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身份还是表演关系?|Cultural Sociology

文摘   2025-01-19 21:22   浙江  

表演身份还是表演关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研究中的表演理论

摘要:

关于表演与集体行动的讨论,多数假设了一种沿袭涂尔干式公共事件的层级式表演者–观众结构,意在重申集体认同。然而,学者们普遍忽视了另一种横向的“关系表演”模式,即观众作为社会交换中的第三方参与。这种表演在社交媒体互动中尤为重要,但大多数关于社交媒体表演的研究,往往聚焦于自我呈现和个人身份的认同,而非关系的表演。为阐明并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提出了关于表演的四种理论取向的类型学:自我表演、价值表演、友谊表演和共谋表演。这些取向被置于两个维度——个体与集体的关注以及身份与关系的关注——之上,并结合近期有关社交媒体与集体行动的研究加以探讨。本文认为,“关系表演”取向同样可以解释社会团结,这种团结不仅是身份认同的副产品,亦可视为具体社会关系的直接结果。


作者简介:

Danny Kaplan,巴伊兰大学


文献来源:

Kaplan, D. (2023). Performing identity or performing relationships? Rethinking performance theory in social media studies. Cultural Sociology, 18(4), 441-463.


译者:

质数


本文作者:Danny Kaplan


我们通常将表演与活动和聚会联系在一起,而非关系。同时,我们也更倾向于将表演与身份的协商联系起来,而非关系的管理。在本文中,我通过比较两种互动与交流的结构——层级式的表演者–观众模式和横向的网络模式——来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我将前者与个体和集体身份的表演相联系,而将后者与人际及集体关系的表演相联系。聚焦于社交媒体研究,我提出,从“关系表演”的视角出发,可以深化我们对线上线下集体行动和社会团结的理解。


面向大众的公共活动基于一种层级化的、单向的“一对多”交流形式,由表演者和观众在同步时间内进行互动,例如现场直播的“媒体事件”。这一模式可以与离线的横向网络结构形成对比,后者理想情况下是小型和中型社会群体的特征。横向关联呈现一种“多对多”的交流形式,支持对称的权力关系,并且在表演者和观众之间不做先验区分。为了说明网络的表演特性,我将探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也被称为社交网络站点(sites)。由于社交媒体平台以用户生成内容为基础,并且往往打破表演者与观众的界限,这些社交网络站点主要与横向的、相对去中心化的、互动且互惠的“多对多”交流形式联系在一起。


社交媒体上的表演与表演文献中讨论的经典舞台截然不同;其中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交媒体不像经典舞台,而是至少反映了三方之间的交流。当社交媒体上的一位用户发布内容,另一位用户对此作出反应时,这种二元互动会展示在网络中的其他用户面前,这些用户充当了互动的第三方。随后,当这些用户作出反应时,他们的回应同样成为一种表演,被所有其他人所观看。这种第三方的表演互动会延伸到多重互动,最终为人际关系赋予集体意义。


网络的表演性及其对集体行动和社会团结的意义,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表演在相关研究中的角色。为探讨这一问题,我借鉴了Alexander的文化实用主义理论及其“社会表演”概念,并在较小程度上参考了戈夫曼关于自我呈现的戏剧性方法。这两种理论都将表演视为协商身份的媒介。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方法,聚焦于公民社会和民主价值的维系,将公民领域视为协商群体或社会价值与身份的象征性论坛,并建议将其研究为一个集中的“公共舞台”,在该舞台上,行动者可以自由地向特定观众呈现定制化的戏剧。然而,这种对社会表演和群体身份的理解,并未解释团结如何直接源自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实际上,文化社会学和表演理论对团结与身份之间的区分尚缺乏深入理论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中似乎存在某种不对称性:团结主要被视为共享身份的副产品,而这种身份通过象征性地再现群体价值的公共事件得以体现;然而,对团结如何通过横向网络结构中的社会关系表演而产生的关注则较少。一种替代性的方法,我称之为“关系表演”,并不否定身份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将注意力转向社交性、社会纽带和网络的公共呈现,作为理解团结与集体行动的一种互补分析路径


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一论点。首先,我简要介绍了社交媒体上的表演及其在文化社会学视角下对公民社会的意义。接着,我构建了一种关于表演的四种理论取向的类型学——自我表演、价值表演、友谊表演和共谋表演,并通过社交媒体研究中的若干实例加以说明。最后,结论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采用网络模型,并将表演视为关系的呈现而非身份的呈现,为研究团结的形成及其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提供一种替代性路径。


介绍

       

     社交媒体上的表演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表明,从以兴趣主题为核心组织的在线网站,逐渐转向以个人为中心的站点,每个用户处于一个个体化、自我中心网络的核心。在许多类型的网站上,用户可以创建并展示个人档案,而社交媒体网站(尤其是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它们还允许用户列出自己的社交联系人,并公开标示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交网络站点的各种特性中,我在此关注的是这些连接的展示。


关于社交媒体表演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自我呈现(延续戈夫曼[1959]的理论),并将印象管理视为这种表演的核心逻辑,这一点我稍后会讨论。从这一视角来看,展示个人连接是众多“身份标志”之一,这些标志用于验证用户的个人身份。相比之下,我将社会关系的展示视为一种关系表演,而非自我呈现的变体。这种关系表演将社交性视为一个独立的分析类别,并在人际互动与集体互动之间起到调节作用,这一点我将在后文详细阐述。


