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9-5)

文摘   2024-08-21 08:28   宁夏  

也正是这个不惧老总命令的赫布洛克,在后来的漫画专栏里,发明了“麦卡锡主义”这个词,用于反对和打击麦卡锡掀起的反共和恐怖氛围。

艾森豪威尔在当选总统之后,对于麦卡锡宣扬的一切,没有表明态度,导致麦卡锡主义泛滥一时。领导人不出头扛锅的情况下,邮报成了唯一公开与麦卡锡主义对着干的机构

当然受到的压力空前的大。

在这个连沃尔特·李普曼都小心的时候,凯瑟琳的母亲艾格尼丝,居然挺身而出,在数个她参与的妇女组织的集会上,公开抨击麦卡锡主义——如果我们在国内实施这种极权主义措施,那么我们在国外反对极权主义又有什么意义?

《华盛顿邮报》没有发,倒是让《纽约时报》发表了这篇由《华盛顿邮报》实控人之一作出的讲话。

这是新闻的力量。

凯瑟琳还生动地记录了即便是在议会民主体制、自由体制下的国家,极权主义如果倡行,也会导致同样的情况出现——家庭分裂、好友反目、民众互斗

凯瑟琳的家庭生活成了无休止地为三个孩子接送、聚会、骑马、各种培训课、户外活动等等。到19524月,她生下了第四个孩子斯蒂芬。

1954年,退隐却从未离开舞台的父亲艾萨克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与多年的竞争对手麦考密克上校(芝加哥论坛报的创始人)做出了一项交易,收购麦考密克手上唯一在华盛顿的早报——《时代先驱报》。

需要说明一下,《时代先驱报》的创始人是茜茜,如果还记得的话,这是艾萨克刚刚从银行业通过收购邮报进入报业时的引路人之一。后来因为竞争,两人关系对立起来。到了晚年,两人又恢复了友好关系。

1949年,茜茜去世,去世前本来想把先驱报交给艾萨克,但没有来得及着手处理就去世了。其家人自作主张,把先驱报卖给了麦考密克上校。

由此,先驱报继续作为竞争对手,走右倾道路与邮报作对。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麦考密克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像艾萨克这样明智地找到一个继任者,始终没有合适人选来经营先驱报,麦考密克本人跟艾萨克一样高龄,已经没有多少精力来打理两份报纸了。

于是就产生了出售的想法。

这就叫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利益随着时机而变,那么立场也就随着利益而变

到此,可以说,华盛顿邮报的每一次上台阶,均是凯瑟琳的父亲尤金·迈耶·艾萨克所主导的,连收购资金也是他出的。

这次收购,让华盛顿邮报成了华盛顿特区唯一的早报。

而且这也是相当有互补性的一次收购——先驱报的定位是大众化,所以它的栏目和内容以漫画、小说、体育、八卦、犯罪新闻为主,这些正好是走高端路线的邮报所欠缺的部分。

麦考密克本人办报的风格就是揭短和八卦,揭领导人和名人的短。

1955年,艾萨克已经80岁了。这一年,乔·普利策去世,麦考密克去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闻人报人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

菲利普也前所未有地投身到政界中去,这或多或少让凯瑟琳感到了些许不安。这些年来一直走强的邮报,让菲利普滋长了一些自己看不到的自大情绪,这些情绪都释放到了对凯瑟琳的态度上。

要知道,凯瑟琳并非那种全然的家庭主妇,她有自己的主张,因此,对于丈夫那种轻易看不出的“跋扈”,她却非常敏感,只是不说。不说,不意味着这种阴影不会在凯瑟琳心中滋长。

1956年开始,菲利普又与共和党的参议员林登·约翰逊结识,并成了朋友。作为野心颇大的参议员,约翰逊当然是看中了邮报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他就是要通过菲利普来逐步塑造和宣传自己的政治形象。

塑造的方式除了发表亲选民的言论,还有折腾一些法案,舆论造势,然后上国会讨论,不论有没有通过,折腾本身就是一种博取选民眼球的好方式。

这些手法,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被美国政界玩得熟稔有加。

菲利普还真是通过约翰逊这个身份,打算推动一些变革,比如推动民权改革——扩大选民基础,进一步废除种族隔离制等等。这些在当时看起来都属于较为激进的改革。

其中凯瑟琳记录了一个事件,敝号在2021年随笔大法官布雷耶的《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中有详述——小石城暴乱事件。

