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成︱寻访朱兆祥:宁波人的大学梦之三

文摘   2024-08-24 19:01   浙江  

 

寻访朱兆祥

——宁波人的大学梦之三

浙东笔记·《大潮初起·第十一章》之四十三

文︱王耀成

       一直做着故乡大学梦的,绝不仅仅止于几个宁波帮工商实业家。

       1984年夏天,宁波人、西安交大教授俞茂宏在前往丹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途中,就“在宁波办一所综合性大学”一事给包玉刚写信,信中大体意思是:宁波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有了办大学所需的各方面条件。他诚恳地说:“在宁波新建大学,此义举的带头人非包先生莫属。”

  信件于1984年7月寄至香港。这也许是触动船王日后为家乡办大学的最早因素之一吧。从丹麦回国后,俞茂宏教授将此信略作修改,在参加各种全国学术会议上,向众多宁波籍学者宣示,意在求得众老乡共鸣。

  果然,宁波籍学者纷纷在信上签名支持。随后,这封签名信被送至宁波市政府。

  

  说起在外地的宁波人热心家乡办大学之事,有一个人不能不访,他就是宁波大学首倡者之一,也是首任校长朱兆祥。


朱兆祥(1921年-2011年),力学家、教育家和科技事业活动家。宁波大学首任校长。


  但朱校长早已卸任,安居北京家中,采访他并不那么容易。我只能慢慢地寻找机会。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1998年春天我陪同赵安中先生访问宁波大学,意外发现朱兆祥教授也在。不由喜出望外,遂约好时间访谈。

  朱校长此次从北京来宁波,是为宁大十周年栽树来的,还有讲学。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我专程到宁大拜访了他。话题就从栽树说起。

       “真快,宁大十周年了。我们几个宁大的老校长、老书记该为她做点什么呢?”满头华发的老校长动情地说。

  日本东京大学有一条银杏路,那是一条绿荫铺地的绿色长廊。包玉刚生前的愿望不是想把宁大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吗?我们也来栽一些银杏树吧。

       说起银杏路,我不由得想起合肥中科大校园里有一条“朱公路”。
       这是还没有平反的“反党分子”朱兆祥,1977年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花了一年时间以一己之力修成的三百米长的砖石路,后来被学校改建成更平坦宽阔的地砖路,但人们都习惯地称之为“朱公路”。 



        朱兆祥曾经感慨地回忆说:


       这条小路象征了我在科大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活。人们早已忘记了这条路的来历,却每天踏着这条路上班、上街。我想这就够了,我没能像华罗庚那样做人梯,使人们抬高一步最后达到顶峰,我只是山脚下的一条路……


        如今,朱兆祥等5个白发老人,在潇潇春雨中,栽下了149棵银杏。买树苗的几千元钱,也是他们自己掏的腰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他们的眼中,宁波大学不也是十年前栽下的一棵小树吗?他们要叫它长成一片森林。

  

       朱兆祥出生在镇海虹桥朱家,据说是宋朝大儒朱熹后人,700年前从福建迁来。但到了祖、父辈,书香门第的朱家已经变成打渔人家了。父辈每年到舟山捕鲨割翅,经过加工,在鱼汛结束后,连同加工好的鱼、鳗、蟹运回宁波出售。在两个鱼汛之间的空闲期,则到咸货行当个小伙计。

  吃海上打渔这一行的饭风险极大。夕阳西下,孤儿寡母盼船归来,那真叫望眼欲穿。朱兆祥兄弟两个,上面有一个哥哥。父亲亟盼有一个儿子能够跳出三尺渔船,于是决定让大儿子读书,将来吃文饭。小儿子则希望子承父业。海上风险固然很大,但如果在咸鱼行当个小伙计,收入还是有保障的。

  实际情况是家贫,供不起两个读书人,机会只有一个,只好牺牲另一个。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兆祥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其时阿哥正在念初小。父亲生前的打算阿哥是知道的,而且正在实行,但是有了这一变故,他决心牺牲自己,把弟弟培养成读书人,以告慰父亲。于是辍学到宁波城里当伙计,所得的一点收入供弟弟到当时城里很好的学校———四眼碶小学读书。

       那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波及宁波古城。朱兆祥在学校里做白话文,读郭沫若、冰心的新文学。自然科学方面,声光化电,都有实验。读完了小学,考进了宁波中学,读到初中毕业,母亲终于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们放不起本钱。”

  朱兆祥很是伤感:本钱本钱,读书怎么和做生意一样啊?

