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的人生 VS. 精装的"朋友圈":
探究Instagram苏格兰网红的身份建构
摘要:
本文通过反思其在一项关于苏格兰身份的研究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估了自选照片激发法(Self-curated Photo Elicitation)作为一种探索自我认同的新方法。该方法借鉴了视觉分析和解释现象学分析(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领域的既有研究。参与者均为“网红”(也可称为“博主”),他们被要求挑选并讨论那些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苏格兰身份的 Instagram 帖子样本。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与研究参与者之间深入且有意义的互动,还通过让他们反思选择帖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内心感悟。文中还提出了关于未来使用自选照片激发法的建议,认为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应用于解释现象学分析(IPA)研究以及自我认同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Bernie Madeleine Marcella-Hood,罗伯特戈登大学时尚管理系
文献来源
Marcella-Hood, M. (2021). Instagram versus reality: the design and use of self-curated photo elicitation in a study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ottish identity amongst personal style influencers on Instagram. Qualitative research, 21(6), 865-889.
译者:
Luna Wang
本文作者:Bernie Madeleine Marcella-Hood
身份认同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吸引学者兴趣的研究领域:社会科学家戈夫曼(Goffman, 1956)在其著作中探讨了日常社交情境中身份的构建,埃里克森(Erikson, 1959)则是首位将人生历程中的身份发展阶段概念化的学者。哈珀(Harper, 2012)在其著作《视觉社会学》中指出,视觉方法有助于揭示新的意义和观点。他强调家庭摄影和纪实摄影在塑造和展现身份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拍摄对象和/或图像构图吸引观众。
Turkle在其著作《屏幕上的生活》(1997)中探讨了互联网尚处于萌芽阶段时,早期用户开始尝试在线塑造自我身份,有时甚至与线下自我截然不同。此后,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网络上的交流和自我展示方式(Doster, 2013),为线上和线下网络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许多研究聚焦于“网红”(influencers)并将其作为网络身份如何为受众构建和塑造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Abidin, 2016; Rocamora, 2011; Titton, 2015)。
Instagram 是一款照片分享类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自 2010 年推出以来,其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巨大成功。有人认为,Instagram 的成功是当下日益盛行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典型代表(Hu et al., 2014; MacDowell and de Souza e Silva, 2018: 8)。它是一种媒介,便于用户分享个人照片,这些照片作为数字信息流的一部分出现,共同构成一组图像,并被视为个人叙事的一部分(Van House, 2009)。Instagram 在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关注,有人认为这种媒介改变了“业余摄影”,使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并且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Utekhin, 2017: 185)。
本研究将苏格兰作为民族认同与地域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探讨。苏格兰被公认为是一个没有独立国家地位的小民族,但其文化历史和传统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共鸣,拥有强大的象征符号(Crane et al., 2004; McCrone et al., 1995)。苏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符合比尔格(Billig, 1995)所描述的次民族认同(sub-national identity),即个人可能同时认为自己是苏格兰人和英国人。苏格兰拥有一个权力下放的议会,在教育政策等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自主权,但许多权力仍掌握在伦敦威斯敏斯特的英国议会手中。
