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性论》是大乘佛教探讨佛性、如来藏的代表性论着,为弥勒菩萨所著。其内容深广奥妙,是显教和金刚乘之间的桥梁。书中所讨论的佛性,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就具足的,不需 外求;但另一方面,它遍及一切事物、现象。整部论典以七个金刚句(佛、法、僧、界、证悟、佛行事业)阐释众生本具佛性,并以此为本,经由法道而证得菩提,具足证悟功德,开展救度众生的佛行事业。缘起品
1
佛法僧及如来藏,菩提功德与事业,
论体一切摄略说,如是七种金刚处。
现在开始讨论正文。首先是概括性的摘要, 在我们对主题有了一般性的概念之后,就不会对后面的不同论题感到迷惑。本论教导七个主题, 亦即七个金刚句 或七个无法摧毁的论句:
一、佛
二、法
三、僧
四、界(藏 kham)2
应该如何翻译这个字呢?早先我们讨论过藏文的 rig 和 kham。也许最好的用 词是「家系」、「种族」,就像佛有不同的部族。rig 这个字有点像「种族」、「类型」 或「物种」,有点像是不同种类的动物,例如哺乳类、袋育类、鱼类、昆虫类等等。不过,说它是「物种」,但它绝不是濒临绝种的那一种,因为每一个人都具 有!金刚乘行者喜欢把 kham 译为「元素」, 因为它用在密续修行中确实非常贴切。
「界」或「元素」的概念十分广大。现在或许不是讨论五方佛(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宝部及羯磨部) 的时候,因为我们不准备讨论密续。但我的老师堪 布阿贝仁波切最近说了一些话,我觉得很重要。他说:「唯有佛被视为最殊胜的老师。」这有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释。
每一个众生都有稍微不同的界或元素,虽然所有众生都是以一个主要的「界」, 即「如来藏」,为基础,但只要我们还有些许染污,就只能以臆测、以间接的感 知来理解他人。我们一开口,就只能概括而谈,我们整个沟通系统就只能概括地 归纳。只有佛能够不以概括的方式来沟通,因此唯有佛能够毫无臆测地教导别人。
诸如三乘、九乘、五毒、五佛部等等的一切概念,实际上都是概括之论。或许有百万佛部,但我们从不知道,我们无从得知。所以对于还不是十地菩萨的我 们来说,当我们教学或禅修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始终只能用臆测吗?是的。但只要概括得当,我们可以臆测得很好。所以当我们谈五毒与五佛部时,这一切 就像是非常深奥的臆测!因为毕竟只有一个界、一个元素或家族,那就是佛性。
比方说,假如你宴请法国宾客晚餐,如果能上一点红酒及一些味道很重的奶酪,就不会出什么大错。你不会有问题, 你会是个好主人!如果你的客人是美国人,你要准备大量的食物。如果有两位美国宾客, 那么至少准备四十道菜,还有 一些可能会被浪费的食物,你就可以过关啦!