这里再简述如下:小石城在阿肯色州(克林顿总统之前当州长的那个州),属于可以实行种族隔离的城市,当地居民大多也都支持隔离。

可是当地有一个叫布朗的教师,要求废除小石城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

这个要求在小石城议会被否决,布朗上诉到阿肯色州法院,州法院也否决,继续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

结果最高法院推翻了小石城的主张,要求小石城公立学校必须取消种族隔离措施

这下惹毛了小石城民众,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组织了民众武装力量,把所有公立学校都保护起来,不允许黑人进入。

这件事上,菲利普和邮报站在了小石城一边——这是典型的美国政治,地方政府要高于联邦政府的体现,联邦政府不得干预地方政府议会做出的决定——州权至上

结果是什么呢,艾森豪威尔总统勃然大怒,连最高法院的裁决都不听了,那还得了,他直接命令101空降师前往小石城,解除当地民众自发的武装

历史性的一幕出现了——黑人学生们,在联邦军队的保护下,走进学校去上学

这件事说明了美国体制下的一种矛盾情绪,民权斗争就是为了更多地给予黑人以平等权利,可是,如果在执行民权扩大政策过程中,遇到地方政府的抵抗,乃至民众的抵抗,联邦是否能够强力干预,这是个问题。

实际上联邦政府此举,虽然说维护了黑人基本权利,却有违宪的嫌疑

这个事情到后来还没完,小石城的民众联合起来,投票决定关闭一切公立学校,以对抗联邦政府!

有趣吧。今天我们说,这是散沙一盘、腐朽没落的体制。也是我们私下里奇怪,说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没有崩溃的体制。

这件事对菲利普打击很大,他一直隐藏着的抑郁症开始发作,精神崩溃了一年。

1958年,父亲艾萨克在家中安然去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凯瑟琳和菲利普结识了年轻的参议员杰克·肯尼迪夫妇。菲利普照样很快就与肯尼迪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

肯尼迪在1960年宣布竞选总统之后,展现出了他充分利用媒体的能力——他前后不下三次出席邮报为他组织的编辑沟通会,与各路电视台联系发表演说等等。

他的当选总统几乎是毫无悬念,即便是竞选对手林登·约翰逊也自认不如。凯瑟琳用寥寥数词描述了肯尼迪给人的感觉——英气逼人、生气勃勃。这应该是很多年来美国政客都无法带给民众的感觉了

肯尼迪和约翰逊的竞选过程,邮报几乎全部在场,远不止如此,菲利普还充当了约翰逊和肯尼迪之间的桥梁,达成了让肯尼迪选择约翰逊担任副总统一事。肯尼迪此前并不想把职位给这个竞争对手,菲利普此举可谓给两个朋友都攒成了局。

足见此时的邮报,对于华盛顿决策层政治参与程度有多深。看到这里,也才知道何以说肯尼迪时期的总统竞选,是总统竞选对媒体全面利用的开始。

当然,菲利普还是很聪明地在邮报社论上保持了策略性的中立。

赢得大选之后,菲利普继续帮助肯尼迪和约翰逊组建他们的政府班子。以至于邮报获得了几乎所有部长任职人员的名单。

这不光是新闻头条的问题,而在于,菲利普通过此举,把肯尼迪这第一任期内的班子成员,都拉拢了过来。

肯尼迪总统就职之后,第一个出席的私人宴请,就是菲利普和凯瑟琳夫妇在家里组织的招待会!

邮报迎来了黄金岁月。

1961年,华盛顿邮报再次开始收购,对象是面向商务高端人士的小众杂志《新闻周刊》。与前面收购先驱报一样,为了胜出收购,菲利普和凯瑟琳只能寻求父辈帮助,这次是母亲艾格尼丝出手,出了大价钱完成收购。

菲利普此时不仅要管理邮报和控股的其他媒体,还多了一个给肯尼迪总统、副总统撰写或修改演讲稿的工作,这可不是一般能应付过去的工作。

这个阶段,持续紧张和疯狂的工作,让菲利普和凯瑟琳都开始有了疾病征兆。菲利普的方法是赶紧提拔拉斯·威金斯为邮报主编,约翰·斯威特曼为发行人。约翰·斯威特曼由此成为邮报历史上唯一一个非凯瑟琳家族的人担纲的发行人。

凯瑟琳则患上了肺结核,不得不中断各种应酬交际和家庭工作而休养生息。


书虫小记
个人阅读史,随笔记录。毛主席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了不少,资质鲁钝,多半读过就忘。于是只好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读后就记。绝不停留于摘要书评,力求全景记录,夹叙夹议。完全业余爱好,非专职读书写作,还得打工糊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