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大家问候,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 第一次结集的语言
第一次结集,结集经律的时候所使用的是什么语言?这个问题一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者要面对的一大难题,一般从三个角度来推测结集使用的语言:
一,从流传到现在的古代印度佛典语言进行反推
现今看到的阿含类经典都是来自「部派佛教」,这些经典使用的语言每个都不一样:
1.大众部之摩诃剌陀俗语:
部派佛教四大主要部派中,大众部盛行于西南印度的摩诃剌陀国(Maharastra),是用它的「俗语(Prakrit)」来传承经典;
2.上座部之夏奇语:
上座部(分别说部)在近西部邹阁衍那(Surasena)为中心的地方开展,以派夏奇语(Paisaci)为经典语言;
3.正量部之苏罗娑俗语:
正量部流行在马土腊(Mathura)为中心的远西部的苏罗娑(Śūrasena)地方,以苏罗娑的俗语(Śūrasena-Apabhramsa)持传经典;
4.说一切有部之梵语:
说一切有部在西北印度以迦湿弥罗(Kaśmira)、犍陀罗(Gandhāra)为中心的地区发展,所用经典语言是梵语。
5.南传经典之巴利语:
但是,确立这四部派的代表性的时间已经是比较晚期了,所以,这四部派经典的语言形态,应该不如南传经典的巴利语(Pali)古老,现代发现的关于《法句经》的古代俗语残片,与梵语、巴利语的相关语句对照,就指向了这个结论。但是,巴利语是不是就是第一次结集的语言呢?这一点目前在学术界没有获得广泛承许。
南传佛教的代表人物觉音(Buddhaghosa,5世纪中)主张巴利语是摩揭陀语(Magadhi),是佛陀说法、结集使用的论言,所以称为「根本语」。由于巴利藏传承古老,后世南传的信众更加坚信就是这样。但是,现代学者大都认为巴利语与摩揭陀语有相当程度的差别,巴利语是一种西部方言。还有一些学者进一步认为,佛教是由摩哂陀(Mahinda)传入斯里兰卡,所以使用的经典语言是摩哂陀母亲家乡的方言,也就是中印度西南毘提舍(Vidisa)地方的古代方言。
二,从结集地摩揭陀来论定
当时摩揭陀是中印度最强大的国家,佛陀主要也以中印度为中心来弘法,而且结集发生在摩揭陀国,所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第一次结集所用的是古代摩揭陀语。有人还根据「现今发现的印度东部阿育王法敕,是用一种通用语」这件事来推断,在佛陀时代,中印度、东印度应该有一种不同于一般日常用语的通用语,就是摩揭陀语。佛陀用这种语言说法,所以结集用的也是这种语言(古代摩揭陀语)。
但是,这种推断或许不是事实。毕竟阿育王时代在佛灭之后一百多年(或两百多年),在此期间,摩揭陀曾经在中印度、东印度甚至是恆河全域称霸,可能它曾採用一种摩揭陀语为通用语,而非在前(这种通用语的採用,可能发生在摩揭陀称霸期间或之后,而不是在更早的时期,如佛陀时代)。还有人主张佛陀所用的并不是古代摩揭陀语,而是古代半摩揭陀语(Ardhamagadhi),或者两种语言都说。
三. 从佛陀说法的语言推断
印度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使用的语言已经非常多种了,不同的地区、国家、时代、阶层,所说的语言都不一样,像婆罗门、刹帝利这样的高种姓说雅语(梵语),而低种姓使用的则是和自身阶层相应的不同语言。佛陀弘法一般不用梵语,而是根据所度化的对象选择要用哪一种语言。
在《阿含经》中,有经文显示佛陀呵斥试图统一说法语言的意图。在巴利藏《律藏小品》中记载了,出生在婆罗门家庭的夜婆和瞿婆两位比丘曾经说过:
「世尊,今诸比丘名异、姓异、生异、族异而出家,诸比丘以各自之言词污佛语!世尊,愿我等将佛语转为雅语!」
但这两位比丘遭到了佛陀呵斥:
「佛世尊呵责:『诸愚人!汝等为何言愿我等将佛语转为雅语耶?……。』 呵责、说法巳,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将佛语转为雅语,转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以各自言词学习佛语。」
相似的经言,比如在《毘尼母经》也曾提到:「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与美言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语,应为说之。是故名为随国应作。』」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是以各种语言弘法,而且同意弟子们以各自阶层或国家的语言来学习佛语,比如在法藏部的《四分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
《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中也有这么一段记载: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六:
时尊者舍利子与二婆罗门子而为出家:一名牛授、二号牛主,二人悉教读诵经教。
后时此二共游人间,至一聚落多获利养,便住此村。时彼二人先学婆罗门歌咏声法,由串习故今时读诵作本音词。
时彼一人遇病忽然身死,其现存者,既溺忧心,经多废忘,即便还诣室罗伐城。