为了探究苏格兰风格网红的行为和经历,从而得出他们如何利用 Instagram 在线构建民族身份的结论,本研究采用了解释现象学分析(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方法,并将自选照片激发法(Self-curated Photo Elicitation)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反思和评估其在特定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自选照片激发法的设计和使用。文中报告了一些关键发现,并就如何将该方法作为一种定性工具来探讨身份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定性研究中运用照片激发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传统的照片激发法是由研究者挑选照片,并在访谈过程中向参与者展示,以激发其反应并增强记忆回忆(Collier, 1957)。这种方法被认为在从儿童和青少年那里收集数据时特别有用(Alejandro-Wright, 1985; Capello, 2005; Croghan et al., 2008; Epstein et al., 2006)。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即使用参与者自己拍摄的照片(Croghan et al., 2008),这种方法被称为照片发声(Photo Voice, Wang and Burris, 1997; Wang and Redwood-Jones, 2001)、反思性摄影(Reflexive Photography, Ziller, 1990)或参与式摄影(Participatory Photography, Allen, 2012)——参与者被要求拍摄能够讲述特定问题、事件、经历或地点故事的照片。
Vila(2013)认为,照片激发法在帮助理解个人身份问题方面特别有用。Van House(2009: 1077)在其关于通过个人照片进行自我展示的研究中使用了照片激发法。研究参与者被给予拍照手机和相关应用程序的使用权限,其使用情况被观察,并成为后续访谈的一部分。她将此描述为一种“干预性”技术(interventionist technique),并指出应该给予参与者足够的时间,从而让他们在实验或观察的环境中逐渐适应,达到一种自然、稳定的状态。
解释现象学分析旨在“详细探究参与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如何理解这种经历”(Smith, 2004: 40),其重点在于具体而非典型(Larkin and Thompson, 2012)。在运用IPA时,通常建议使用辅助材料(如日记或创意作品)并将参与者作为个体案例进行呈现,以确保能够从参与者那里获得足够深度和意义的信息(Allen, 2012)。Allen(2012)将照片激发法中获得的数据描述为个人叙述,照片能够传达研究参与者的经历和故事,这使得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解释现象学分析。Larkin和Thompson(2011)认为,IPA适用于对研究对象而言重要的主题,且预期他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因此,研究问题倾向于探究个体如何理解自身经历,在本案例中即为他们的苏格兰身份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这些反思和经历随后被用于围绕某一主题形成意义。在健康科学领域,一些研究将照片激发法与IPA相结合,认为这是一种特别强大的组合,能够探索身份问题(Burton et al., 2017; Ramalho et al., 2016; Rodham et al., 2012)。
当前的研究基于IPA的理念,设计了一种自选照片激发法(Self-curated Photo Elicitation),作为对传统照片激发法和照片发声法的改进,旨在探究参与者如何以及为何通过Instagram构建他们的苏格兰身份和归属感。
Instagram 上有关苏格兰身份与时尚的呈现
本文借鉴了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项目的方法和成果,该项目旨在探究Instagram上苏格兰身份和风格的构建。参与者将Instagram视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身份,并通过照片体验他人的身份。Instagram被认为更像是一本书或一部电影,而非其他形式的社交媒体。参与者在公共领域发布的帖子可以被视为现代文化产物,对塑造人们对国家的想象方式具有重要意义(Anderson, 1983;Crawford, 2007)。通过自选照片激发法收集到的文本语料库,可以被视为当代苏格兰身份和风格的体现,同时也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集。这些文本的摄影特性为识别关键视觉主题以及围绕苏格兰身份及其通过图像表达的概念理论提供了基础。
在挑选能够体现其作为苏格兰风格影响者的Instagram帖子时,参与者提出了多种概念化的方式,包括无人的风景、历史场景、保暖服饰以及对苏格兰设计师的推广(图1)。然而,贯穿整个样本的一个潜在主题是,参与者所选的图片对他们来说特别难忘。在访谈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详细回忆起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这被视为自选照片激发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关键优势,也是本文及后续讨论的重点。
图1
通过使用参与者自选照片激发法,有助于在访谈前和访谈过程中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揭示出有关参与者身份、经历、动机和行为的有意义的见解。参与者所选的帖子通常以图片为主,他们谈到在浏览自己的Instagram个人资料时,挑选出那些能够体现其苏格兰身份的图片。一些参与者觉得这比其他人更难,而那些在构建苏格兰身份方面最为自觉(并且有意塑造出最稳定和一致的身份)的网红,往往觉得挑选图片更容易。
