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被情绪绑架了|专栏

楼市   2024-07-31 21:54   北京  
 

热烈的巴黎奥运,把思绪拉回了2008年北京奥运。

北京欢迎你,一场盛宴让世界铭记。

背后的无数投入,让这个城市焕发新生。它的背后,也是一笔笔北京楼市的入场券,彼时的帝都楼市,有两个特点令人怀念:

其一,房价刚刚破万。

其二,楼市正在进行一波全国性大调整。

站在今天事后看,2008年同时是恐惧者与贪婪者的天堂。当时的房价下行,虽然是地产进入单价万元年代后的第一次大调整,更是即将徐徐展开的地产造富大牛市的最后上岸机会。

当时,头部民企的痛苦指数仅次于今日;当时,广大买房人对后市的恐慌感,一点不亚于今天。

现实历历在目,历史潮水往复,不知是时光倒流,还是时代进步。

2021年三道红线后,北京房价跌去一大块儿。五月、六月新政之后松限购、低首付、降利率,让停发许久的楼市入场券,再次回到我们的身边。

虽然悲观情绪依旧大面积笼罩市场,但是可以确信,在上车这个事情上,此时此刻的政府和市场诚意满满,选择权再次交给了购房者。

然而,现实和剧本大相径庭。

挂牌量激增、房价再次大幅跳水,都出现在5、6月全国密集新政出台的同时。

如此情境,我们在技术环节已经很难再找到答案。

失去的永远最珍贵,但是,当曾经失去的入场券再次出现,市场的冷清与观望,甚至让人更加恐慌。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思考,房价的底究竟在哪里。

1944年6月6日,代号D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虽伤亡巨大,但这一天开始,欧洲战场攻守局势逆转,欧洲未来命运在这一天奠定。

那么,楼市何时可以迎来自己的「诺曼底时刻」?

理论的角度看,政策已经到底了。

房价、首付、利率,购房者关注的政策铁三角,一并调整到位。

首先,房价已降。

三道红线强制民企甩卖离场,曾经巨大的跳空缺口,已经被国央企持续的阴跌覆盖。

大幅低于指导价出货,本质逻辑是使用现金流来阶段性调节财务报表,最大限度用时间换空间。

今年公布的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报,已经有国央企上报亏损,甚至万科也不得不「认输」。

这一趋势正在蔓延。后果警示决策层,地产必须稳住,未来房价一定要反弹,否则风险是灾难性的。

其次,门槛极限下降。

最低1.5成、2成首付,意味着,风险被直接转移到银行。

但是,金融体系一定不能出现系统性风险,这是国家底线。

这一轮行政指令,强度拉满,突出表现是,全面大幅下调首付比例。在我看来,这种表态,已接近破釜沉舟。

最后,利率惊喜。

三十年贷款的房产,利息总额占房价比例很高。

从6%以上,一路降到3%,甚至可预见性的2%,这对房产总成本的降低太直接了。

既有每月减少的几千月供,也有三十年少还的百万级利息。

可以预见的是,利率中短期还会一直降,这背后的含义就是政府反复讲过的,不允许躺平式被动收入。降低存款利率,是为了驱赶资金;降低按揭利息,是政府对奋斗者的直接支持。

阶段性合理偏低的房价、砍掉的上车首付门槛、降压的月供与总利息成本,我们再一次站到了十四年前的同一个河流面前。

逻辑更相似——你面前的那张城市入场券,背后是政府的兜底。

政府的决心,是「诺曼底时刻」到来的前提。

行政举措是手段,本轮政府调控决心,毋庸置疑。更不用说,工具箱里还有诸多大招。

1,控制供应的决心。

库存超36个月城市停止住宅供地,去化较慢城市合理评估供地节奏。

这意味着,在供应端,直接减量。

为了平衡地方财政,原100%划归中央的消费税开启与地方分账模式。为了摆脱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出让现状,适当戒戒瘾,为更好控制供应留足空间。

2,坚定的去库存。

在购房人端,发券、减税、补贴。

更直接的是政府直接下场回购,首批的3000亿正在落实中,更多专项资金还在筹集。所购房源直接替代保障房建设,减少商品房存量。

3,准确评估政策。

大会对房地产的结尾是「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历次调控,集中在增量,对存量核弹级的房产税和遗产税,一直悬而未决。房产税一直是市场头上的利剑,震慑作用一度高过管控作用。

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利空出尽是利好。房产税政策的「完善」,对房价将是一次根本性的筑底。

综上,决心在哪里,登录地点就在哪里。

然而,大众情绪的刚度很高,集体冲击力极强,扭转就在一瞬间。

房地产现在的问题,不是客观基础面的崩盘,也不是行政技术手段的钳制。更多的是,逐渐累积的情绪问题。

首先,对经济走势悲观。

互联网、房地产、医疗、教培、金融。它们可能不足以代表整体经济,但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是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更重要的,他们也是发声者。

整体经济未必有那么差,但这些发声者身上的切肤感受,确实是支离破碎。

其次,对房地产行业走势悲观。

民营房企集体退场,确实留下了大量烂尾楼、没有兑付的基金、成为空中楼阁的规划配套。

更多的是,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悲情落寞。

最后,对个人家庭未来财富悲观。

暴雷的信托、敲入的雪球、无法处置的外汇与币、跌去首付的投资性房产。

反观全球资产正在持续创新高,更加剧了这份内心的不安。

但是,「好评与差评」的选房师告诉我,最近的走访与客户沟通,还有很多人依然在看房、换房、选房的路上。

情绪就像弹簧,一定会回归常态。

我们不应该忽视看到的,但是也该思考一定会发生的。

必须承认,一个正在寻底、筑底、重塑的楼市,悲观情绪的确是很难被及时扭转的。经常,情绪的惯性要远比市场的惯性大很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财富会依托于情绪而不是市场。

有个做研究的老实人,给我看了一组数据。

大量在23年看空股市到2800的人,到了2800都没有买,甚至到了2650也没有买,但都追高在了今年的3100。

他们都知道政府3000点托而不举的道理,但是,宁愿选择3100之后的争抢,也不愿相信2800的不能再低。

人很多时候只能听得进自己认为的,看不见客观存在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天性,才让财富分布,变得有据可循。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无一例外,根本不可能离开房产的配置。

这轮调整,对富人是清盘式的,他们的资产配置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直接冲击。

难得的上车或换仓机会,不要陪富人等待。他们让渡的巨大空间,就是未来房产价值最大的安全垫。


推荐阅读:
一周居然来了三个好消息|专栏
这个「千万+」豪宅拒绝了价格战
79平双阳台设计,北京刚需盘是越来越卷了。

崔各庄「四兄弟」的性价比,终于跌回来了!

好评与差评
认认真真说说那些房子与生活的真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