总之,我想你们现在对于「界」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些奇怪或一般性的概念。它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我们会有很多讨论。
五、证悟:当这个「界」、「种性」(rig)或「家族」离于染污时
六、证悟的功德
七、佛行事业
这是本论要讨论的七个金刚句。为什么称为「金刚」句?因为在究竟上, 它们无法透过一般的听闻或思惟而了解,必须藉由自觉知的智慧(自证智)才能明白。
2
应知七种相次第,依照总持自在王,
经序有三余四处,菩萨如来差别分。
七金刚句并非圣弥勒所杜撰,许多经典对此都有开示,尤其是《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3。前三金刚句见于这部经的序分,其余四句则出现在后面几章。你们某些人手中可能有 Rosemarie Fuchs 英译的《宝性论》与注释,但我不会依据它来教授。尽管如此, 它还是有帮助,虽然也可能把你们搞胡涂,因为它包含蒋贡康楚仁波切对《宝性论》的注释, 那是以密续或金刚乘的角度来讲授的。我不打算这么做,我只会以经乘的方式讲解,但将来你们应该以密续的方式来研读它。《无上续》,或称《宝性论》,在圣弥勒传给无着尊者的五部论4 中,这是最后一部,在天界讲授。顺便一提,弥勒是天人,来自天界。当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弥勒即位登补处。有人说, 如果你知道要注意什么,就能看出弥勒的写作方 式有点超越人类的方式。佛教论著通常以作者向其上师或本尊顶礼为开始,这是在书写或教授前的礼 敬传统,例如月称的《入中论》先礼敬大悲心。但这五部论当中, 只有第一部注 释《般若经》的《现观庄严论》有礼敬文, 其余四部均无。同样的, 也只有在最 后一部《宝性论》有回向文。有些人认为 uttara 在梵文中除了「无上」之外, 也 有「最后」的意思。你们许多人曾接受中观的教授,知道中观有两个派别:自续派与应成派。《现观庄严论》及其大多数印度、西藏的释论都深受中观自续派影响, 我认为只有果让巴有一部注释是以应成派的方式来解释《现观庄严论》。在这五部论当中,如果扣除《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许多学者,尤其是自空派的学者,认为其余三论甚至不属于中观宗,他们认为那些比较偏向唯识宗。但像多波巴‧谢拉‧嘉参等他空派大师则认为,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中观,或称它们为「他空大中观」。大家都或多或少认为《宝性论》是中观的论著, 但并非每一个人对其定位都有一致的看法。佛法教授可分为二类: 了义与不了义。二者是依能否按照字面解释而定。许多学者接受《宝性论》为了义,但萨迦班智达认为它无法从字面了解, 所以是不了义。这有点令人震惊!但他认为像「无为」及「恒常」都须要再解释,它们不能依字面取义,否则佛性和印度教的梵我、自性5或神我6等等就没有差别了。不知道这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佛学院,不过传统上,佛学院的学生通常会先研读中观,因为它可以帮助瓦解各种概念,接着是律藏、形而上哲学等等。《宝性论》安排在比较后面的阶段,通常是佛学课程的最后一门。往昔许多大师曾说, 《宝性论》像一座介于显教与密续之间的桥梁。例如噶举传承中, 最重要的三部 典籍是 zab 、tak 和 gyü。第一部是《甚深内义》,第二部是《喜金刚续》,最后是 《无上续》。我们十分乐见创古仁波切与竹清嘉措堪布为伟大的《宝性论》作出 卓越贡献。
因为我受教于萨迦哲学系统,我会尽量压抑我对「无为」这类词汇的怀疑和嘲讽。不过萨迦派也有个很大的包袱,因为当他们讨论明(藏 ösel)、空(藏 ying) 时,必须面对明是有为法的这种结果。即使萨迦派的学者可能不愿意公开承认, 他们仍必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偈中简略地讨论了七个金刚句。第二偈中, 弥勒说明这些不是他 杜撰的。许多经典中确实都提到这七金刚句, 例如:在 lhakpeysampatenpey do──约略译为《显明胜心经》7──当中开示了佛法僧三宝。界、种性或元素(藏rig),则可见于《不增不减经》8。第五金刚句「证悟(菩提)」见于《胜鬘经》9。第六金刚句「功德」也是在《不增不减经》中讲授。最后「佛行事业」是出于《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10。大约是这样。因此七金刚句分别在不同的经中讲授,但它们也出现于同一部经──《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亦名《大哀经》11。在其序分中,佛开示了佛、法、僧。他说佛或薄伽梵现证一切法的平等性,接着转正法轮,然后聚合僧众。顺道一提, 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这和释尊临入灭时告诉弟子的话很相近。当弟子们问 该做什么时,在他给予的许多教诲当中,特别提到乔达摩的追随者应该要让世人 知道四件事:1.悉达多是一位凡夫,出生于世。
2.他达到证悟
3.他告诉别人他是如何证悟并入般涅盘