这种由参与者自选照片激发法使得能够收集到一组可以被视为当代苏格兰身份和时尚象征的图像资料。在对参与者照片的分析中,很明显,一些围绕苏格兰风格的主流意象和刻板印象并未出现,尤其是像格子呢这类传统纺织品(这些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如Brown, 2010;Young and Martin, 2017)。这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发现新的、意想不到的观点,支持了Mannay(2010)的观点,即视觉方法有助于克服研究者和参与者自身的偏见,对研究问题产生有趣且难以预测的回应。那些可能被视为苏格兰更明显象征的事物的缺失,使得新的概念得以浮现,比如参与者对秋冬风格的偏好。尽管在对图像进行符号学分析时就注意到了这种秋日美学,但只有在访谈讨论中,才揭示出舒适和熟悉感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那些出生在苏格兰(但并非所有人都仍居住在苏格兰)的参与者身上。
所有参与者都表现出对受众的意识,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份、通过时尚和生活方式所展现的个人风格,以及最终他们选择分享的照片。这一点在参与者回答访谈问题的方式以及他们挑选帖子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访谈中,参与者常常反思自己线上和线下身份之间的矛盾,例如,吸引人的照片往往掩盖了后台更严酷的现实,比如天气状况或不愉快的记忆。
Instagram被认为是一种记录经历的有用工具,但同时也被认为会助长其用户的自恋倾向(Dumas et al., 2017;Sheldon and Bryant, 2015)。本研究中的大多数参与者都承认,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浏览自己的个人资料和照片:回忆经历,同时也剖析和批判自己的身份——试图从观众的角度审视自己。参与者还非常在意自己的前台形象,特定类型的照片获得点赞和评论似乎会影响内容创作。一位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照片展示了这种二元性,她说道:“这些照片人们会认出是我,因为那是我一贯的风格。而且这类照片效果最好。”参与者对观众表现出的高度意识,证明了戈夫曼(1956)理论的适用性。
前台身份与后台身份
正如Bullingham和Vasconcelos(2013)在博主身份研究中所探讨的,戈夫曼(1956)的“拟剧论”很容易被应用于Instagram平台,以及网红们利用该平台塑造自身形象的方式。参与者普遍认为,他们在Instagram上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并且认为这样做很重要。然而,他们都承认在选择展示的时尚、地点和经历方面有所取舍,更倾向于向线上观众展示自己线下身份中“最精彩的部分”。总体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Instagram展现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时这种态度会掩盖后台的真实情况,而后者往往并不那么令人愉快。对于本研究中的参与者而言,照片背后的内在因素往往对他们的选图决策影响最大。
图2
24岁的Gunna出生并成长于苏格兰,但在接受采访时已定居伦敦。她对自己的个人风格尤为在意,在挑选展示照片时,始终牢记要突出自己的时尚特色。Gunna称自己为“在伦敦的苏格兰女孩”,觉得这让她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显得与众不同。尽管她经常回苏格兰探望“老家”,但她展示的照片大多是在伦敦拍摄的。
Gunna觉得图2体现了她的苏格兰身份和风格,因为她接受了阴雨天气,这种天气是她在苏格兰长大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尽管她在采访中提到了这一点,但该帖子本身并没有明显提及雨,除了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反射出的影像。Gunna的解释表明,照片中所展现的这套服装的“俏皮”氛围与后台实际的糟糕天气状况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意为之的反差,她在采访中对此记忆犹新。
Van House(2009: 1082)认为:“记忆以及我们用来理解记忆的叙述在我们构建自我叙事和自我认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讨论他们的照片时,大多数参与者都花了大量时间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往往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来挑选帖子。例如,Gunna透露: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参与者将照片区分为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其中有意义的照片代表了更真实的经历;这些照片是在特定时刻拍摄的,能唤起美好的回忆。相比之下,参与者那些意义不大的帖子往往更具风格化,是围绕其作为网红的形象刻意打造的,重点在于服装和配饰。参与者在其示例图片中既包含有意义的照片,也包含无意义的照片,但似乎更偏爱那些能唤起美好回忆的有意义的帖子,并在讨论苏格兰身份时更多地提及这些帖子。他们喜欢Instagram让他们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回忆起这些经历并缅怀过去。这突显了Instagram作为一种工具的力量,它能让个人以视觉化且即时可获取的方式保存记忆(Dumas et al., 2017; Sheldon and Bryant, 201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便是那些体验中的内在幕后方面,比如某种感觉或情绪(这些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也能通过Instagram得以保存和重温。
