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心中渴望更美好的人生、理想的人际关系与丰盈的财富,却总觉得自己在不停地拖累自己?明明知道该如何前行,却偏偏一次又一次地走上了反方向的道路。
这种无奈与挣扎,仿佛让人陷入了无尽的迷雾之中。今天,我想与你分享这本书,它或许能帮助你打破这道无形的枷锁,指引你走向真正的自我。
这本书在说什么?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的作者是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她在网路上分享如何疗愈和自我觉醒的智慧,文章被刊登在《富比士杂志》和《哈芬登邮报》等各大国际媒体上。她写这本书,希望帮我们厘清内心深处的自我破坏行为,并激励我们摆脱这些行为的束缚。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我们会自我破坏,什么时候我们会陷入这种行为,以及如何停止它。书中透过一步一步的指引,帮助我们了解自我破坏的背后动机──也就是我们困住自己的那座山,让我们知道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潜意识和生活习惯来突破这些障碍。
我认为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既具体又实用,书中提供了许多实际的建议,例如制定计划、寻求帮助、认识自己的情绪等,都是一些可以立即采取行动。
以下分享会谈谈自我破坏的原因,以及摆脱自我破坏、实现自我控制的四个方法。
你的那座山,是你和你想要的生活之间的障碍。面对它,也是你获得自由和成长的唯一途径。你之所以会处于现在的困境,是因为有某一样东西让你看见了你的伤口,而你的伤口将让你看见你的道路,而你的道路将让你看见你的命运
什么是自我破坏?
在我们内心深处,最难以察觉的障碍往往是「自我破坏」(Self-sabotage)。这种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并非出自我们的意识选择,而是我们内心未解的恐惧、缺乏安全感和旧有限制性信念的综合体现。
你是否曾感到,明明想要变得更好,却总是做出相反的选择?正如作者所说:“自我破坏是你无意识需求的显现,而这种需求通过自我破坏来满足。”我们常见的自我破坏行为包括过度思考、拖延、逃避责任,以及沉溺于不健康的习惯。
这些行为看似在保护我们免受失败或痛苦的影响,实际上却限制了我们的成长。当我们试图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时,潜意识中的焦虑与不安全感会悄然浮现,促使我们回归原状,躲避未知的风险和痛苦。
比如,在金钱方面,你可能明明知道应该储蓄和理财,但每当存了一些钱后,冲动购物或奢侈消费的欲望又会涌上心头。这背后往往是内心的不安全感或情感空虚,试图通过购物来寻求短暂的满足感,却在无形中破坏了自己的财务健康。
在感情方面也是如此。你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感到不安,害怕受伤,于是无意识地表现出过度控制、频繁吃醋和不信任对方,甚至主动挑起冲突。这样的行为本是为了避免被抛弃或受伤,但最终却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恰恰实现了你最害怕的结果。
如何实现自我控制?
作者说:「你相信生活是什么样貌,你就会把生活变成那个样貌。」
一、理解和承认自我破坏的行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存在自我破坏的行为,并且具体辨识出这些行为是什么。透过记录或反思,我们可以找出那些不断重复的负面行为和思维模式,像是拖延、逃避责任、过度焦虑等。
然后,我们要诚实面对并接纳我们的情绪,例如愤怒、恐惧或焦虑,而不是压抑它们。就像是我自己经常避免感受到愤怒的情绪,作者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说:「愤怒是健康的,愤怒也能让我们看见自我一些重要的面向,包括真实的自我,以及我们在乎的是什么。」就像是愤怒可以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还能帮我们认清自己认为不公正的事情。
因此,愤怒这种情绪,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动力」来源,驱策我们采取行动、改变现况。只是我们必须留意,不要把这种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而是利用这种情绪作为改变的动力就好。
当我们认真感受所有的情绪,才会体会到作者所说的这种好处:「一旦不再害怕去感受任何事情,一旦不再抗拒生活中的任何部分,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你找到了平静。」
因为愤怒,我们决定改变;因为恐惧,我们做足准备;因为焦虑,我们采取行动。
二、对自己用同理心取代批判
在学会自我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自我疗愈」,也就是对自己保持温柔和同理心,而不是陷入自我批判的循环中。对于所有深陷自我批判困扰、觉得现在的自己很糟糕的读者,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帮助的练习方式。
这个练习叫做「告诉年轻的自己一段话」。
你可以想像一个在「未来」已经从创伤中痊愈、快乐而且年长的自己,正在传授给「现在」年轻的自己一些智慧。想像一下,年轻的自己心碎了,而年长的你坐在他们身旁,给予他们非常具体的指示。
例如,你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遇到这种事情其实棒透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但之后会有另一段更好的恋爱关系。或者,年轻的自己感到万分沮丧,而你坐在他们身旁,告诉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好一些:需要打电话给谁、需要去哪里、需要开始做些什么,以及需要停止做些什么。