各位不要以为,佛试图印制一些宣传单来增加佛教徒人数。在一般的祈请文中,我们祈求「愿众生皆成佛」,而非祈求「愿众生皆成佛教徒」。第一个讯息,「一个名叫悉达多的凡夫出生于世」,这点很重要,因为它指出 悉达多成佛以前,和我们一样是平凡众生。第二个讯息也很重要, 它指出凡夫也 能成佛。第三个讯息是说, 并不只有佛能达到证悟,而我们其余的人即使尽了全力也只能居次;不是这样!藉由佛所传授的道,大家都同样能够达致开悟。第四 个讯息很重要,不论我们怎么想,开悟并非像是变成神或达到一种不变、究竟、 恒常的境界,如同某种天界;佛其实是入了般涅盘。最后一项讯息非常重要,我想它是出于《大般涅盘经》。这也是为什么佛说,未来想要追随他的佛教徒必须去四个地方12:蓝毘尼,一位凡夫出生于此;菩提迦耶,这位凡夫在此成佛等等。我们应该照着去做,藉以提醒自己,我等凡夫也能办得到。蓝毘尼
这里也同样的,当我们谈七金刚句时,我们说的是一种道或方法。回到经典 出处:《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在其正宗分开示了「界」或说「元素」。因为我们拥有此元素或潜能,也许这里正确的用语是「潜能」,如果我们遵循此道,便将会得到结果。最后三个金刚句──证悟、功德及佛行事业──也出现在这同一部经。例如,它们包含了十力、四无畏、佛十八不共功德等等。3
从佛有法从法僧,从僧获得藏智界,
终获智慧胜菩提,力等具利众生业。
这个偈颂解释七金刚句的顺序。佛透过了知一切平等,而获得证悟;有了证悟的佛,而有佛转正法轮,依循正法而有僧伽,然后僧伽依于界或元素而修行。 举例来说,僧伽因为拥有〔佛性〕这种元素, 所以可以作累积福德和清净烦恼之类的事。僧侣是依于界、元素而致力修行的人。藉由依着元素而修行, 僧达到证悟。尽管从「达到」一词听来,证悟好像是新近发生的事,然而修行者并没有得 到任何新的东西。在修行者达到证悟的同时, 也获得证悟的一切无边功德。一旦证得开悟的无边功德,就能以佛行事业利益众生。七金刚句的顺序亦可以其他多种方式来解释。例如, 佛法僧三宝可以理解为 「果」;其他四句则理解为「因」。这些都会仔细解释, 所以不必担心。因为你们 会看到,这部论的每个主题开端都有一个概要性的摘要(总说),然后稍作解释(略说),最后是广泛详细的解释(广说)。许多时候, 一个主题几乎重复解说了三次。1采用益西彭措堪布汉译版本《大乘无上续论》之初稿。
2藏文 kham,梵文为 dhātu ,传统汉译为「界」、「性」,现在也有译为「元素」,具有因、种、类、本质等 多重含义。
3相当于汉译《大方等大集经》第一品〈樱珞品〉与第二品〈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北凉昙无谶汉译,请 见《大正藏》第十三册 No. 397。
4五部论是指《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
5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prakrti 自性是一种处于未显状态的原初物质,人生现象或世间事物是由 它演化(或转变)出来的,而且最后还要回归于它。」
6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神我, 一个独立的精神性实体,神我本身不变化,不创造什么。自性只能 转变,但不知如何转变;而神我则只能指导自性转变,自身却不能转变。
7缺汉译。〈坚固意品〉,drdhadhyasayaparivata/〈坚固深心品〉, sthiraadhadhyasayaparivarta,北京
版《西藏大藏经》35 卷,89 号,可能是德格版《西藏大藏经》,No. 224。 8汉译请见《大正藏》第十六册,No. 668《佛说不增不减经》。
9Shrimaladevisimhanada-sutra,德格版《西藏大藏经》No. 92,汉译请见《大正藏》第十二册,No. 353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译;以及《大正藏》第十一册,No. 310《大宝积经》第四 十八会《胜鬘夫人会》,菩提流志译,此二者乃同本异译。
10Sutra of Approaching the Infinite and Inexpressible Qualities of theTathagata,汉译请见《大正藏》 第十册,No. 302《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译者不明;No. 303《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隋 阇那崛多译;No. 304《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唐代实叉难陀译;此三者为同本异译。
11《大哀经》,竺法护汉译,见《大正藏》第十三册, No. 398。此经是昙无谶汉译之《大方等大集经》第 一品〈璎珞品〉与第二品〈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的同本异译。
12指释迦牟尼佛出生、成道、说法、入灭的地方。
宝性论(1)导言与绪论 |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