关于社交媒体的集体意义,一些研究强调其在促进多方相互互动和增强社区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它催生了一种不同形式的关联——一种连接的聚合,这种关联能够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却不受限于固定的群体成员身份和共同的公共文化。这些结构性考量影响了关于社交媒体是否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层级结构,更有助于民主政治活动和公民社会价值的持续讨论


在一项备受引用的研究中,Bennett和Segerberg(2012)探讨了这些结构性和政治性问题,提出数字媒体已将政治活动和动员的结构从集体行动转变为“连接行动”,取代了共享集体身份和长期政治承诺的统一“我们”,并引入了新的个性化公众参与形式。他们观察到,在线行动主义不再依赖于层级化、集中化的组织支持、紧密的互动关系以及共同的意识形态框架。相反,它越来越多地由“个人行动框架”所推动,通过人们嵌入的大规模流动网络进行传播。这些自我驱动的、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流动网络帮助校准关系的可信度。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调节透明度和隐私水平,促进了思想和口号的快速传播,比如通过模因、推文或YouTube混剪等个性化技术。这些技术刺激了个人表达和自我验证。


尽管关于社交媒体中集体行动的研究争论颇为丰富,但对于社交媒体中表演的集体意义讨论却十分有限。一个显著的例外是Olesen(2020)的近期研究,该研究探讨了由格蕾塔·通贝里在瑞典议会前的学校罢课引发的气候抗议活动如何在Twitter上迅速传播。借助Bennett和Segerberg(2012)的框架,Olesen描述了通贝里如何从孤独的罢课者转变为灵感源泉和活动企业家的过程,这一转变归因于社交媒体上的连接行动,这种行动促成了与特定组织或政党无关的资源与支持者的快速涌入。这场大规模的反应主要来自那些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政治信息的年轻人。学校罢课这一明显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抗议形式,很容易激发并动员其他年轻抗议者的类似共同行动,最终在通贝里首次罢课的18个月内促成了全球超过10.8万场罢课活动。然而,Olesen的分析并未详细探讨这些事件中具体的表演机制。总体而言,关于集体表演模型及其对集体团结贡献的研究在社交媒体领域仍然缺乏深入理论化。


在此,我需要更明确地阐述我对社交媒体互动作为社会关系模型的总体理解。毫无疑问,必须考虑在线平台的物质限制和可能性——数字设计中包含的不可见算法干预,如监控、画像和内容策展,这些都在调控、影响并重塑用户的行为和选择。在这方面,社交网络站点承担了新的角色,成为“物化的社交网络”,在其中数字互动被记录并编码为数据对象,进而塑造了人与数据之间的新关联。尽管如此,我探讨在线网络与离线互动和表演之间连续性的出发点是现象学的:假设普通人将社交媒体的使用视为一种人际交流形式,并从他们的离线经验中获取对这种互动的认知。例如,他们将Facebook好友列表视为描述与自己互动或熟识的人的方式,而不必然视为受Facebook算法影响的数据库记录。


     公民社会作为公共舞台


尽管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很少对在线互动中表演的集体意义进行概念化探讨,Alexander在其公民领域理论和文化实用主义中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研究公民社会的最全面框架,同时也是对表演与集体行动问题最清晰的论述。该框架将公民领域视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空间,在这里,围绕群体道德价值和边界的斗争得以展开,这些斗争通过象征性再现表达,并通过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和调节性机构(如大众媒体和公民协会)得以维系,这些机构帮助建立一种信任感。社会行动者试图区分文明与非文明,这往往导致某些类型的行动者和群体被排除在外,同时也引发了公民修复和为被排斥群体重新整合而进行的斗争。归根结底,社会团结取决于个体共享共同视角的能力,以及允许对立群体之间进行有序争论的被认可的规范。


如果说Habermas探讨了现代公共领域的兴起,认为其是一个审议性辩论的论坛,那么Alexander则指出了“公共舞台的兴起”,并主张集体行动日益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表演性特征”。如 Fine所述,社会学传统将 行动 视为社会组织的基础,并认为熟练的表演者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具有核心地位。仅仅通过 归属感 和特定的关联性来感受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行动公开重申这种归属感”。因此,文化社会学家将表演视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在公共场域中进行,由社会行动者来践行共享规范。


在这一脉络中,Alexander提出了“社会表演”的概念,用以描述现代公民领域如何成为一个象征性的论坛,载体群体和个体行动者在其中向他人表演并展示其处境的意义。这一方法基于一种结构-诠释学的“文化实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和集体行动嵌入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中,该领域可以被视为通过基本叙事和编码运作的社会文本,这些叙事和编码既促进又限制社会行动。表演者的目标是建立认同的基础,并唤起观众的良知以动员支持。为此,他们必须说服观众相信自己呈现的是某种文化共享真理的真实表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一种类仪式化的体验,重新融合表演中原本分离的要素。通过关注社会行动者在表演、仪式与集体行动交汇处的能动性与主体性,这种方法“使集体团结与个体能动性的共存成为可能”。总体而言,成功的表演通过协商和试图说服他人其共享利益,同时重申共享价值与集体认同,从而建立起团结。在社会表演范式中的研究主要描绘了一种基于涂尔干所提出的公共仪式和事件的层级式表演者–观众结构。


Alexander对有限团结的研究是规范性的,旨在解释民主社会中的团结现象,例如区分不同类型的公民协会:那些能够以公民社会的普遍价值来公开表达和正当化其利益的协会,以及那些无法做到的。相比之下,本文的研究则避免通过民主价值的视角对集体行动进行规范性分析,而是侧重于探讨无论在公民、国家或其他共同体形式中,促成归属感与团结的具体机制。


