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性论》是大乘佛教探讨佛性、如来藏的代表性论着,为弥勒菩萨所著。其内容深广奥妙,是显教和金刚乘之间的桥梁。书中所讨论的佛性,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就具足的,不需 外求;但另一方面,它遍及一切事物、现象。整部论典以七个金刚句(佛、法、僧、界、证悟、佛行事业)阐释众生本具佛性,并以此为本,经由法道而证得菩提,具足证悟功德,开展救度众生的佛行事业。
前三金刚句:三宝
第一金刚句:佛
4
谁无初中后三际,寂静自觉而证知,
既已觉悟令他觉,宣说无畏常恒道,
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
摧诸见林疑虑墙,如是佛陀我敬礼。
你们现在将要广泛详细地学习佛、法、僧的意义。首先我们要解释「佛」。
佛没有开始,所以无生;佛没有中间,所以无住;佛超越结束,所以无竭、 无灭;因此佛是非和合的。你必须以训练有素的耳来听这些解说。
佛已经寂灭。寂灭了什么?寂灭了一切边见和概念。等等, 我犯了个错,我说「佛已经寂灭」,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好。我有种感觉,当我们说「佛已经……」,
那听起来好像我们谈的是一个历史事件,但我们在此谈的是真实的佛,亦即究竟 的佛,而不是化现的或历史上的佛。我想我们应该说「佛是……」,换句话说,
佛的境界平息了所有的概念与边见。谁了解这种境界?谁发现或注意到这种状态?不是别人,是自觉知的智慧(自证智);因此,一个人不可能凭外在条件而达到 或了悟佛的境界。
听到这些,我们可能认为佛是不可企及或是超越了我们。我们有限的心不自 觉地会问,佛是如何运作?虽然佛是证悟的,但对于那些尚未获得这种证悟的人, 佛怀有很大的悲心。因此, 为了让众生了解并无惧轮回的痛苦,佛开示了无畏轮回之道。以如剑的智慧,砍断痛苦的苗芽;以如金刚的悲心,摧毁高墙般的各种见地。这部分在接下来的偈颂里会详细解释。
5
无为法体任运成,不依他缘而证知,
具有圆满智悲力,具足二利唯佛陀。
佛是非和合的(无为)。既然无需费力,所以佛是任运成就。因为唯由自证 智可以了悟佛,所以不能以其他的方法或条件来领会。智能是无为且任运成就, 不依赖其他因缘条件。悲心则是希望他人达到这种无为与任运成就的状态, 这是 悲心的重要定义;然而悲心通常被理解为某种同情心。弥勒菩萨认为, 前者才是 悲心的究竟意义。这并不是说智慧与悲心没有力量,它们有消除他人痛苦的力量。因此,佛有二层意思。对佛而言(自利),佛是无为、任运成就,并且不依他缘 而证知;对他人而言(他利),佛具有智、悲、力。
我会再作解释,但我要先把叙述「佛」的这些偈颂讲完。
6
非初非中非后际,自性故是无为体;
寂静法身自性故,应知称为任运成;
7
唯以各别自证故,不依他缘而证知;
证此三相故为智;宣说道故为大悲;
8
依于智慧及大悲,断除苦惑故为力;
以初三者成自利;末后三者成他利;
现在加上理由,再详细解释一次。因为佛没有开始、中间及结束, 所以佛的 本质是无为。因为佛超越了身、语以及概念的各种极端, 佛是寂静的。离于各种 边见与概念,那样的寂灭,我们称之为「法身」。因为不具身、语、意的边见, 我们说佛是任运成就、毋需费力。由于只能以自证智来领悟佛,所以不能藉由他人的教诲或训练方式来理解。具有这三种功德1,就是我们所称的「智慧」。为了引导众生走上修道以达成这三 种功德,佛具有悲心。而佛的力量正是智悲的结合,因为有了智与悲,佛才能从根彻底驱除各种蕴苦及其原因,从而驱除烦恼或各种负面情绪。前三种功德与佛有关, 是他自己的 功德,是「自利」或说「自受用」;第二组的三种功德2与他人有关,是「他利」 或说「他受用」。对佛的介绍到此为止。要讨论「佛」并不容易;我们无法以文字、语言这种世俗、普通的方式来理 解,这是困难之处。例如, 说到佛的时候,我们惯性的心立即想到一个人。这有 许多原因。