  失学一年后,舅舅带他到上海做学徒。怎奈正逢经济萧条,工厂倒闭,商店关门,最终还是失业回家。阿哥也失业了,兄弟俩在家里很苦闷,每天翻报纸、找广告,寻出路。

  有一天,兄弟俩在报上看到宁波有一个工业学校,可以考公费生,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日夜补课,备考,结果朱兆祥考上了公费。这下不但有书可读,而且生计也不用愁了。在学校,他学的是“打样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计员。朱兆祥很刻苦用功,发奋努力。

  抗战爆发后,日寇步步紧逼,国军节节败退。出于爱国心和对敌寇的愤恨,朱兆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共产党领导的学生周刊社,朱兆祥读到了《十年中共史》,于是在1940年加入了共产党。

  也就在这一年,朱兆祥在宁波工业学校毕业。党组织的意见是先找职业。可是由于他的成绩特别突出,几个老师都鼓励他考大学,说经济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朱兆祥被说动了心,真的赶到上海去考,结果考上了浙大。

  其时浙大逃难搬迁在浙南龙泉大山里。考是考上了,可是朱兆祥身无分文,盘缠无着。后来靠丽水的同学凑了一百元钱,这才到龙泉上了大学。


抗战时浙大龙泉分校旧址。


  也就是在浙大,因为是宁波人,凭着刻苦努力和优异的成绩,朱兆祥评上了“四明奖学金”,每年400大洋。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了。凭着这个奖学金,他终于读到了毕业。

  毕业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浙大当助教,做科学界的工作,准备迎接解放。刚一解放,朱兆祥就被调到北京,在文化部科学局,做普及科学工作。“科普”这个词,就是他们那个时候创造出来的,科学局也就改为科普局。后来成立了科普协会,朱兆祥到协会当了秘书处处长,顶头上司是中宣部。


1953年,朱兆祥在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办公地。


1956年,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签发的聘任书。


  那一年,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要回国,陈毅副总理命令派人到深圳去迎接,被组织上派去迎接的就是朱兆祥。可以说朱兆祥是第一个和钱学森握手的人,也是钱学森见到的第一个中共党员……后来科学院筹备力学研究所,钱学森当所长,钱伟长当副所长,朱兆祥是学术秘书。

  1957年反右,钱伟长被打成右派。他解放前就是进步科学家啊,斗他,他接受不了,党组织派朱去“帮助”他。孰料后来不但“帮助”未成,朱自己反倒成了包庇钱,同情钱,结果被审查2年,定为反党分子,开除党籍。

  说来有趣,朱兆祥一生与“19”有缘:19岁入党,做了19年党员,后来做了19年“反党”分子……直到钱伟长被摘了右派帽子,朱兆祥才得到平反。平反后,被安排到科技大学当教师,教力学。实际上,他是一边读书研究,一边开课,就这样在科大开了十几门力学课。

  

2005年12月7日,朱兆祥(右)、郑哲敏(左)看望病中的钱学森。


  1979年,朱兆祥因事回到宁波。故乡给予他的感觉是落后。“五口通商”后,发展了一下,但解放后成了东海前线,不搞建设,准备打仗。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宁波应该好好发展发展了。还有一个更强烈的感觉,就是宁波应该办一个大学。

  朱兆祥回到北京,和那些宁波籍的老同志碰头。在当年的宁波中心县委书记、后来我国驻丹麦大使秦加林同志家里聚会。大家议论纷纷:改革开放了,怎样为家乡做点事?不约而同地都觉得宁波应该办一所大学,应该呼吁一下。

  正说到这里呢,秦大使的夫人就笑了。说怎么搞的,你们怎么都想到一块去了,都想到办大学!1984年下半年,朱兆祥到杭州讲学,就想顺道到宁波找市里表达一下老同志们的想法。

  在省里,省委组织部长沈桂芳也是宁波出去的老同志,他一听就把教育厅长缪正红找来,缪也是宁波人。

  老缪对朱兆祥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最近邓小平在北戴河讲话了,还派了卢绪章到宁波指导工作。他还说,我给你打个电话给孔宪旦,孔是当时宁波市文教副市长。另一个宁波人,省科协副主席徐朗也说,我给你写一封介绍信给葛洪升。

  (我听朱兆祥讲,宁波人,宁波人……到处都有宁波人,心中十分感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华侨饭店,余德富摄。没想到吧,华侨饭店还是宁波大学的孕育之地呢。


  朱兆祥到了宁波,住在华侨饭店。没有见到葛洪升书记,但是见到了孔宪旦副市长。说起宁波办大学的事,家乡人没有一个不赞成的,都说应该办。但又都说没有钱,困难太大,不好办……朱兆祥听了相当失望。

  在宁波,他给一个老同学打电话,是镇海石化总厂一个总工程师。晚上,老同学到华侨饭店来看望。他说邓小平派卢绪章坐镇宁波,卢老就住在华侨饭店。

  朱兆祥一听,喜出望外。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么?连忙查找房间打电话,秘书说卢老正在会客,约他明早见。

  朱兆祥一算,自己是明天上午10点的火车离宁波,时间很紧,时间短了怕说不清楚。幸亏他是个有心人,临来之前,他请科大的一位党委副书记给他列了一张办大学的匡算清单,带在身边。

  他想何不开个夜车,干脆在此基础上搞出一个方案来?