身份与团结之间的表演


为了探讨表演理论在身份与团结研究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明确区分集体身份和集体团结这两个概念。前者要求我们从相似性的角度思考集体归属感,它通过边界工作的认知过程得以创建和维系,这种边界工作决定了群体感的形成。继Barth关于如何通过边界互动构建民族身份的开创性研究之后,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大规模群体中的行动者如何通过分类、归类和认同等群体构建活动,发展出一种共同体意识。


从集体团结的角度探讨人们的归属感与社区意识,则将注意力转向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某些理论强调社会纽带与社会整合感,而另一些则关注再分配和福利保障的要素。David Miller 提出了一个相对广泛且实用的团结定义:团结是一种相互关怀和互惠的意识,存在于那些形成共同命运共同体的人群中,这些人群对个体成员承担集体责任,并对群体内部的不平等设定某种限度。


鉴于当前对集体行动的关注,我将分析范围限定在团结的联结维度,而非再分配维度。在对相关文献的近期回顾中,我总结了构建有限集体团结的三条核心分析路径:(1)团结作为集体身份形成的结果或副产品;(2)团结作为一种基于利益的抽象忠诚感,存在于陌生人之间,从而创造一种普遍信任感;(3)团结作为人际纽带的延伸,以及将陌生人转变为朋友的能力感。需要指出的是,为解释有限共同体的形成,任何关于团结的路径仍需涉及诸如群体分类活动等身份元素。同时,也可以认为,身份的维系同样依赖于行动者之间的联系。换言之,团结和身份形成的机制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种递归关系。


Alexander的文化实用主义理论如何将表演与团结联系起来?这似乎主要采用了第一种分析路径,并可能涉及第二种,将团结视为身份的结果和普遍信任的表达。例如,在讨论公民领域的团结时,他指出,这种团结依赖于“对我们不认识但出于原则而尊重的他人的情感,而非基于经验,因为我们名义上承诺了一种共同的世俗信仰”。虽然这种团结建立在对公民机构的信任之上,并在特定情境实践中得以体验,但它并非通过“人际交换”产生,而是通过“关于共同成员资格存在及其重要性的共享信念”形成的。这些假设与Calhoun关于类别性和关系性认同模式的区分相呼应。Calhoun认为,在大规模集体中,个体之间的联系更多地基于其抽象类别属性的成员身份,而非参与具体关系网络。


认为团结依赖于对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承诺,这一观点将集体身份到团结描绘为一条单向的因果路径:对共同身份成员资格的认可被视为创造(相对抽象的)团结形式的前提条件。正如David Miller所讨论的,这一逻辑认为,身份的肯定有助于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促成团结,并假设人们更倾向于与那些他们认为在某些重要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合作。


这种关于社会行动者与表演的理论并未解释团结如何直接源于行动者之间的社会互动。本文主张,从关系的呈现而非身份的呈现角度探讨表演与集体行动,有助于重新思考团结的作用:团结不仅是身份的副产品,还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纽带的表演性产物。为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我在表1中提出了一种包含四种理论取向的类型学,这些取向被置于个体与集体的关注以及身份与关系的关注这两个维度之上。我说明了如何将每种取向应用于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并探讨了后两种取向——友谊表演和共谋表演——在解释集体团结方面同样重要。我的目的并非对这些取向进行笼统概述,而是重新审视它们对行动者之间社会互动的处理方式。


表演的理论取向


自我表演:印象管理


关于表演与自我的大量文献以戈夫曼的戏剧性方法为基础,探讨行动者如何选择性地向他人呈现自己,以满足社会期望。这种自我呈现具有类似戏剧表演的特征,行动者试图通过传递社会暗示尽可能令人信服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观察者则通过对这些暗示的解读,帮助塑造行动者的个人身份认知。


正如Pooley所回顾的,大多数关于自我与社交媒体的社会学研究遵循符号互动论的传统,认为个体自我是通过社会关系生成的,并且自我形成的过程是持续的,而非局限于早期人生阶段。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将印象管理视为在线互动的组织原则。它们运用戈夫曼基于情境、面向特定观众的面对面互动方法,并试图将其适应于社交媒体环境,以考察用户如何根据预期网络中他人的反应,不断修正其前台表现。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自我通过解读他人印象的动态过程不断被塑造和再塑造”。


用户在这种自我表演中分享了什么?他们通过定制个人档案、更新状态以及公开互动,以吸引其社交网络的关注,披露私人信息,从而为观众提供关于其身份的显性或隐性信息。这种简短而常常带有趣味性的个人叙事的制作与公开呈现,支持了一种持续的“自我讲述”项目。Duguay运用戏剧性方法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如何在多个观众面前进行身份宣示。她通过研究 Facebook上的LGBTQ用户,探讨了其在线信息披露行为如何受网络社会构成及平台架构的影响,后者将离散的社交圈合并为一个统一的观众群体。虽然用户有时会有意提供关于其性别认同的明确信息,但他们的前台呈现往往包含非自愿的“泄露的表达”,如页面“点赞”、活动、照片及好友发布的帖子中透露出的性别认同迹象。


戏剧性方法的核心假设是,表演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步共在的情境中。然而,社交媒体只有有限的功能(如聊天)反映了同步互动,而大多数功能——例如状态更新、发表评论或分享照片——则在异步模式下进行,最终成为可复现的公共内容。因此,Hogan提出,在线自我呈现不仅涉及舞台表演,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展览”。他指出,世界“不仅是一座舞台……也是一个图书馆和画廊”,在这里,社交媒体用户扮演着虚拟“策展人”的角色,他们在异步时间中管理数字内容,并留下持久的痕迹。