在访谈中,参与者们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有时还会提及照片本身或符号分析中未体现的隐含元素。这些元素大多是对当天所经历的活动或事件的记忆,有时也会透露出当时的心情或情绪。还有一些参与者谈到了他们所穿衣物背后的故事。例如,有一张照片是她妈妈给她买的一条裙子,这让她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另一位参与者则谈到了一张对她来说很重要的秋景照片,因为秋天对她而言意味着新的开始。
通过Instagram缅怀过去
Danna(27岁)出生并成长于苏格兰,但在接受访谈时居住在澳大利亚珀斯。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她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苏格兰的热爱,将其视为自己的故乡,而苏格兰也与她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紧密相连。在所有参与者中,Danna与家人的物理距离最远,她通过想象家人在苏格兰的“家中”场景来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此外,Danna经常回苏格兰探望家人,并喜欢在Instagram上记录这些旅行。这种记录方式已被认为是坚持写博客(Reed, 2006)和使用Instagram(Dumas et al., 2017; Sheldon and Bryant, 2015)的一个关键动机。
Danna将自己的Instagram账号称为“在线日记”,通过它与身处异地的家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她还乐于向线上受众分享自己的苏格兰身份,而她的受众并非仅限于苏格兰人。她认为这一特点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也成了线上交流的开场白。这与Rose(2010)的观点一致,Rose探讨了家庭照片作为物质物件的作用,并认为将这些照片公开分享有助于个人建立情感联系,同时也能向线上受众展示社会地位。尽管Danna在Instagram上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超过1.7万人),但她使用该平台的主要动机似乎是记录和保存自己的回忆,而非谋取商业利益。正是她在访谈中对所发布内容的选择、描述和反思,揭示了她在Instagram上分享与苏格兰相关的图片背后那些极为个人化的动机。
Danna的示例帖子都与家庭生活相关,这与她在网上塑造的以母亲身份为主的形象相符。她只提供了四条帖子:第一条有她的丈夫;第二条中她明显怀孕;最后两条有她年幼的儿子。这些帖子讲述了一个故事,而Danna似乎完全是根据这些帖子所承载的回忆来挑选的:“我本可以再多选几条,但这些是我比较喜欢的。有时我思乡心切或者想念家乡的时候就会发这些。所以对我来说,它们提到苏格兰这一点在我脑海中可能更明显,但外人可能看不出来。不过,人们似乎总是能知道我是苏格兰人。”
Danna利用Instagram来缅怀自己的苏格兰血统,并且公开分享,其中一些帖子后来被再次分享。这种对过往影像的回顾性分享是研究结果中的一个显著主题,而且往往只有通过与参与者直接讨论他们的帖子才能发现。一些参与者表示,他们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是为了重温快乐的回忆;还有一些人则表示分享照片是为了重温当时的时尚选择以及特定的生活方式元素,比如度假、特殊场合和庆祝活动。对一些参与者来说,这种分享甚至延伸到了食物和饮品。
地点、心境以及它们如何通过 Instagram 在网上展现之间的关系
在全部14次访谈中,参与者都不愿透露在Instagram上那些可能被视为不太积极的经历。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粉丝展现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形象,常常通过户外的明亮照片和色彩丰富的风格来实现。
参与者发现Instagram与情绪之间存在关联,这一媒介既与积极情绪相关,也与消极情绪有关。他们通过Instagram构建自己的身份,将其视为一个“积极的场所”,一个能让粉丝逃离现实并获得启发的空间。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多数参与者认为隐藏更多消极的幕后情绪和经历是必要的(戈夫曼, 1956)。两名参与者提到,他们会暂时退出Instagram或取消关注那些让他们对自己感到不满的账号。这两种情况都与关注其他网红有关,这些网红发布的内容展现的是理想化且难以企及的风格,让参与者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这表明,在他们自己在Instagram上构建积极形象(隐藏消极情绪)的过程中,实际上可能会对他们的粉丝产生类似的影响。
尽管参与者都意识到自己的苏格兰身份在网上是一个有趣的点,也是他们在Instagram上脱颖而出的一种方式,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苏格兰身份是内在的,这一点从他们对所选图片的策划和讨论中得以体现。尽管在符号分析过程中揭示了一些主题和想法,但访谈讨论更有助于挖掘参与者分享照片的更深层次见解和动机。
结论
自选照片激发法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其三管齐下的方法:(1)参与者被要求挑选已有的图片,这一过程揭示了他们对自身民族身份的理解以及这种身份是如何在线上展现的;(2)这些图片本身构成了一组数据集,对其的符号学分析能够揭示出有关当代苏格兰身份和时尚的新颖且意想不到的见解;(3)访谈则让那些可能一直隐而未现的想法和深层含义得以表达。在这项特定的研究中,图片挑选的过程本身也具有启示意义,有助于理解研究问题。
©Sociology理论志
编者简介
Luna Wang
研究兴趣
批判理论,医学人文
Sociology理论志编委会成员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