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陈人斋和他的助学金点子

文摘   2024-09-09 19:01   浙江  


陈人斋和他的助学金点子

︱水乡人家

       陈人斋是温岭市箬横中学退休的老校长,年逾九旬,满头白发,却身骨硬朗。

       他做了一辈子的校长,1952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温岭横湖小学、坞根小学,城北区中心小学、温岭五七学校(高中)、松门中学、箬横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一生从教,躬耕不辍,桃李芬芳满天下,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春蚕奖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我是他在温岭五七学校任教任职时的学生,我们做学生的都习惯地称呼他为陈老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百废待兴,拨乱反正。温岭五七学校创办之初,在大片荒凉的盐碱地上办学,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水泥路,只有两间旧教室,还有一排仓库屋,生活十分艰辛。陈老师带领全校师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了教学和劳动双丰收,谱写了一曲盐碱地上垦荒肓人壮丽之歌。刚开始,我们稻草铺地睡在泥地上;陈老师一家人挤在一间仓库屋里,棉虫爬满墙壁和衣被,令人发怵。两年时间虽短,但这些镜头深深地留在我们脑子里,宛如昨日。陈老师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是我们全校师生奋力前行的力量源泉。


陈人斋老师


       1992年陈老师退休回家,住在本市箬横镇街龙头村。退休后的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个做惯了的人,总想找些事来做。我人生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1953年我第一次被选为人民代表,就是本村乡亲选的。我的子女为我在城里买了养老房,生活和医疗条件都很好,但一直空置着,我时时想着要为家乡继续做些什么。”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家乡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发挥余热。

       他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犹如上紧的发条的时钟。诸如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故事,为村里出黑板报,办起家庭图书馆吸引学生阅读,撰写校志和村文化史等乡土教材等等。他说,在岗时当了41年校长,现在这一干又是32年了。为之他又屡屡被评为先进退休干部。

       我印象中,在五七学校初创阶段,没有水泥路他就发动师生挑碎石来铺,没有电灯就买来柴油机自己发电,没有自来水就用明矾沉淀,一个个问题总能迎刃而解。陈老师发挥当年当校长时出色的行政领导能力和看问题的慧眼,在退休后发挥余热时,也总能找到适合的工作,碰到困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将他的"新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陈老师家庭图书室


       他不满足于这些工作,除了上述各项,还能再做些什么呢?他不断琢磨着,并走村入户,向村干部询问,经周密的调查研究,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凭多年工作经验,敏锐地觉察到,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个领域有许多事情可做,也很迫切。十几年前,本村企业发展壮大,如鸟巢电器厂,龙昌机械厂等纷纷回乡办企业,这一下外来农民工增加了200多人,每年流动儿童在学增加了十五六人左右;本村外出经商做工的家庭也有一批留守儿童,每年在学的约有20多人。而且这些学生家长都是农民工,家境都不怎么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雪中送碳”。这些儿童如不给予足够的关怀,就很容易辍学或即使在学也会因家庭的各种牵制而无法学好。他暗自思忖,我凭几十年教书的经验,可以在帮助这部分困难农民工子弟完成学业方面做些事情。这也是扶贫帮困的一部分,是一项慈善工作啊,我何不把自己的优势和慈善助人结合起来,入手这方面的尝试?

       主意打定后,他先在组织上入手,建议村里成立关工委。关工委如期成立并任顾问,然后以这个组织的名义着重对这批儿童进行帮扶;他以老校长的"面子″,与当地中小学逐个协调,实现了流动儿童入学免收借读费;每到节假日,把这批学生约到家里,帮他们修改作业,把家里图书馆的各类书籍开放给他们阅览。他的家就成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之家",老师像个孙行者,儿童们像花果山上的一群小猴,一呼而百应。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务工,有的是爷爷奶奶照看,有的托左邻右舍看管,其中有三四个同学中饭没着落,老师就叫他们在家里免费就餐,师母及子女买菜的买菜,烧饭的烧饭,供水的供水,忙得不亦乐乎,如家里来了客人。留守儿童陈鑫迪,流动儿童吴同学兄妹们,父母都常年外出挣钱糊口,中饭也就安排在老师家了,因常年吃在一起,也就亲如一家了。流动儿童吴同学因发愤努力,被学校评为"三好生",沈同学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陈青青、陈英豪同学被镇关工委评为"少年孝星"。陈鑫迪同学考上了温岭中学,后来考上了上海交大并成了该校的研究生。2017年"三改一拆"后,企业减少了,农民工减少了,因陈老师照看教授得好,许多家长就“赖着”不走,继续在本村租房,把孩子留在本村,自己来回奔跑。


陈老师和学生们


       我还听到这样的例子,这也是我动手撰写此文的直接动因。有个学生叫张鹏,父母双亡,老奶奶病重,家境十分困难,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陈老师为了不使他失学,把那根风筝线接过来,将这个非亲非故的学生当作子女一般照顾。老师三番五次上门动员他去入学。入了学,没有衣服和学习用品,老师叫师母给他配做衣服,每月供钱给他买书薄纸笔;放学回家,把他接回自家,并让他进自家“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教他识字作业;上初中了,学校变远了,还为他配了一辆自行车,初中的学习费用也由师母给予。学生的生活费有了老师接济,而家里的老奶奶生活无着,如不安排好,学生照样会辍学。师母隔三岔五给她送吃的用的,如蜡烛、火柴没了,师母都会送去;也常给些零用钱。初中毕业后,陈老师与镇政府和市关工委联系,推荐他去台州市一家职技校免费入学;进校后,学习掌握了机床技术,成为了一个有用的建设人材。


陈老师全家福


       我惊讶,年事已高的老师,竟如同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这和他没有退休有什么两样?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诗云:“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老当益壮,不辞辛劳不就是老黄牛精神吗?我还意识到,一个老干部发挥余热也要有新思路,新视角,新办法,惟其如此,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陈老师把教育与慈善融为一体的成功实践就是明证。



作者介绍

     本名陈连清。务过农,教过书,退休前在浙江台州市县机关工作。在本号连续推送取材于家乡温岭莞渭的作品,回忆青春往事,描摹乡土风情。长期从事理论工作,作品颇具思辨色彩。

大河奔流工作室
坚持文学性和原创性。不追新闻热点,不求轰动效应。说真正想说的话,写时过境迁仍然可读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