当我们使用这种方式跟自己对话,就能从一种抽离的角度,给自己更好的对待。如同作者写道:「你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了,纵使那些碎片仍然是你的一部分。你并没有因为痛苦而崩溃,你正在看着自己走出痛苦。」我们竟然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
三、采取具体行动转变生活
对于一些导致我们负面情绪的创伤或的回忆,强迫自己「放手」并不会让问题消失。如同作者指出的:「如果试图强迫自己对某件事情『放手』,我们就会抓它抓得比以往更紧。只有开始建立新的事物,你才能继续走上人生的道路。」
一旦我们认识到自我破坏的行为和原因后,我们需要的就是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来取代这些旧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专注于建立新的生活和行动,并让自己逐渐沉浸其中。
像是设定新的日常习惯、寻找健康的情感支持、学习新的技能、专注于个人的职场成长。例如,若有拖延问题,可以设立每日的小任务,逐步完成;如果有不健康的金钱习惯,可以制定预算原则并严格遵守。重点在于一次改变一个小步骤,逐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并在过程中对自己保持耐心。
最后,就会如同作者所说的:「一旦建立一种新的生活,让你能够深深地沉浸并投入其中,同时也让你觉得兴奋而有趣,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放手,并慢慢地忘记过去。」这个时候,自我破坏就不会这么困扰着你,因为你已经把心力转移到新的行动上面。
四、强大自己,实践起来
另一方面,自我疗愈不只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还可以帮我们成为更强大的自己。作者也鼓励我们想像自己「最强大的版本」,问自己这个版本的你,会如何思考、行动和面对挑战。
书中指出,如果我们要想成为最强大的自己,第一步就是巨细靡遗地想像这个人的样貌。开始问自己:最强大的那个我现在会怎么做?他会如何度过今天?他会如何应对这个挑战?他会如何前进?他会如何思考?他会有什么感受?
透过这种持续的内在对话和反思,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方向,不会再受到过去的困境束缚。也就是说,以前我们都太习惯听从了「弱小的自己」的声音,导致我们绑手绑脚、不敢前进。现在,改听「强大的自己」给出的建议,才更容易跨出前进的那一步。
所以,我们可让强大的自己成为生命中的执行长,负责制定计划、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成为能够自我控制的人。当我们做到这个程度,就会像作者所说的:「强大的人并不是最具攻击性的人;攻击性通常是一种自卫机制。强大的人最不会担心小事带来的困扰,也最愿意充分地处理和解决大事。」
总结以上四个重点,从自我破坏到自我控制,不是一夜之间的转变,而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渐进改变的过程。透过理解、同理心、行动和实践,我们就能够逐步化解「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
改变的过程或许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正如作者所说,一旦我们决心结束自我破坏的行为,真正的成长就将开始。我们可能会暂时离开舒适圈,失去一些旧的人际关系,但这并不可怕。
正是这种觉醒,才是最好的开端。书中提到:“那些注定要进入你新生活的人,将会与你相识。”当你开始审视自己、承担责任,你将迎来新的可能性,建立一个更真实的舒适圈。人们不再只是喜欢你,而是会真正理解和支持你。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低谷,感到愧疚或沮丧,请记住,这一切都是改变的前奏。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勇敢面对自己,跨过那座困住你的山,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的你,将会感谢今天勇敢的选择。
🌹
KeyTalk
重磅推出:1对1定制属于你的实践计划
MASTERING LEADERSHIP:MASTERING LEADERSHIP 我是源头领导力 系列-1/ 从“反应性”到“创造性”——MASTERING LEADERSHIP 我是源头领导力系列-2 / 从现状到愿景的「橡皮筋」:MASTERING LEADERSHIP我是源头领导力系列-3
工具库:31、从「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向「极性管理」的圆融 / 30、「鱼缸会谈」:人人都可以成为演讲者的集体汇谈方法 / 29、浮现内心隐而未显的假设:「左手栏」——「引导工具库29」 / 28、那些著名的“2x2决策矩阵” / 27、世界咖啡/ 26、开放空间工作坊技术 / 25、自下而上的战略规划:未来探索 / 24、人人都可以上手的私董会 / 23、团队对什么说YES和对什么说NO:生态周期规划 / 22、建立团队韧性:关键不确定性矩阵 / 21、问题矩阵 Agreement-&-Certainty Matrix / 20、整合-自治 Integrated~Autonomy / 19、名人访谈 Celebrity Interview / 18、旁观者清「人类学研究」 Simple Ethnography / 17、一起涂鸦 Drawing Together / 16、换位思考的倾听:听到、看到、尊重 Heard, Seen, Respected (HSR)/ 15、使用「最低规范 / Min Specs」释放团队最大的活力 / 14、即兴心理剧创作/ 13、三人行 Troika Consulting/ 12、引发微小行动的「15% 解决方案」 / 11、反向头脑风暴-用TRIZ打破惯性思考 / 10、解决「既要...又要...」的“悖论思考” / 9、目的、使命、价值观“开采法”——千万次地问为什么 / 8、破冰:即兴社交 / 7、认可练习 / 6、积极聆听 / 5、团队共识画布 / 4、臭鱼模型 / 3、化解冲突的对话阶梯:W³ - What、So What、Now What?/ 2、人人参与、相互激发的极简会议方法:“1-2-4-All” / 1、Check-In / Check-Out 出入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