无论是坚持使用“表演”概念,还是采用“展览”术语,基于自我呈现视角的社交媒体研究通常将在线社交互动主要视为信息管理。Hogan举例说明,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并不代表“我们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而是“我们希望能够管理其对内容访问权限的人”。


表演价值:社会表演


社会表演方法与戈夫曼的戏剧性方法不同,它较少强调情境的偶然性及个体对印象的工具性控制,而是主张表演同样依赖于定义现代社会道德和文明的深层文化结构。如前所述,Alexander将社会表演视为行动者通过有效向他人展示其行为意义以追求物质和理想利益的一种方式。部分基于 Schechner对戏剧表演的分析,这一方法将仪式化的公共事件视为由以下要素构成:表演者、观众、话语性的集体再现(背景符号和前景脚本)、符号生产的手段、社会权力的获取,以及舞台布景。如果表演被认为是真实的,那么表演者将被视为与观众达成了“融合”。


社会表演在公共场合上演,以迫使群体或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关注并作出反应。其核心组织机制是“共同聚焦注意力”的理念,即通过让所有群体成员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共享的对象,从而产生团结感,并确保每个成员都知道其他人也在关注并感受相同的情绪。根据 涂尔干的观点,成功的表演依赖于这种共鸣感:“通过喊出同样的口号、说出同样的话语,以及对同一对象采取同样的行动。”这种能量被 涂尔干称为“集体欢腾”,它带来一种振奋感,并促成群体认同:“发声的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一个集体的化身和人格化”。Collins从微观层面发展了一种关于群体团结的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在涉及身体共在、共同注意焦点以及相互意识的仪式化事件中,如何强化充满情感的团结感。


在这种方法中,观众的角色被概念化为与表演者的角色不同,尽管二者都嵌入在一个共享的文化理解中——一个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象征性领域,为理解社会表演提供了有限的背景。近期关于社会表演的研究拓展了对观众能动性及其对表演结果的多重解读。Taylor强调了各种观众的积极角色,将其视为决定特定表演成功或失败的主要仲裁者。通过跟踪不同观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反应轨迹,可以说特定观众在与原始行动者及其周围其他观众的对话式关系中“进行融合或解融表演”。然而,社会表演方法中的研究最终仍保留了最初的表演者-观众模型,并将团结概念化为表演元素的融合,这种融合将行动与象征意义结合起来,而非基于行动者之间的人际互动来解释团结。


如何将社会表演的特征应用于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尽管我们通常将社交媒体视为一种横向的多对多交流形式,但社交网络站点的一些特征也暗示了一种层级化、中心化的表演者–观众注意力模型。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大多数成员实际上是潜水者,他们仅浏览在线内容和互动,而不主动参与或贡献内容。因此,他们可以被视为一种一对多交流形式中的被动观众。尽管如此,甚至“潜水”行为也具有某种非意图性的互动特质。例如,用户在某条帖子上停留的时间会被算法记录下来,并可能重新塑造社交媒体的信息流,这实际上是一种“多对一”的交流形式。


其次,尽管纯粹的横向网络架构在网络中不预先区分特定行动者的角色与权利,社交媒体中的个人主页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其定义上以用户自我为核心,自我拥有比他人(alters)更多的权限来访问和管理页面。因此,从权力关系来看,这种网络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横向结构。这种现象在由管理员运行的Facebook群组中更加显著,管理员制定明确的访问规则并规范其他成员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这类群组仍然保留了少数活跃表演者与多数潜水观众之间的区别。


第三个与表演者–观众模型相呼应的例子是Facebook的“活动邀请”功能。该功能允许主办方创建虚拟社交活动、向他人发送邀请,并在活动页面上展示人们的支持和参与决定。尽管来宾可以在活动页面上发表评论,就像在个人Facebook页面上那样,但主办方与来宾之间的明确区分再现了一种表演者–观众的层级感,这让人联想起大规模的公共活动。


总的来说,表演者–观众模型的理想状态基于同步的聚焦注意力,而社交媒体平台主要支持异步互动,二者之间存在基本区别。正如Schwarz所指出,在这些后情境的互动中,团结的形成受到算法和网络机制的调节,这些机制“决定了哪些个体可以共享哪些注意力焦点”。确实,我们可以将网络机制本身视为一种行动者,负责调控和策划用户的内容,从而实质上将表演者–观众模型转变为提交者、策展人和观众的模型。


此时,我们可以再次追问,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根据表演者–观众模型,行动者所共享的究竟是什么?社会表演范式认为,表演者通过诠释和传播集体社会戏剧的内容,试图影响公众舆论。这可能涉及国家危机、丑闻或社会运动的爆发,也可能涉及文化创伤的话语——即由恐怖事件引发的集体身份基础动摇后,对其进行反思和修复。Olesen关于Twitter上气候抗议的研究同样可以说明,通过社会戏剧的快速传播来阐明共享价值。在所有这些案例中,表演者与观众所共享的是一种嵌入于广泛认可的规范性信仰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而这一信仰体系在表演中被揭示并重新确认。


根据这一观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基于他们之间的实际联系和互动,而是基于他们的共享叙事以及共同的规范与价值观。换句话说,表演所生成的团结感,植根于集体身份的重申与具体化。从这一角度看,无论是自我表演还是社会表演的方法,最终都涉及对身份(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协商与确认。


