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寂天菩萨
《入行论》
您在大手印开示时多次提到能取、所取、境与有境等名相,请您详细开示一下
确吉恭波仁波切:
所谓的执取,无论所执著的是什么--顏色、形状、色法(或形体),都有个对象。举例来说,镜面本来是空空的,在空空如也的镜前放块红布,镜面就成了红色,这时我们对它的执著便是红色的。能执著的是心,它会对所执著的对境产生执取,这就是“境”(所执取的对象)以及“有境”(能执取)之间的关系。例如,茶杯是对境,有境的心会执取它,认为它是白色的、黄色的,或认为这是好的、那是糟的,这就是所执取的内涵。
但在执取这件事本身来说,也不过就是认為这是白色的一种执取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真的值得紧抓不放的东西在那儿。所谓的所知障只不过是带有能所二取的那个状态罢了。进一步地,对那个白色的茶杯,生起这是白色的、这很好、我想要它等的想法,就会展开累积业的过程。此处仅是用白布来做譬喻,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外境,诸如:男子、女子、财富、受用……等。又如钻石,如果看到钻石的人是个不识货的,对他说这就只是块石头,假使另一个人跟他说:这是钻石,这个人的想法马上就会改变了:啊!如果是钻石的话,那我就想要了,心就生起了执著。
因此,盖障的厚薄,是由执著的强弱所决定的。因為一旦执取对境到底是如何如何,就是由心进行执取的,而不是由智慧去执取它的。
我们传承中有段名言,是帝洛巴对那若巴说的:“儿呀!所显非缚,耽执着缚。断除执著!那若巴!”
意思是:所显现的相并不能将你束缚于三界轮回之中,执著才会造成束缚。故说:应当断除耽著心。
所谓的能所(能取、所取)、境与有境,这些都属於心、属於二取相。而属於觉知、但又不落入“境与有境”的,就称为“本来智慧”。
我们如何能够掌握超越形状与颜色的心?既然没有顏色,形状,如何执取?当能执取的心执取“境”的时候,由於“境”是无生、离戏的,是超越形状、顏色的,於是“境”不可执取。正因为境的界(本性)是空的,所以它没有顏色、形状,於是,即使心试图去执取它,也将无从执取、掌握不了。
关於这点,寂天菩萨曾经说过:“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餘相,无缘最寂灭。”“实有”或“非实”,都是无缘、了不可得的。“境”也不可得,“有境”的心也不可得,“有境”的心并不缘取对境,因为都是空的。
“彼时无余相”,在这种情况下,“境”是远离所依的,也就是说它远离了“能依、所依”,远离能够被心执取的那回事。
所以说:“悉不住心前”,心哪有办法执取呢?“境”本身都是性空、离戏的,所依、能依、心识、形状、颜色等全都不存在,那么,心该如何去执取它呢?没有能够执取的。
所以,因为对境是无生的,所以返回到心这个主题时,“有境”的心也是无生的。由于“境与有境”都是无生的,所以超越了“能取与所取”,这时,便称为心融入离戏。因为境是离戏的,而心融入离戏的境界之中,便是名为“了悟空性见”,也就是说,像这样子,就可以在名言上称为“了悟空性”,因为对他来说,“境”也是无生的,“有境”也是无生的。
而怙主龙树菩萨等人就是这么抉择的:抉择“对境”无生之后,也抉择“有境“的觉知为无生。在大手印中则抉择“有境”的心之本性为无生、离戏,如此实修。可见此二种抉择、实修方式是一模一样的。
“境与心”的本性,都抉择为有、无、二俱、二非等戏论边皆完全寂灭。心的本性完全没有形状、颜色、有无,因此,在此境界之中平等安住,即是“超越能所”而进行禪修,既找不到心的实体,也找不到它的颜色,在体内、头部、头髮、指甲等各部位都找不到。
所以,当已经如此这般抉择无生时,便超越了能所二取;由於超越了能所,所以不可得;在“无所得”当中禪修,就能引生一种获得“无所得”的定解,也就是自己会有种“喔!就是这样、这就是法身、这就是离戏”的内在定解。
这种定解不必然跟“境与有境”相关,带有“境与有境”的定解,总有一天是会忘掉的,也是痛苦(因为毕竟是有为法,所以离不开苦性)。当获得超越“境与有境”的定解时,方为圆满的见地。这些非常重要,必须要好好弄懂“超越境与有境”的道理,“境与有境”属於世俗谛,而“超越境与有境”则是胜义谛;凡属于“境与有境”的一切法,都要算在后得位,而“超越境与有境”则是入定位,因为它已经契入平等安住的本质。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龙树菩萨
如前所言,凡是执取,就属于“心”的境界,心才会起执著。所谓执取,便是认為有个实在的、能起三时(过去、现在、未来)作用的事物存在」,这与我们认為布料是红色或是白色的那种执取,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然而,我们在大手印中所谓的“见地”,是没有丝毫执取的。一旦生起执取,它便不是大手印的见地,也可以说就没有见地了。
就像萨迦派说的:“若执着此生,即非修行人。若执着轮回,即非出离心。若执着自利,即非菩提心。所执取生起,便非为见地。”(远离四种执着)
无论是《道果》的见地、大手印的见地或者大圆满的见地,这一切都得超越执取。凡是带有执取的见地,就只能算是世间见地,称不上出世间见地。四种耽著,是从反面表述的,像“若耽著此生,即非修行人”这一句,反过来说,就成了“应当转变对此生的耽著,而令心入於法;同理,应当转变对轮回的耽著,而令法入於道;应当做到不耽著自利,而遣除道上之迷乱;应当远离执取,使得迷乱现为智慧”,这就是冈波巴大师说过“心入于法、法入于道、道上除迷、迷现为智”(冈波四法)。萨迦派是採取反面表述,冈波巴则採用正面表述,必须要按照刚刚所说的对应关系去理解这些教法的意义。
但这种对应关系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心入于法、法入于道、道上除迷、迷现为智”说的是实修的次第,萨迦的“远离四种执着”则是从见地的角度进行阐释的,例如:你如果执着此生,就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人;如今若再继续执着下去,是成不了事的。又说:如果产生执着,那便不是见地。诸如此类关于见地的说明。
而冈波巴则是说:“心入于法祈加持!法入于道祈加持!道上除迷祈加持!迷现为智祈加持”!若想达到其中所说“迷乱现为智慧”,就得要有“无执取的见地”,所以两种道理是相通的,只是一个从反面来说,一个从正面来说。
初地菩萨就像是出狱时,亲眼看到了牢外世界一般(暖 顶 忍 世第一法) · 竹庆本乐仁波切
当你懂得“无常”时,就会珍惜你所拥有的 · 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别被大象牵著走——堪布冈夏的口诀与教言 (二)用“九住心”拴住心中的疯狂大象——驯象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