入逝多林既停息已,便诣尊者憍陈如所,礼敬事毕白言:「尊者!可共温经。」答曰:「善哉!我为汝诵。」既诵少多,报言:「尊者所诵经典,文皆谬误、声韵不长,致有所阙。」答言:「子!我从先来如是习诵。」
即便辞礼更别往诣马胜、跋陀罗、大名、婆澁波、名称、晡律拏、牛主、毘摩罗、善臂、罗怙罗,既至彼已白言:「尊者!共我温经。」答曰:「善哉!我为汝诵。」既诵少多,广如前说乃至辞礼。
遂诣尊者舍利子所,既礼敬已白言:「邬波驮耶!可共温经。」答曰:「善哉!我为汝诵。」同诵之时长引声韵,其舍利子声更倍长,白言:「大师!自馀尊者诵习皆谬,唯独亲教音句无差。」
报言:「汝愚痴人自为谬误,谤馀智者不善诵经,彼诸大德咸非谬误。」既被挫折默尔无言。
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作是念:
「苾刍诵经长牵音韵作歌咏声,有如是过,由是苾刍不应歌咏引声而诵经法。
若苾刍作阐陀声诵经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国言音须引声者,作时无犯。」
一般来说,佛陀主要在印度中部各地宣讲佛法,多数时间是在摩揭陀国和憍萨罗国。因此,佛陀使用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而且弟子们也都用各自的语言学习佛法。所以,在结集佛经时,佛陀的教法存在各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很可能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了结集。原因是,大迦叶进行结集的根本目的,是要保存佛陀所宣讲的法义原貌不变。按照这个理解,当时佛陀用多种语言宣讲的法义,不太可能只用一种语言来进行结集。
▍ 原始佛教经典的成立(经和律的形成」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原始佛教」经典的成立,也就是「经藏」和「律藏」的形成。去年的课程中,我们讲说了有关第一次结集的情况,具体来说,集结的成果有什么呢?
第一次结集最初集成「经藏」与「律藏」,「论藏」最多只有雏形,而第二次结集,最初集成《阿毘达磨藏》,即「论藏」,即在第二次结集时才有「三藏」。所以,在「原始佛教」中,只有「经藏」和「律藏」这两部分,还没有「论藏」。那么,首先,我们来谈谈「经藏」的部分。
一. 经藏
(一)「阿含」名释义
「原始佛教」中,「经藏」一般称《阿含》,或者《阿含经》。阿含(Agama),又译阿笈摩,意思是「传来」、「传承于」,又有「法归」的含意,用于指传佛陀的教说。
这也表示了是直接来自于佛陀,也就是从佛陀那裡直接听闻而来。所以,「阿含」 一语表明了其代表的教说的权威性、真实性、真理性、可靠性、直接性,可以统摄佛陀的一切教说。
在巴利语中,「原始佛教」留下来的「经藏」名为尼迦耶(Nikaya),或者称尼柯耶等,意思是集、部或类,也就是「集成」或者「分类」的佛陀教说(Pancanikaya,是类集的丛书的意思;nikāya,部、集成)。「阿含」和「尼迦耶」这两个的含义是相通的。
(二) 经藏两支:巴利与汉译
所以,「原始佛教」中的「经藏」,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两支——《巴利尼迦耶》和《汉译阿含经》,它们两者的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呢?
1.《巴利尼迦耶》
在阿育王时代由摩哂陀(Mahinda,阿育王的儿子)传到锡兰的佛教,是以巴利语传持的,是长部(Digha)、中部(Majjhima)、相应部(Samyutta)、增支部(Anguttara)及小部(Khuddaka)共五种尼迦耶,这是锡兰佛教的根本圣典,现在还保留著。为上座部(Theravāda)系的分别说部(Vibhajjavādin)所传持(引平川彰)。巴利语是中印度西南的毘提舍(Vidisa,Bhilsa)地区的古代方言,这裡是摩哂陀母亲的出生地,此地的佛教由摩哂陀传到了锡兰。
2.《汉译阿含经》
相对地,主要经由北方印度通过中央亚细亚而传到东方的中国(或经南海到广东),译成汉文。相当于这个「尼迦耶」的经典,仍用「阿含」的原名,因而称「长」、「中」、「杂」、「增一」等「四阿含」。
(三) 巴利、汉译阿含藏目录比较
以下是现存的巴利文和汉译的阿含藏目录:
1.巴利五部
2.汉译四部
(*注:现今看到的《别译杂阿含经》,被认为属于饮光部所传,但也有说是化地部或法藏部所传。汉译中没有译出「杂藏」这个部类。)
两者形式与内容大多一致,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因为流传时有所变迁。巴利文的版本较为完整,而汉译版本的「四阿含」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派,换句话说,有一个部派的版本,并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
(四) 南传巴利经藏与汉传阿含简介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南传的巴利文「经藏」和汉传的《阿含经》。首先,先说说汉传的《阿含经》。
1.汉传《阿含经》简介
(1) 阿含的成立内容和顺序
前面我们看到,留存至今的汉译《阿含经》分为四部。我们先大概瞭解一下,这「四阿含」大概都讲了什么?