友谊表演:公共亲密性


我现在转向讨论那些不关注个体或集体行动者所呈现表演内容的理论模型,而是关注行动者之间关系本身的模型。


与关于自我表演和社会表演的广泛研究相比,文化社会学对关系表演,尤其是友谊表演的讨论非常有限。现代社会普遍将当代大众团结视为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解基于现代社会将友谊视为严格的个人纽带,而将团结视为政治纽带的区分。然而,我认为,友谊与社交实践及其赋予这些实践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对团结与公民社会的理解。


首先,需要考察表演在社会关系网络模型中的角色。社会网络分析的丰富传统可以追溯到齐美尔,他将网络关系视为日常人际互动的模型。尽管齐美尔从未使用过“社会网络”这一术语,但他关于“联结”(sociation)——人与人之间基本互动形式的理论,启发了后来的网络理论。齐美尔认为,三元组(triad)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他指出,由三个或更多行动者组成的联结对个体成员具有约束作用,并构成更大社会结构的基石。第三方的加入会削弱原本二元关系双方的谈判能力,第三方可以利用双方的分歧为自己谋利,也可以充当非偏袒的调解者。然而,这种三元交流形式的表演性值得进一步关注。文化社会学家和媒体学者可以从中获益,特别是探讨如何将第三方互动视为一种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的过程。


在讨论这一可能性时,我借鉴了“公共亲密性”这一特定的组织机制,该机制最初是在研究男性私人友谊的背景下提出的,后来被我应用于对社交俱乐部、媒体事件以及社交媒体的研究。公共亲密性是一种表演,两个或更多行动者向他人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网络结构的视角来看,这意味着每一次二元互动同时也是一种表演性行为,在网络中的其他行动者面前上演。


社交媒体平台体现了公共亲密性的表演。像Facebook和中国的“朋友”(Pengyou)这样的流行网络平台,将用户之间的双向连接描绘为一种人际纽带——“友谊”。它们鼓励用户使用真实姓名,并仅在彼此认识的情况下允许他人加入其个人在线网络。此外,用户还被鼓励公开展示其个人联系列表,以及与这些联系人的过去和当前互动。这意味着,当用户在其个人页面上发帖,而其中一位联系人做出回应(无论是文字评论、表情符号,还是其他手势)时,这种二元互动就在用户网络中的其他成员面前上演,并可能激发一些成员的反应,形成三元互动。他们的反应反过来也成为另一场表演,被该有限网络中的所有其他成员观看,并允许其他观众参与并形成多重互动。这一机制同样适用于用户自我中心网络之外的成员。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外部用户可以观看互动内容,并通过点击按钮向资料拥有者申请加入网络。


这正是社交媒体上的公共亲密性与其他公共场所的亲密性表演可能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戈夫曼关于印象管理的早期讨论之一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女生在学生宿舍里,在室友面前安排接听私人电话,以此来暗示自己的受欢迎程度。Persson进一步指出,当人们在公共场合打私人电话时,偶尔向旁人泄露亲密细节,这种表演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屏障”的作用,意在向周围的人传达自己是不可接近的。相比之下,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则有可能邀请所有“偷听者”参与互动。这种交流的目的是在与他人亲密互动的同时,与公众建立联系,而不是将这种互动屏蔽开来。这与仅限于双方参与的电话对话(除非使用免提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Facebook的架构充分体现了公共亲密性。许多社交媒体平台采用扁平化、线性显示,按时间顺序显示评论消息,而不考虑用户之间的回复关系。相比之下,Facebook的界面通过线程化的消息交换展示多重回复,以树状层级视图显示对特定评论的直接回复(“回复评论”功能)。这种设计增强了第三方回复的可见性,并明确展示了公共亲密性的运作机制。Facebook另一个常用的公共亲密性功能是标记(tagging)。正如 Frosh分析的那样,标记是一种公开呼唤另一位Facebook 用户的行为。具体而言,标记会提醒与标记者和被标记者相关联的所有人,表明这两个用户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便未提供有关这种联系的具体信息,标记的这种指示性手势已向他人表明一种社会纽带的存在。标记还增加了第三方回复的可能性;当用户在他人帖子下评论并标记第三人时,他们明确邀请该第三人参与这场二元讨论并要求其作出反应。


总结而言,尽管大多数关于社交媒体表演的讨论集中于自我呈现及向观众披露身份信息,但社交媒体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关系表演,将表演者–观众模型转化为一种将观众视为互动中第三方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应用公共亲密性的机制。正如Lambert所指出的,Facebook上的社会互动“构成了社会关系性的公共表演,这种表演面向有限的公众投射,从而获得一种形式的认可,强化了社会连接。”


关系表演中分享的是什么?许多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表明,用户在线互动主要是为了建立或维持联系。他们发布有趣的状态更新,参与看似琐碎且充满趣味的闲聊和打趣,这些互动涉及对日常社交常规的重构。例如,大量关于食物的平凡推文,如“我今天早餐吃了什么”。Vincent Miller将这种闲聊描述为寒暄式交流(phatic exchange),缺乏实质内容,其唯一目的是通过表明自己的当前状态来维持社会连接并表达社交性。寒暄式互动的动机与其说是“有具体内容要说”,不如说是出于一种“让自己的网络知道自己还‘在’”的愿望。


一个典型的寒暄式交流例子是以下在Facebook个人页面上发布的状态更新:“嗯……我在想周六晚餐要吃什么!”一位评论者(大概是晚餐的主人)简短地回复说他也在想。这段简短的互动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默契的内幕知识展示,涉及评论者之间及可能其他知情者的晚宴,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并未受邀参与。在这种情况下,评论者可能有意戏弄他们的观众,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场独特的活动。这种含糊的交流形式可能会鼓励那些与参与者关系较近的用户加入讨论,试图参与这场晚宴,至少是在网上互动中。


