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楷书《赤壁赋》浅析
最近看到陕西藏家李先生祖传方孝孺楷书《赤壁赋》,并有清末民初大臣宋伯鲁的题识:“右方正学先生金牋楷书赤壁赋,自诵明月至登仙计七十四字,当由立轴割裁而成,铺麻裱法,今亦罕见。书法内含刚健而外寔妍秀,当是中年所书,纸虽暗淡而墨彩烁然。先生大节彪炳,独有千古。焚香展对不觉五体之投地也。”考宋伯鲁先生题识落款时间,当为1923年4月。
宋伯鲁(1854一1932年)字子钝,号芝田,是陕西礼泉县人。他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及第后,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且怀忧国忧民之心,与康有为、梁启超深交,当时康有为起草的变法奏书,很多均以他的名义递交,宋伯鲁是戊戌变法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位对书画创作与鉴赏有着独到眼光的书画名家。他在一百年之前的题识,为这幅《赤壁赋》书法是否为方正学先生的真迹遗墨,提供了肯定的佐证。
现在看到方正学先生所书写《赤壁赋》共有七十四字:“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方正学书法作品保存在三字竖排,六个字一面的册页上,书法被割裂重排的痕迹非常明显。估计原来是直幅作品,由于直轴太长既显眼又容易暴露,明初那位最早藏家可能偷偷把方正学先生书法裁剪,重新贴在小本本上,这样便于隐藏。可以想像一下当时割裂收藏方正学书法时的场景,肯定在夜半时分,藏家紧张的心卟通卟通跳着,紧闭门扉,微颤的手把整幅书法裁割成一块块长条,又剪成三字一片的小块,轻声夹进小册子密藏起来,就连家人仆人对这番操作应该都一无所知。因为靖难事后,永乐年间收藏方正学先生文章或遗墨的,已罪至死。可见最早的藏家是个有智慧且有大勇的人,他可能是方正学的挚友或者忠诚的学生,也可能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在朱棣挥起腥风血雨时刻,他甘冒着被诛灭危险,把这幅书法作品以这样的方式保存下来,真非一般勇气了。
据明代卢演著的《方正学先生年谱》载:“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先生年三十六,在缑城廷臣复交荐先生辟至京,上方重赏罚,以其志存教化,顾左右曰:今非用孝孺时。除将仕郎汉中府学教授……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五月,高廟宾天,皇太孙即位,以太祖遗令必先召方孝孺,乃驰驿召为翰林侍讲。”这次赴京,方正学已过了不惑之年,他在陕西算来已待了七年,除去赴任路途中跋涉,也有整整六年多时间是在汉中任上度过的。志存教化正是方正学先生人生所愿,在府学教授这个职位上干得非常出色,终日讲学不倦,名声越来越大,学生数大幅增加,生员除外,每年入府学旁听者竟高达2000多人。在汉中教书育人这段岁月里,方正学在当地应该留下了比较多的书法作品,求字者既有书画爱好者,也有达官贵人,更有一批学生和挚友。但这些方孝孺的书法作品,在靖难事件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下子消失了。至今能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所以这《赤壁赋》书法尤显珍贵。正因为方正学久在陕西任职,他写的这幅《赤壁赋》书法出现在陕西藏家手中,视为代代相传的珍宝,也就解释得通了。
《四库全书总目》在卷170 《逊志斋集》提要中,评方孝孺的文章风格是:“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方正学十分景仰这两位先贤,他的文风的确也受到了这二位豪放派词人影响。在方正学所作《读陈同甫上宋孝宗四书》中写道:“予始读同甫论史诸文,见其驰骋为惊人可喜之谈,以为同甫特尚气狂生耳,未必足用也。及观其上孝宗四书,不觉慨然而叹,毛发森然上竖。呜呼,同甫岂狂者哉,盖俊杰丈夫也!”在方正学《题东坡画竹》诗中,我们读到“内翰何年写画图?眼中惊见凤毛孤。一枝润带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在《赤壁图赞》中,方正学这样记下:“群儿戏兵,污此赤壁,江山无情,犹有恸色。帝命伟人,眉山之苏,酹酒大江,以涤其污。挥斥玄化,与选物伍,哀彼妄庸,攘敓腐鼠。明月在水,独鹤在天,勿谓公亡,公在世间。”以上三篇诗文,可以窥见方正学先生内心深处多么崇敬苏东坡与陈亮酹酒大江的英豪气概,将他们视之为鹤立人间的真丈夫,象浩浩天宇清辉明月一样的皎洁人物。熟读他们诗文,书写他们作品,应是方先生人生快意中的重要选项。久而久之,文风自然受其熏陶,所谓近朱者赤也,于是就有了《四库全书总目》里对方孝孺文风恰到的评价。那么,方正学先生在朋友学生索讨墨宝中,书写文字选择《赤壁赋》一段,既体现方正学先生对前贤的崇敬,更有把自己所好,让大家分享之意。
这幅《赤壁赋》书法结字端庄,气势刚健,每字的点画用锋交代极为清楚,一丝不苟。整体看来其书醇深雄迈,力度在骨,而又恣肆无存,庄中有逸,六百年后观之犹凛凛有生气,如见先生其人。如果从书法史的长河寻找,方正学这幅书法有参照模拟赵孟頫所书《赤壁赋》的痕迹,但各有千秋,赵字秀逸俊美,方书雄强豪迈。虽然赵为小字,方为大字,但气韵上还是接通的。陕西学者党治国在《光慈先生家藏方孝孺赤壁赋墨宝序》一文中赞曰:“方孝孺所书《赤壁赋》中堂,非惟书法之至宝,其所蕴含天地之正气,尤为当世之绝无。”是的,如果能从一幅书法中读出天地之正气,则必须和书家铁骨铮铮的气节以及他书写的内容结合起来观看。方正学书《赤壁赋》是对苏东坡的敬佩,我们观看方正学的书法又是把方先生的人格和他坚守的道德力量,融化于笔墨章法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离不开苏东坡、方孝孺这些经典人物的存在,也离不开当今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捧读方正学这幅书法作品时,我仿佛看到先生当年展纸下笔时的从容,也深深感慨为密藏此幅方孝孺遗墨,那个甘冒着生命危险无名氏的难能可贵。
(写于2024年8月11日)
作者介绍
陈剑飞,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市县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宁波市作协理事。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已出版诗集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