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还是宗教,Grateful Dead面面观

文摘   2024-06-11 18:30   广东  


按:本文来自文艺评论家土佐有明的文集《Work 1999-2008》。译者,tRutHzzz,现居重庆,英语老师,喜欢听歌,业余时间主持一档介绍音乐的重庆话电台《理响谈》,全平台都可搜到。标题为编者所加。


Grateful Dead,一支伟大的乐队,举办过几千场演出,歌迷更是不计其数,就像一个由现场衍生出的狂热宗教。以即兴演奏为中心的表演,引发台下不管不顾的高潮。有些演出甚至长达7个多小时,30多分钟的吉他独奏简直不值一提。有人说他们的音乐就像把蜂蜜浇在头上一样。

乐队中心人物Jerry Garcia是迷幻/嬉皮士文化的先锋,1995年去世之后,乐队便已解散。世界各地乐迷都为之悲痛,其中甚至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Jerry已不再只是一个音乐家,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支柱,就像曾经的John Lennon一样......


Jerry Garcia


如今John Lennon和Beatles早已是音乐教科书里的模板,但Grateful Dead并未走在类似的正统路线上,而是在摇滚乐的小路上潇洒。摇滚乐如今除了一味的消费,早已失去了太多,所以我们更应该回过头去看看Grateful Dead,因为他们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就让我们开启这段感恩之旅吧。
 
Grateful Dead之所以是一支伟大的现场乐队的原因。

我先断言,Grateful Dead就是世界第一的现场乐队。到2001年为止,他们一共举办了2317场演出,演奏了308680首歌,观众数也位居世界第一。当然,演出内容跟普通乐队有些许不同:曲目及其长度都由成员们在舞台上临时决定,大部分都是即兴演奏,根据当天的气候、成员心情、观众反应等进行调整变化。
演出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轻快的音乐为中心演奏40-60分钟,然后休息1小时后再开始下半场。第二部分即兴要素更多,曲目时长也更长。Grateful Dead的演奏好坏区别很大:好的时候会有20-30分钟的吉他独奏,结尾会突然响起为人所熟知的曲目,整个演出最后以热烈的气氛结束。

他们的音乐一句话说不清楚,大体上还是属于正统摇滚乐,但其中有时会出现乡村、布鲁斯、爵士等影子,甚至发现还有一些舞曲元素。

Grateful Dead


Grateful Dead的现场魅力不只是他们的演奏,还有美妙的氛围。乐迷们就像在家一样平和且放松,甚至还会拖家带口来看演出。现场不允许携带影响光脚跳舞的玻璃瓶、设置有专门的婴儿室......打消了大家来看演出的所有顾虑。演出结束后,也常常能见到乐迷们主动进行收拾。

乐迷们痴迷于这样的魅力,狂热地追着巡演并称自己为“感恩脑(Deadheads)”。成千上万人从全国各地辗转来到演出现场,有人称他们为“史上最大的没有具体组织的宗教团体”......到这儿,大家应该能看出来,Grateful Dead绝不止于音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感恩脑(Deadheads)

 
Grateful Dead固有的“录音文化”

由于每次演出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因此现场允许携带录音器材进场。以珍贵的现场音源为导向,逐渐衍生出乐迷之间的音源交换。乐队认可这项举动,作为援助,他们还为这些乐迷特地设置了录音专区。
Grateful Dead现场的录音区


出于这些原因,如今存在着不计其数的音源交换网站。大家不以金钱为目的,而是采取物物交换的原则,所以并没有违反版权的相关法律。没有某一场音源的乐迷,在寻求拷贝成功之后,便可以向对方邮寄空白录音带,然后等着拷贝寄回便可。刚进圈子的乐迷如果想搜寻自己没有的现场音源,最初非常吃力,然而后来只需翻阅各个交换网站,就能得到其他乐迷亲切的支持。



这些乐迷们的录音比盗版音质强多了。其中比较顶尖的来自Dick's Picks系列的CD。这个系列经过重制,总过十八种,可以称之为“官方录音”。在普通的唱片店一盘难求,在各种音源官网上却一应俱全。

Grateful Dead的靴子腿

 
Grateful Dead对迷幻/嬉皮士运动的影响

说到Grateful Dead就没法绕开60年代后半他们与迷幻/嬉皮士运动的联系。他们的活动区域是以旧金山为中心的湾区。那里不仅是垮掉派的发源地,而且也具有浓厚的黑人民权运动氛围,扮演着对抗文化中心的角色。其散发出的开放气息,在60年代吸引了大量追求自由的年轻人。Grateful Dead就是嬉皮士的元祖——他们蓄长发和胡须,主张回归自然,歌唱反对战争和种族歧视,把药物融进音乐之中。这样的旧金山,嬉皮士打扮的人们,以及药物的使用促进了迷幻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迷幻乐队。其中以Grateful Dead,Jefferson Airplane这些乐队人气最高。
象征这个时代的篇章,可以说是Grateful Dead也参与过的由《飞越疯人院》的作家Ken Kesey组织的LSD实验——Acid Test。LSD在那个年代还不算违法,年轻人们坐在彩色喷绘的汽车中,伴随着大音量的摇滚乐,开启一段迷幻的旅途。据说Beatles的专辑《Magical Mystery Town》的灵感便来源于此。(顺带一提,Beatles的作品《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首字母的缩写也是LSD)
随着以Grateful Dead为代表的这些乐队的演奏时间不断加长,他们的即兴部分会越来越接近于群魔乱舞。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拜药物的致幻效果所赐。这类状况的代表作,是发行于1968年的《Anthem of The Sun》。

《Anthem of The Sun》
 
继承Grateful Dead精神的新运动/即兴乐队

Garcia死后,就没有了体验Grateful Dead现场的机会。然而如今依然有很多乐队继承了他们的精神。比如前面提到的Phish,就是Grateful Dead后美国即兴场景的代表乐队。所谓即兴场景,简单说来,包括乐队会在舞台上进行长时间的即兴演奏,还有狂热的乐迷会追逐巡演并携带录音器材进场录制音源。这种风格肯定与Grateful Dead和他们的死忠“感恩脑”有关吧,但每个乐队的音乐追求还是有所不同,毕竟主攻什么方向的都有。Phish跟Grateful Dead一样,是一支以乡村、蓝草等美国根源音乐为根基的乐队,当然他们也同样允许乐迷们现场进行录音。因为Phish的成员们经历过Grateful Dead的现场,所以他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乐迷们也很容易听到在网络上流传的他们的音源,甚至为Phish的日本巡演暖场的日本乐队Big Frog也作为Grateful Dead的乐迷而被大家所熟知啊。

Phish

 
关于Grateful Dead有趣的周边

没听过Grateful Dead的人们想必大概率看过跳舞小熊的图片吧。那其实是他们的官方周边形象。据说最初来源于美国西海岸销售的LSD纸片上的图案。五只并排跳舞的小熊出现在T恤、帽子、贴纸上,人气非常高。后面还有记录了几只小熊名字和出生年月的卡片,在日本年轻人中也相当受欢迎,就连对Grateful Dead一无所知的人们都争相哄抢。人们还在乐队的曲目和歌词里去追溯小熊名字的由来,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啊。

跳舞小熊


除了跳舞小熊,还有许多印着骷髅头加闪电的logo(Steal Your Face)以及Garcia照片的各类周边商品,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请随心自由地去探索吧。
Steal Your Face

斗量
斗量浩瀚音乐之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