「杂阿含」有1362经,在巴利五部称为「相应部」,(相应部)约有2889经,与这同类的项目所编纂的法相,多保存著原始形态。身心分为五蕴,感觉及意识的认识分为十二处、十八界,现量生成之缘起等教理,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等有关实践的道品,都是综合佛说或佛弟子说的。分类很有条理,给予「习禅」不少便利。
「中阿含」在巴利的「中部」有152经;在汉译中有222经。对于杂阿含的法相,进一步硏究到四谛、界、业等,名为分别(Vibhanga)的诸经,为阿毘达磨的先驱。其他包含有无我或禅定行的要义,以佛陀成道的初期为中心的佛传,在花香月夜的娑罗林间,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大弟子集合,对谈怎么样观察修道第一义的《牛角娑罗林经》(Gosinga Sutta)等,是与实相契合的阿含文学,在古代被评价为「深义」的学说。
「长阿含」最少,是30经编纂成的,篇文较长,所以称为「长阿含」。包括佛陀当时批评外道学说的《梵网六十二见经》(Brahmajal a Sutta,这部经藏文有)、《沙门果经》(Samannaphala Sutta);佛陀80岁入灭,综合前后的传说,有《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等,以及足以看出初期佛教精神的《大缘方便经》(Mahanidana Sutta)是含著有力的缘起学说。
「增一阿含」从一至十一法,是增数的分类,类似辞典形式,有大小不同的472经。传说谓杂、中二阿含是说一切有部的,增一阿含是大众部的,大乘就是受到它的影响;从这裡可以看出很多法身观,还有其他描写诸大弟子性格的列传式也包含在内。巴利的增支部,计有经数2363,而与汉译一致的不到一半,内容没有包含大乘思想,显然是不同系统的传承。
以上就是「四阿含」的大致内容。
各部派乃至后来的大乘典籍,都称这四部《阿含经》是在最初结集的时候就已经集成,但现代学者并不轻易认同这种说法,他们大多认为,这个基本分类并没有在最初结集中形成,而是到了第二次结集的时候才建立。印顺法师曾说:「原始集成的,并不是四部,也未必称为阿含,但确是阿含部的根源。在这集成的原形中,又不断地集录、分化,最后形成四部,而确立『四阿含』 的部类。」甚至有些人认为,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只有《杂阿含经》的最初形态出现。在第一次结集之后,其馀三种阿含渐次成立,到第二次结集时,四种阿含才全部出现。
研究者按照「四阿含」的内容推定,最先出现的是《杂阿含经》,其次是《中阿含经》,最后是《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这个推定基于这样的假定:内容的展开,必定是从简单到複杂。具体来说,「从因其凡一事而并见于四《阿含经》中的,《杂阿含经》叙述,简洁平淡,《中阿含经》犹相近,到了《长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便化简洁为漫长,变平淡成瑰奇了」(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
但是,这只能算是一种假定,因为複杂与简单并存,甚至从複杂到简单也并非不可能。而且《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的最初形态完全,可能与现在看到的形态大不相同,为什么不可能在第一次结集时就出现呢?何况,古代佛典几乎一致称「四阿含」在第一次结集尽出。实际上,从第一次结集重在结集「经」与「律」;第二次结集重在「洗淨律藏」这个事实看来,应该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阿含的基本分类就已经出现了。同时必须指出一点,第一次结集的「经藏」,除四阿含外,还可能有「杂藏」,至少在第二次结集时,收集了第一次结集所遗漏的如婆师波(Vāṣpa)等所传的内容,所以,「杂藏」应该已经出现了,这样即成「五阿含」。
不过,在以后的部派结集中,具体分类会变动。如同大多数部派承认有「五阿含」,但是,「说一切有部系」指承许「四阿含」,不认为有独立的「杂藏」。
(2) 阿含的分类原则
对「四阿含」的分类原则,各部派基本一致。
《摩诃僧祇律》提到:「根据不同的义类编辑而成《杂阿含经》,而摄根、力、觉、道等类;根据篇幅的长度即长、中者分别编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根据数类即以数统摄排序分类编为《增一阿含经》。」
另外,汉译中,除了上述的「四阿含」以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经」、「单一经」等。此外,在「中阿含」发现的梵文片断中,也有几部单经。
2.巴利经藏简介
「巴利五部」除了「四阿含」(四部)之外,作为第五阿含的「小部经」也完整地流传了下来。第五种「小部尼迦耶」是纂集起来的,由以下15篇组成:
巴利小部(十五经)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佛教文献集合,包含了不同时期的经典。其中一些部分,如《经集》、《法句》、《自说》、《长老偈》、《长老尼偈》和《本生》等,可能比「四阿含」更为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佛陀在世时期。这些古老的经典在佛陀生前就已经成形了,有些还被「四阿含」中的古老经文引用。因此,对于研究「原始佛教」来说,这些经典可能比「四阿含」更具有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瞭解早期佛教思想的独特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汉译佛经中也有与这些巴利古老经典相对应的内容。此外,巴利三藏中的「律藏」和「经藏」已经被翻译成《南传大藏经》,便于研究和阅读。现在瓦纳(Varanasi)大学正在翻译《长部》等经典。因此,我们对未来能有幸见到(阅读到)巴利语佛典的藏文译本抱有很大的希望。
巴利小部(十五经)主要有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