一种含混的表演——包括幽默的戏弄、挑逗性的表达和动作——会延缓明确反应的产生。Fine指出,幽默互动通过对特定隐含意义的利用,呈现出新颖的情境意义。不同于社会表演范式,这种表演的意义并不在于交流的显性内容或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在于对关系的信号传递。无论表演者是否明确表达了他们对关系的感受,他们都需要向他人证明其关系的独特性、相互熟悉和潜在忠诚,换句话说,表明他们是朋友和知己。这是一种指示性交换,除了指涉参与者之间的实际关系外,并不传递明确意义。正因为如此,它反而能够激发他人参与。正如Schandorf所指出的:


“如果我们不将意义理解为编码信息的传递,而是将其视为共享关系空间的实践……那么,寒暄式交流不仅是有意义的,它还是……所有互动的必要基础。寒暄式交流具有指示性,具有社会导向性……”


共谋表演:集体亲密性


社会表演范式主要从共同注意力的角度探讨公共事件,认为这种注意力能够创造共同理解,并重申拥有共享身份的社区或利益群体的存在。然而,公共事件同样由社会关系构成。正如Fine所指出的:“大型活动由融合在一起的群体组成,形成一个群体网络。单独个体可能参加集会、游行、抗议或其他活动,但通常是与朋友和熟人一同前往……看似一个整体的大众实际上是多个群体的集合。” 因此,个体在公共事件中不仅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还相互互动:他们可能与朋友一同前来,偶遇老熟人,或与新认识的人互动。最重要的是,这些互动都在同步的时间内,并在整个人群面前被表演出来。


我将这种对公共事件的视角(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环境)称为“集体亲密性”。公共亲密性指的是在公共场合展示的特定社会纽带,而集体亲密性则指一种由公众集体共享的社交形式:在公共事件中,所有社会纽带同时在整个集体或网络面前被表演。这种社交性反映了通过公共亲密性机制个体习得的结交朋友的过往经验的累积,这些经验随后在大规模聚会中得以展现。类似的动态也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例如,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不仅显示好友列表,还通过时间轴展示成员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具体互动。当用户发布的状态超越其直接社交网络引发关注并转为病毒式传播时,这便成为更大群体或社区的公共事件。由于Facebook的架构揭示了用户之间的底层连接,我们可以说,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群体的共同兴趣或信仰,还使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纽带变得可感知。


乍一看,这种对网络成员之间连接的关注似乎与Bennett和Segerberg提出的“连接行动”理论相似。然而,他们认为连接行动的逻辑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集体归属形式,主张通过技术调节的流动化、个性化网络“使得行动不再依赖于集体身份”,并免除了“统一‘我们’的象征性构建”。然而,我将社交媒体网络视为研究“集体我们”的另一种手段,而非其替代品。正如Gerbaudo所指出的,个性化的数字媒体仍然是某种形式的集体性,在其中个体用户逐渐发展出对某种超越自我的更大共同体的归属感。


集体亲密性的视角旨在探讨连通性,同时保留集体性的概念。它通过关注行动者如何通过在公共场合进行人际互动,主动参与一个集体网络来实现这一点。以Twitter在社会行动中的使用为例:用户发布推文,另一位关注者通过转发回应,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在观众面前上演的二元互动(尽管不一定是互惠的),无论互动者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转发行为同时指向消息的原始来源和转发者,从而“明确展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无论这种联系多么松散”。同样,第三方对转发内容再次转发,便成为同一社会互动的一部分,并在更多观众面前进行表演。最终,一条简单的转发链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或社区通过一张人际关系网络具象化,形成一种表演性体现。


Schandorf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名埃及活动家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起义期间发布了以下推文:



埃及博主Gigi Ibrahim的这条推文被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记者Andy Carvin转发,而Ibrahim的信息本身是对独立记者Sarah El Sirgany推文的转发,后者则引用了四位当地活动家对起义中不断变化的局势的评论。尽管内容非常有限,这种交流却通过基本的指示性手势记录并展示了这条转发链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被一位知名的西方记者转发,为当地起义赋予了国际合法性,并带来了全球支持的象征意义。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推特空间如何快速将有关公民起义的个性化信息传播给大众观众。相反,重点在于这些信息嵌入在一个由非匿名行动者组成的网络中,每个行动者都在公共场合表演其二元纽带,试图获得并展示熟悉的第三方的信任,而第三方又试图获得并展示第四方的信任,以此类推。我认为,正是这种熟悉的手势(尽管可能非常微小),使得三元表演链将本地化的个人网络连接到更广泛的国家或国际观众,从而推动集体行动。


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陌生人逐渐转变为朋友的过程,这类公共事件——无论是通过实体共在还是不断演化的病毒式社交媒体事件——带来一种独特的团结体验,其特征是一种从匿名到熟悉、从抽象到具体、从冷漠到关心的独特“炼金术式”转变。


集体亲密性的实例,即多重人际互动在整个网络面前被揭示,令人联想到社交媒体平台中广泛讨论的“情境崩塌”问题(context collapse)。这一现象表现为多重观众的扁平化,将他们合并为一个整体,从而为追求公共性和社交性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在日常生活中,印象管理的行为通常针对特定观众进行定制。然而,社交媒体上观众和情境的融合可能导致用户发布的信息被部分观众视为尴尬、挑衅甚至亵渎,有时会引发羞辱或取消好友关系。


