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快报简介 | 美国、芬兰和中国的优绩主义信念

文摘   2025-01-12 22:13   浙江  

美国、芬兰和中国的优绩主义信念

作者按:

优绩主义主张通过个人的优绩(能力与努力)来分配社会经济地位。这篇文章对比了美国、芬兰和中国的优绩主义信念,探讨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是个人优绩而非家庭出身、性别和族裔决定成功。同时,文章还考察了教育是否会增强人们的优绩主义信念。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揭示了不同国家人们对社会分层机制和社会流动机会的理解。


作者简介:

Li Zhu, Berkeley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文献来源:

Zhu, Li. “Meritocratic beliefs in the United States, Finland, and China: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using latent class 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11/1468-4446.13152. 9 Oct. 2024


编译:

南燕一匹狼


本文作者:Li Zhu


本文主要内容

优绩主义(Meritocracy)认为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由他们的能力和努力决定,而非家庭背景、性别或种族等非功绩制的因素。与优绩主义相对比的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t),即将财富分层归因于结构性元素,如家庭、种族等,从而引发对不平等的更多关注并支持有利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改革。

尽管学术界对优绩主义信念的研究兴趣日益增长,但大多数研究采取的是单维的视角,即将优绩主义和结构主义信念视为为相互排斥的两种信念,而未能识别优绩主义信念的多维性质,并且忽略了在解释社会分层时的双重意识(Dual consciousness):一个人可能同时持有结构主义和优绩主义信念。此外,单维的方法也无法识别优绩主义信念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质性差异。

研究假设

为了解决这些局限,本文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来检验美国、芬兰和中国的“优绩信念”。基于现有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H1):存在三种可能的用以解释社会分层的叙述:(a)纯粹的优绩主义信念,即认为优绩因素重要、同时认为结构性因素不重要;(b)纯粹的结构主义信念,即认为结构性因素重要、同时认为优绩因素不重要;(c)双重意识,即认为功绩和结构性因素都很重要。

研究假设二(H2):每个国家可能表现出独特的优绩主义信念的子类型或模式。此外,文章认为,在这三个国家中,芬兰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低,可能会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具体来说,预计芬兰公民不太可能采纳优绩主义解释,但更可能支持结构主义解释。

研究假设三(H3):在控制性别、年龄、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和感知的社会流动性(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之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有可能持有纯粹的优绩主义信念。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依靠2009年国际社会调查计划(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ISSP 2009)的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来检验美国、芬兰和中国的“优绩信念”。LCA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受访者对同一组问题的不同响应模式将其分组,从而识别人群中的亚型和异质性。本研究使用了ISSP2009中受访者对八个问题的回答来衡量受访者对优绩和非优绩因素重要性的感知。这八个问题都是这样表述的:“你认为xxx在取得进步中有多重要?”,八项中有三项是优绩主义的因素,另五项则是非优绩主义的因素。受访者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上选择一个选项,回答“根本不重要”记1分、“至关重要”计5分。

本研究中的协变量包括一个焦点变量和几个控制变量,焦点变量是受教育年限,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主观社会地位和感知的社会流动性。

本文将首先对每个国家的子样本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以识别代表解释社会分层叙述的潜在类别(Latent classes);其次,在确定最优模型后,将个体分配到他们最可能的潜在类别;最后,在最优模型中添加协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

潜在类别分析(LCA)和多项式逻辑回归的概念图。“C”代表潜在类别的成员。“M1-M3”表示作为LCA指标的3个优绩主义因素,“N1-N5”表示作为LCA指标的5个非优绩主义因素。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部分支持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假设(H1):双重意识和纯粹的优绩主义信念都被识别出来。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个国家都没有发现纯粹的结构主义信念。

此研究结果还支持第二个研究假设(H2):尽管这三个国家都存在双重意识,但其流行程度各不相同。不同国家表现出了不同的亚型或模式:芬兰表现出纯粹的优绩主义信念,美国表现出主导的优绩主义信念,中国独特地表现出双重意识的主导地位。

文章还发现,教育程度对优绩主义信念的影响在三国存在显著差异:在美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相信努力决定成功;芬兰则相反;而在中国,教育程度与优绩主义信念之间没有明显关联。


编译|南燕一匹狼

审核|李蕤伶

终审|好菜·王

©Sociology理论志



编者简介

南燕一匹狼

研究兴趣

法律与社会

Sociology理论志编委会成员



前沿追踪/理论方法/专家评论
ID: SociologicalReview

点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Sociology理论志
搜索“理论志”,发现新学术:六万余读者关注的理论志社会学平台。目前,我们主力追踪国内外社会学、人类学和区域研究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