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24丨陈莉明教授谈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诊疗现状、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文摘   2024-11-25 18:05   北京  


CDS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24)期间,本刊对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进行专访。陈教授基于临床经验和团队的科研成果,为我们揭示了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持续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国际糖尿病》

糖尿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人群,这类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就是非常庞大的一类合并症,请您介绍一下DKD人群现在的诊疗情况?这类患者数量有多少?关于治疗方案有哪些?



陈莉明教授: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率持续攀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第10版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20~7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0.6%,患病人数达到1.41亿,糖尿病的主要负担来自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从贾伟平院士在本次CDS会议上所作的“糖尿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及实践”报告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国糖尿病伴发慢性肾脏病(CKD)人群的严峻形势:患病率高达32.7%,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即南方(35.2%)高于北方(30.2%);农村地区的患病率(34.8%)亦高于城市(30%),这一趋势或许与地域性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对于DKD患者的管理,我们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期预防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DKD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常在被发现前就已进展至中末期,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为了做到DKD的早发现、早治疗,《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进行CKD筛查,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筛查。

对于DKD患者,一般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管理血压和血脂以及使用具有DKD获益类的药物(如nsMRA)。在控制血糖方面,推荐患者使用降血糖效果良好,同时具有额外的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如有循证证据的SGLT2抑制剂(SGLT-2i)和GLP-1受体激动剂。


  




《国际糖尿病》

SGLT-2i是当前治疗DKD疾病中常用到的一类药物,请问这类药物的获益有哪些?这类药物在肾脏保护方面您认为有没有类效应?



陈莉明教授:SGLT-2i是一种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中的SGLT-2作用,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实现降低血糖的一类药物。由于其独特的胰岛素非依赖性机制,这类药物有效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伴随减重和降压效果。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类药物在降糖同时,具备心血管获益,比如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MACE)、对于心衰患者获益证据更充分。同时,还显示具有肾脏获益,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具体到肾脏保护的机制包括降低血糖、降低血压、恢复管-球反馈、减轻免疫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细胞自噬、纠正缺氧、改善肾脏能量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等。我们知道这类药品目前上市的已经有6种,其中已知恩格列净的EMPA-REG OUTCOME研究、达格列净的DAPA-CKD研究、卡格列净的CANVAS 研究。此外,脯氨酸恒格列净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化学创新药,有效降低HbA1c 0.94%,在透析患者人群进行的I期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安全性,同时针对CKD人群的HERO-CKD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们期待它更多临床获益的结果。






《国际糖尿病》

对于DKD,我们了解到您的科研团队也做了相关的机制研究,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这些研究对未来治疗DKD患者有哪些启示?



陈莉明教授: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糖尿病并发CKD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高糖、高脂等多种相关因素。近期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支链氨基酸(BCAAs)与DKD进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前期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血液中BCAAs水平显著升高,因此,BCAAs稳态破坏可能是DK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db/db小鼠是研究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成熟模型。本课题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db/db小鼠表现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基质堆积、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功能受损等特征。通过肾脏组织RNA测序分析发现,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途径在db/db小鼠中显著富集。同时,BCAA分解代谢相关基因整体下调。结果表明,升高的支链氨基酸可能是引发DKD的重要致病因素。

BCAA分解代谢缺陷促进了DKD的发展,加剧肾脏炎症和EMT(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使用BCKDK抑制剂后,通过降低BCKDHA磷酸化来增强BCAA分解代谢,显著降低BCAA水平。同时,减轻肾脏炎症、纤维化等病理状态,从而有效缓解肾脏疾病的进展。

这一研究结果为DKD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包括药理学干预和饮食管理等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发针对BCAA代谢途径的调节剂,尝试阻断或逆转DKD进程;另一方面,倡导个性化营养干预,低BCAA饮食与适量运动相结合,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

当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我们坚信,通过科研人员、临床医生以及患者自身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我们一定能够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向前发展,为DKD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肾医线”读者专属微信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肾医线”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nephro-online),回复“肾医线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肾医线
肾医线nephrology on-line,与您一道探寻肾病领域新进展!关注国内外会议同步报道、中外专家访谈对话,追踪最新研究成果、热点话题争鸣思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