       忙乎了一夜,第二天,朱兆祥如约去见卢老。

       这是朱兆祥第一次见卢老。卢老听说是关于办大学的事,极表赞成。他说:“宁波开发开放,大规模建设,需要有贝之财,更需要无贝之才……”

       卢老问:“办大学要多少钱?”

  朱兆祥说:“至少四五千万吧。”

  朱兆祥的匡算,是按初期在校生2000人的规模,再按当时国家办大学的基本建设投资标准每人2万元人民币,这样算下来起码需要4千万人民币。

  卢老说:“好,你把方案留下,我有数了。”

  后来在与包玉刚具体谈到数目的时候, 卢老说:“这4千万是国内办大学的标准,你办的大学标准应高一些,再加1千万吧!”

  包玉刚同意了。

  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2.5比1,所以包玉刚出资5千万人民币,实际是2千万美元。

  后来许多人问朱兆祥,特别是他当了宁波大学校长之后:

  “你当时为什么说四五千万,为什么不要1个亿?”

  朱兆祥只有苦笑: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啊。不管怎么说,能有五千万也不错了。

  

1986年,宁大首任校长朱兆祥(左一)与包玉刚先生在宁波大学。


1987年4月20日,邵逸夫先生访问宁波大学。左一朱兆祥,右一耿典华。


       真是无巧不成书,隔了两天,包玉刚来了。

       1984年11月6日,徐朗给朱兆祥来信,说包玉刚已同意出资创办宁波大学。他说我们要做好准备,为宁波物色一个好校长。

       没错,现在办大学总算有了眉目,那么选校长就是关键。那些日子里,朱兆祥他满脑子想的是到哪里为家乡找一个好校长。

  朱兆祥首先想到,科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到科学院去物色。终于找到一个人,学部委员,力学所所长,也是个宁波人。可是,后来没有成功。朱兆祥很扫兴。

  与此同时,省市有关方面也在到处找校长。找来找去,后来居然找到了朱兆祥头上。

  哈哈,这不是骑驴找驴么!不过,这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年,朱兆祥已经66岁了。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北京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包玉刚也在场。就在这天早上,他和宁波市长耿典华就捐赠2千万美金、为家乡倡办大学一事签了字。

  包先生是特意选择这个日子签字的。

       1985年10月宁波大学奠基。首任校长朱兆祥在往奠基石上铲土的时候,不由得感慨万端:

       世世代代的宁波人千呼万唤,朝思暮想,梦魂牵绕的宁波大学,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在包玉刚的鼎力促成下办成功了!

  

下一篇: 

农夫,耕牛,与故土

 ——宁波人的大学梦之四


王耀成

      王耀成,笔名旅人蕉、非庸。浙江金华人。1967年毕业于金华一中,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杂志编辑;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组负责人,东海舰队政治部宣传部正团职文化科长,退役海军上校。1989年转业后,历任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宁波市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宁波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特邀委员。

  1971年起从事文学创作,著有《柿子红了》《When the Persimmos Were Ripe》《农民的创世纪》《陈中伟传》《Dr. Zhongwei Chen: A Life of Accomplishment, Dedication, and Bravery》《大潮初起》《石库门的主人》《女船王》(合作)等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作品10余部。

  1993年起从事“宁波帮”研究与“宁波帮”题材文学写作,著有《赵安中传》《王宽诚传》《蔚蓝的航程——走向海洋的宁波帮》《宁波顾氏家族(传记篇)》《商行四海》《甬商散论》《蔚蓝航程》《甬商列传》等10余部;宁波帮题材电视与戏剧作品多部;并主编《海外宁波人研究》《宁波籍港澳台和海外人物录》《甬商书系》《百年风华》等。资深“宁波帮”研究专家,当代“宁波帮”研究开拓者之一。

  (综合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浙商卷》之本人词条)

大河奔流工作室
坚持文学性和原创性。不追新闻热点,不求轰动效应。说真正想说的话,写时过境迁仍然可读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