除了情境的非意图性“碰撞”(collision)外,Davis和Jurgenson提出了“勾连”(collusio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社交媒体行动者如何通过有意融合不同的社交情境来获益。用户可能有意同时与多个社交圈互动,邀请他们见证自己的状态更新和公开交流,以引发同情、获取信息或获得物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情境的主动勾连被视为一种通过弱关系提升个体社会资本的有效策略。然而,Davis和Jurgenson的分析最终仍局限于个体印象管理的层面。他们将情境崩塌理解为“角色身份的重叠”,并将有意的情境勾连视为“一种高效的自我表演方式”,而非一种关系的表演。


相反,超越引发广泛同情或获取信息的尝试,公共事件中多重人际互动的交叉还可能有助于在一个扩展的内群体内建立社区感。例如,大型婚礼庆典常被视为线下情境勾连的原型案例,融合了多样的社交圈,包括至亲、朋友、同事以及远亲和熟人。正如Costa所指出的,婚礼在传统上是主要的公共事件,远早于社交媒体上多重观众的交汇,便已汇聚了扩展家庭和朋友网络。此外,这不仅仅是印象管理的表演。婚礼宾客之间的社交互动与八卦交流在活动结束后依然具有生命力,并可能将新建立的联系纳入其长期关系。这些纽带可能成为围绕新婚夫妇形成的新自我中心网络的一部分,包括由亲戚、朋友及其他人组成的八卦网络,这一网络将在夫妇的下一个人生阶段中伴随他们,成为他们的内群体和知己。在这种情况下,婚礼活动可以被视为一个例子,说明如何通过“团结的小圈子”来建立纽带,这种纽带不仅源于既定核心家庭身份的肯定,也源于成功的交友场合。


尽管Davis和Jurgenson使用“勾连”一词来描述社交圈的有意融合,但他们并未探讨这一术语作为一种合作方式(通常具有越界性质)以及其对内群体团结可能产生的具体意义。然而,正是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思考。我选择将多重互动的展示促进群体团结的情境称为“共谋”的表演。共谋不仅意味着关系的转变——从陌生人到知己,也代表了互动的转变——从局外人到圈内人。共谋包含了与亲密友谊相关的独特性、熟悉感和忠诚,但同时引入了更深层次的密切参与、合作和共享秘密等要素。


在对共谋在团队合作和集体行动中的现象学研究中,Ziemer指出,尽管共谋常带有越界阴谋活动的负面含义,但它是一种以信任为基础且具有生产性的特殊群体纽带。从词源上看,共谋(complicity)源自拉丁语“com-plectere”,意为“彼此契合”。共谋的特点是扁平化的组织层级,其中“共谋者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他人之手”。Ziemer 将共谋与基于项目的短暂团结小圈子联系起来,这些圈子通常颠覆标准的组织目标和程序,且易于解散。然而,我认为,共谋的特质是稳定形式的集体归属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在扩展家庭、大规模社会运动,还是民族主义中。


在这一点上,共谋的表演与Herzfeld关于民族归属的理论相呼应。他将其定义为一种集体默契,或称为“文化亲密性”(cultural intimacy),即大型共同体成员间共享的独特且往往颠覆性的习俗和实践,这些习俗既可能带来尴尬,也可能成为自豪的源泉。这是一种将个体连接起来的默契体验和熟悉感,例如来自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国家的人之间的联系。许多线下与线上的民族志研究提供了基于文化亲密性和默契的共谋案例,例如克里特岛村民之间的互惠性偷窃牲畜的行为、与中国年轻网民传播的低阶层“屌丝”这一粗俗流行语相关的现象,甚至某些社交媒体服务与特定国籍的关联性(如中国的QQ,菲律宾的Friendster,或巴西的Orkut)。所有这些案例通过将人际互动与独特的习俗、话语模式或技术工具联系起来,为内部成员提供了一种共同团结感的保证。


共谋的表演还涉及承诺和责任的道德层面。在媒体研究中,共谋在表演的某些时刻被唤起,此时观众会与表演产生亲密的参与。通过这种主动的介入,观众被期望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否则可能会因逃避责任而受到谴责。参与社会表演的观众充当了一群共谋者,他们见证、回应并对正在上演的社会戏剧进行评判。根据公民领域理论,可以说共谋将表演转变为一种仪式化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表演者与观众在深刻感受的集体再现基础上协同工作,即便他们在社会戏剧中持有对立观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共谋是公民社会如何展现其关于善恶的神话并参与集体行动的核心。然而,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共谋的表演不能简化为共同聚焦注意力的机制、情境有意勾连的策略或集体默契的体验;它应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集体关系形式。


总而言之,通过集体亲密性机制来理解共谋的表演,颠覆了“情境崩塌”问题的传统视角。尽管现代社会世界更多由跨越多个社交圈的交叉成员关系而非封闭群体组成,但在人生中的重要场合,人们往往假定这些分化的网络会潜在地汇聚成一个边界明确的共同体,无论是在婚礼庆典等小型事件中,还是在国家社区的宏大仪式中。确实,根据涂尔干关于集体欢腾的理论,仪式化公共事件的核心目的正是强化这种边界明确的共同体意识。理想情况下,共谋的表演若能成功,将通过融合朋友、熟人和陌生人,动员支持并克服社群之间尴尬的冲突与分化,从而将其转变为一个统一的集体,进而在参与者之间产生独特性、熟悉感和忠诚的情感。