从一般的观点,我们在佛堂安置一尊佛像,作为尊敬、顶礼、皈依等的对象。我们同时习惯性地认为, 佛是一种境界,是某种我们想要达到或获得的状态,这是我们修持的原因。甚至在经中也有像是「佛乃众中尊、人中狮」等的 语句。当我们谈到佛时, 这些都强化了我们视佛为人的思惟习性。同样的, 谈到悲与智,我们认为这讲的是行为的施作者,一位能够了知以及具有悲心的人。这种理解佛的世俗方式,必须改进。正如昨天的讨论,当我们谈到舍除的功德,我们总是忘记「舍除」这部分, 而迷于「功德」的部分。例如,甚至「佛」这个字也被粗略地译为「觉者」。当 我们说「觉者」(藏 sang),这意思是「舍除的功德」。「觉」意指灭除无明沉睡。要讨论佛这个概念真的很不容易。基本上,如同弥勒清楚指出的,佛正是这六种功德。既然没有开始、中间及 结束,我们谈的就是超越时间。如果佛这个实体或现象被时间所染,他就会受苦, 所以佛超越时间。因此我们甚至不能说「成佛」,因为成佛与时间有关。我们另一个凡夫心的习性是,每当提及佛,我们说的是做这件事或那件事的 某个人,例如一个赤足托钵在摩揭陀国街上乞讨的人。如果有人说「当我是菩萨 时」,那表示有过去生;基本上,这个人受限于各种外相。弥勒所指的究竟佛超 越了这一切,超越所有概念。我们想到某件事的那一刻,它就是个造作,是一种 和合的现象(有为法),这个现象依赖他者。依赖他者有什么问题呢?它会改变。所以早上你是佛,到了下午可能不是佛。我们必须了解, 究竟的佛超越所有这些边见。同样的,我们的凡夫心认为佛是可以证得的,例如,透过供养花或饮水的礼 敬行为,或藉由观想佛在面前,或观想自己是佛。然而,如果佛超越时间及概念, 就无法以供花之类的概念及边见证得那样的佛。因此, 佛自己受用的三种功德很重要,因为即使当我们说话,我们也是用一种非常染污的语言在说。例如, 我们 说「他自己」,听起来好像佛受到性别限制。佛在《金刚经》中说道:「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但即使我们听到如此的引述,也会认为「这是出生 在印度的佛、乔达摩所说的话,他说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我们这么认为是因 为他用了「我」这个字,在「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这里的「我」被认为 是净饭王与摩耶夫人的儿子。《金刚经》是另一部非常重要的《般若经》,本论是 对这些经的注释;这里便说明了他所谓「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们昨天谈到的「舍除的结果」(离系果)。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各 位应该要逐渐习惯它。因为当你舍除了黑暗, 然后发生什么事?所谓的光明出现 了,而这正是黑暗的舍除。我们必须了解光明与黑暗的一体性。当然, 我们经常 感到迷惑,因为当我们说「舍除的功德」,大乘经典提到的三十二相,其中有些 是很具体的特质,比方说有蹼的手、特殊的耳垂等等,所以它看起来非常实在。但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好等形相具有象征意义,它们是很重要的象征性教授。例如,毘卢遮那佛被认为是形色的本质,包括我们可以觉知到的一切形色的本质。从一朵花到佛的耳垂,每一样都是一种形色、一种形状;这一切的本质就是毘卢 遮那佛。毘卢遮那佛是谁?究竟上, 他是具有这六种功德者;然而在对一般人说 明时,有些教法将毘卢遮那佛的外相描述为「无止境的雪山」,他们会说这是一尊很巨大的佛。对佛的描述以「大」为开始, 因为不知何故,在凡夫心中,大比 小更受重视。当然,佛没有任何偏好,没有大小的边见,但当凡夫谈到这些时, 总认为要以最好而非较差的方式来描述佛。论及大小时, 大可能是比较好的那一 个。你们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这类典籍。