鉴真大师并邀其一起东渡后,遣唐使一行启程赴苏州。11月15日,遣唐使节船在苏州黄泗浦,分乘四船起航回国。是夜皓月当空,月华如水,面对长天秋水的江天一色,阿倍仲麻吕心潮澎湃,乃以古日语作《天之原》(《望乡》)一首。歌曰:


首を翹(あ)げて東天を望めば

神(こころ)は馳す 奈良の辺

三笠山頂の上

思ふ 又た皎月(きょうげつ)の円(まどか)なるを


三笠山的月亮


据说,阿倍仲麻吕还现场把这首和歌译成汉诗以示众人,诗曰: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思又皎月圆。


这首和歌具体是否出自阿倍仲麻吕,据说目前尚有争议,在日本据传是出自平安时期的贵族歌仙纪贯之所作。但从这首《望乡》中,确实充分反映出了阿倍仲麻吕久别思归的怀乡深情。而在日本历史记载中,阿倍仲麻吕的“天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いでし月かも”(仰望万里天,遥遥春日边。应是当年月,又出三笠山。)倒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还入选了《今昔物语集》和《古今和歌集》,在日本传颂至今。


“天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いでし月かも”(选自月冈芳年《月百姿》)


所谓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吧,阿倍仲麻吕和藤原大使所乘坐的这艘归帆不幸在海上遇到了飓风,船被风暴吹到了安南(越南)北部沿海海岸,登陆后又遭横祸,全船一百七十多人,绝大多数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只有阿倍仲麻吕和藤原大使等寥寥数人。


阿倍仲麻吕在海上遇难的消息传回长安,一时间震动了朝野,阿倍仲麻吕的好友李白听到噩耗后悲痛莫已,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著名诗篇: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中李白把阿倍仲麻吕比作明月,把他的死比作明月沉碧海,致使长空白云也变得灰暗阴沉,悲色笼罩大地……从充满哀情的诗中也让后人感受到了他们两人的深厚友谊,而这首诗也成为了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古的名作。


整整两年后,也就是公元755年(唐天宝14年)6月,阿倍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等人历尽艰险,辗转跋涉,终于再度回到了长安。阿倍仲麻吕故旧友朋得知他脱险归来,不胜欣喜。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在他的身上,是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时已五十八岁的阿倍仲麻吕随玄宗皇帝逃亡川蜀避难,直到757年,叛乱被平定后,玄宗还幸长安时,阿倍仲麻吕才随驾还都。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阿倍仲麻吕再次朝仕,历任左散骑常侍(正三品,隶属门下省),镇南(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正三品)等要职。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阿倍仲麻吕因病卒于长安,享年七十二岁。代宗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其为潞州大都督(从二品)。至此,阿倍仲麻吕入唐五十三年,历侍玄宗、肃宗、代宗,可谓是正宗的三朝元老,也是中日史上在中国官至显位的日本第一人。一生历经无数风险,还能备受宠用,近乎于位极人臣,由此也可见,阿倍仲麻吕在大唐的一生,用日本人经常使用的成语来说那就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了。


记得前些年中国北方昆曲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京剧院和日本剧院联合曾在东京演出了大型昆曲歌舞剧《杨贵妃与阿部仲麻吕》,以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中日双方首次联合在日本演出大型昆曲歌舞剧《杨贵妃与阿部仲麻吕》。该剧歌颂了在唐朝安史之乱中,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与日本遣唐使阿部仲麻吕的深厚友谊。当时的两位前首相海部俊树和桥本龙太郎、以及日本各界人士近千人一起观看了演出,演出成功的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了解了这段中日史上的佳话。


顺笔至此,不觉又忆起了前几年造访西安兴庆宫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情景。该碑位于当年玄宗皇帝携嫔妃赏花的沉香亭不远的地方,与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遥相呼应,也算是君臣以另一种形式重逢了。纪念碑为汉白玉砌筑,属仿唐结构,但看上去又有点儿日本石灯笼的影子。碑高5.36米,如一根石柱直指蓝天。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刻有象征中日友好的梅花和樱花浮雕,柱基则是采用莲瓣雕饰,柱础四周栏板刻有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柱身分别刻有阿倍仲麻吕的《望乡》和李白的《哭晁卿衡》,观纪念碑整体布局,可谓是匠心独运之杰作了。据说,在日本的奈良和阿倍仲麻吕的家乡樱井,人们也都没忘了这位古代中日友好大使,分别建有纪念他的石碑……


西安兴庆宫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时过千载,抚今追昔,正可谓是玄宗进口仲麻吕,阿倍一生中国情呵!


万景路专栏丨日景寻路

万景路

旅日作者

著有《你不知道的日本》等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题《唐玄宗的进口阿倍仲麻吕之道》,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一览扶桑立场。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 ·

官方公众号

本微信号中原创作品已开启快捷转载,欢迎转发



一览扶桑
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中国的推广公号,基金从1989年开始,运营了医生培训、媒体人访日以及中日学者交流等项目,在日中两国均获得了重要的影响力。本公号致力于展现项目成果,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互交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