结论


现有关于表演与集体行动的研究大多围绕经典的表演者–观众模型展开,对常与社交媒体使用相关的横向网络模型关注较少。同时,关于社交网络站点中表演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自我呈现,而非关系呈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穷尽的表演理论类型学,从个体与集体维度以及身份与关系维度进行区分。我展示了每种理论取向如何与社交媒体的使用相关,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集体行动和团结的问题。


第一种和第二种取向假定了层级化的表演者–观众结构,关注于身份的管理。因此,围绕自我戏剧性表演的研究探讨了个体如何在观众面前呈现个人身份,并通过印象管理和选择性披露私人信息的机制加以重申。这种方法不足以充分考虑社交媒体如何体现社会纽带的存在,作为独立于自我的分析类别。另一方面,社会表演方法探讨了现代公民领域如何围绕集体身份的肯定而形成——这种身份通过集体表征、价值观、规范和群体边界来表达,这些内容都在公共或媒体事件中被表演和协商。然而,即使在这种方法中,尽管参与者在事件中的面对面或媒介化互动起到了作用,但其对这一维度的关注仍然较少。


虽然我将这些理论分别归类为个体或集体表演的理想类型,但需要注意的是,戈夫曼的方法确实考虑了集体价值的影响,例如“理想化”这一概念,即对被社会正式认可的价值观的表演。同样,社会表演范式也探讨了个体真实性的表演,将其视为集体融合的前提之一。我想强调的是,这两种理论都涉及身份的重构,无论是个人身份还是集体身份,其基本假设是,通过公共表演,这种身份的本体论存在得以戏剧化并重新确认。


转向类型学中提出的第三和第四种取向,我主张关系的表演——无论是个人友谊还是集体共谋——用横向网络结构取代了层级化的表演者–观众结构。借助公共亲密性和集体亲密性的机制,这些取向关注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而非行动者的身份。它们认为,互动的意义并不在于行动者之间共享的任何显性内容——无论是信息管理还是共享价值观的协商——而是通过揭示并使个体或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本体存在变得具体化。通过这种社会连接的物化,公共和集体亲密性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参与表演者之间的独特性、相互熟悉感和潜在忠诚。


这些关于表演的视角如何影响公民社会中集体行动的问题?尽管从自我戏剧性视角进行的研究很少得出集体层面的推论,但文化实用主义理论将社会表演视为一种将复杂、分化社会的碎片化元素重新缝合并重建群体成员关系的手段。这一生成性过程被视为动员团结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共同身份的成功复苏构成了团结感和集体行动的纽带。


从关系的表演视角来看表演,有助于理解集体行动如何依赖于人际互动。回到表1可以发现,如果坚持以身份为维度,那么从个体表演过渡到集体表演在分析上并不清晰:印象管理对集体经验几乎没有影响,而社会表演则较少关注个体自我。另一方面,关系表演的维度位于个人与集体互动之间的连续线上。正如前文详细讨论的,集体亲密性依赖于对过往人际公共亲密性经验的积累。从这一视角来看,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公共事件,都体现了与朋友互动的过往经验,并承载着对未来互动的期待。参与者认识到他们的社交圈存在部分重叠,参与于一个持续的八卦网络,并克服可能的情境冲突;换句话说,他们共享团结的前景。


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对于展示人际纽带与集体纽带之间的联系尤为具有启发性,因为它体现了从二元关系到三元关系再到社区的网络连续性。在这一点上,集体亲密性捕捉到了连接行动的一些原则,即它并不以预设的集体身份为前提。然而,同时它也并未放弃社区或集体归属的概念;相反,它解释了归属感如何通过公共互动的呈现来实现。确实,社交媒体的日常使用为这种自下而上的团结提供了表演性具象化:它持续地展示并物化社会纽带与大众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申了一个想象中的朋友共同体。


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详细探讨不同的表演方法如何应对团结破裂和对抗性互动。正如齐美尔所指出的,冲突本身也是一种联结形式,能够产生互动,并可能成为动员集体行动的整合力量。从群体身份和共享价值表演的角度来看,团结行为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将群体凝聚在一起。然而,在危机面前,群体成员可能对其共同价值产生相互冲突的解释,并陷入对抗性互动,例如社交媒体上研究的政治性绝交(political defriending)现象。另一方面,从关系表演的角度来看,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可能会转变为争执和敌意。由于人们较少对遥远的他人怀有仇恨,而更可能对社交网络中那些与自己有连接预期的人产生负面情绪,因此研究焦点可能转向公共亲密性失败的表演。


同时考虑关系表演和身份表演对于研究人们的社区感以及他们如何采取或未能采取集体行动至关重要。聚焦于友谊和共谋的表演并不排除通过身份视角来理解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微观层面的自我呈现,还是通过社会表演方法中提出的宏观层面的象征性表征和共同价值。然而,当前许多研究中存在一种不对称性,即团结,尤其是社会互动,通常被视为集体身份的产物,而人们的身份感却未被同样视为依赖于生成性互动。关系表演方法呼吁我们通过社交性和社会纽带的公共呈现,将注意力转向对团结和社区的补充性研究。


编译|质数

审核|Krystal

终审|霰雪

©Sociology理论志



编者简介

质数

研究兴趣

政治社会学;比较历史研究

Sociology理论志编委会成员

“明哲痴心”

前沿追踪/理论方法/专家评论
ID: SociologicalReview

点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Sociology理论志
搜索“理论志”,发现新学术:六万余读者关注的理论志社会学平台。目前,我们主力追踪国内外社会学、人类学和区域研究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