有关毘卢遮那佛的描述, 我们听说他 的坐相是双手结定印,定印上是钵,钵上有二十五层莲花,每一层莲花都含摄三 千大千世界。第十三层莲花包含有许多世界,其中一个称为「堪忍世界」。在那 个世界中,可以找到须弥山及许多星球,其中一个小星球称为「南瞻部洲」,即目前我们所处的地方。所有这些描述都告诉我们, 他是一个超大巨人!我们继续往下读,然后经典又说,他的每一个毛孔都有一整套刚才所说的那些东西。在此之前,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巨人,但现在说到他每一个毛孔都有一整套世界时,我们开始质疑巨人的概念。接着又说, 这些毛孔不因为要容纳这个世界而变大,这 些世界也没有变小;它们的大小都没改变。因此我们又回到不二, 回到佛是无为及任运成就,回到那个无法用一般方式理解的佛。这些都很难想象,因为我们通常谈到佛的时候,总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谈。我们想象有个地方,那里的东西比我们现在拥有的好上七倍,他们的 gigabyte 是好几 G,还有超快的宽带网络。但只要我们以 gigabyte、宽带、快速、自动这些角 度来想象,概念就出现了;只要有概念,就是有为法,就不是独立的。于是你再 度受苦。所以各位可以了解这有多困难!要确切指出佛很难,而圣弥勒做得很不 错!
这一切都让我们以为,无论佛是什么,他都是完全不可企及的,他超越我们 所有的人。我们拥有的只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鼻和我们的意识;佛超 越我们的心,超越我们透过任何其他方式而获得的理解。如果他真的是个「他」, 那么他和我们之间就没有沟通的桥梁。因此, 如果他确实超越我们、不可言传且超乎我们的概念,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始呢?要如何建立起〔与他的〕沟通呢?
这是为什么佛的六种功德要分成两组。前三个称为「自受用」的功德, 后三 个为「他受用」的功德,有时在六功德上加入自受用及他受用而成为八种功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桥梁出现了。在这六种功德之间, 在前三个和后三个之间,已 经有座桥了。我们不需要其他东西,因为我们有「界」,亦即「元素」,这是为什 么「界」(第四金刚句)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们有这个元素」,这么说其实会误导我们,但我们能怎么做?我们只能 像这样来讨论它。无论如何, 假设我们拥有这个本质、这个种性、这个元素, 正 因为如此,就理论而言,我们就能够体验「离系果」,即「舍除的结果」或说「舍 离的结果」。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去除暂时的垃圾,我们只需要这么做。去除暂时的垃圾是 什么意思?就是接受佛的智慧、悲心和力量。这是为什么祈求有用、加持有用, 为什么每件事都有作用。这是为什么所有的思惟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到达无 念或超越思惟的境地。
希望我完成了对佛的一些概略性介绍。佛不应受到时空、性别的限制。你不 能像悠惚恍神的嬉皮那样,说佛无所不在;也不能像书呆子似的虚无主义者,说 佛不存在。你什么也不能说!若你真想说什么,就念念这些偈颂。
对了,介绍「佛」的第一个偈颂(偈颂 4)采取了礼敬、顶礼的形式, 但这 不是一般经典开头的礼敬。
接下来讨论「法」。
1无为、任运成就、不依他缘而证之。
2悲、智、力。
宝性论(1)导言与绪论 |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授
宝性论(2)缘起品 |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