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又名生脉饮,为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所载方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主要功用为益气生津,养阴敛汗。主治热伤元气,气阴两虚。症见汗多体倦,气短口渴,咽干舌燥或久咳不已,脉细数无力。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气为君,即所以补肺;麦冬甘寒,滋阴清热为臣,即所以清肺;五味子酸温,益阴敛汗为佐,即所以敛肺。一补、一清、一敛,故能益气养阴,敛汗复脉。可治疗属气阴两虚的多种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多为嗜心肌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心肌损害和功能障碍。但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慢性心肌炎,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免疫变态反应而致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以左心室或双室明显扩大,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主要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中毒、代谢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病毒的持续感染及免疫反应损伤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的发病学说。
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期(主要是临床前期)与病毒性心肌炎有着许多相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通过各种现代理化检查是能够发现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测值异常的,心肌酶活性增高,特别是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对其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这两种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甚明显,患者可有自诉发热(或低热),心悸乏力,胸闷,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邪气留恋。可用生脉散加连翘心、牛黄、黄芪等药益气养阴,清营透邪,护心宁神而获佳效。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也有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而造成。一般包括隐匿性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肌硬化型等临床类型。其临床表现,多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痛,疼痛常放射至后背、左臂内侧或至颈、咽、下颚、心窝部,多兼见胸闷、气短、心悸、汗出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范畴。多见心脉瘀阻,寒凝脉泣,气滞血凝,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阳不振等证候。属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散加丹参、檀香、沉香、降香、砂仁,益气养阴,行气止痛;若气血虚弱,脉见结代者,可与炙甘草汤组成复方煎服;心律失常,胸闷心悸者,加甘松、三七、酸枣仁、玄参、牡蛎,行气活血,养心宁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兴奋性降低及传导障碍,表现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脉迟为本病的中心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眩晕,甚至晕厥,抽搐发作等;属中医心悸、胸痹、眩晕、厥证等病范畴。本病多由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及痰浊、瘀血等导致,属气阴两虚者,患者多有心悸气短、燥烦不安,眩晕耳鸣、胸中隐痛、舌红脉弦细等症状,我每用生脉散加黄芪、丹参、当归、酸枣仁、山萸肉等,益气养阴,宁心益脉而获佳效。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共同特点,除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外,尚有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异常,可造成心、脑、肾、血管及神经等多器官系统的损害。本病属中医消渴、消瘅等病范畴。与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正如《内经》所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气阴两虚贯穿三消病的始终,为本病的基本病理。故益气养阴是消渴病的基本治疗方法。益气主要是补益肺气,养阴主要是滋养肾阴。正如《医学心悟》所说:“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饮并主之。”
生脉散(饮),益气养阴滋上源,金能生水;地黄汤滋阴补肾制亢阳,壮水之主。总之,以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方剂。若气虚汗多者,加黄芪、太子参;咽干口燥,渴欲饮水者,加葛根、天花粉、乌梅;肝虚头眩、目昏者,加枸杞、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脾虚便溏者,加芡实、莲米、黄芪、白术、白豆蔻等。若本病后期,阴损及阳,又当阴中求阳,酌加温肾扶阳之药,如肉桂、附子、补骨脂、紫河车等,随证增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医论医话、方药杂谈及疑难重症验案111例临证思辨录。
第一、二部分是医论医话及方药杂谈,主要涉及对中医药一些基本理论、治疗方法的认识理解及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再认识。书中提出了中医学应是生态医学,正邪共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等医学新识;阐释了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应是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祛邪(痰、浊、湿、瘀、毒),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稳定(阴阳平衡)和生命的最佳状态(阴平阳秘),其治疗原则为内外兼治、重在调内,病证结合、重在辨证,标本兼及、重在固本,扶正祛邪、重在平衡,延续生命。探讨了仲景学说及历代一些名家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如研究《伤寒论》中辨证施治及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探讨刘河间的玄府理论及其在临床的运用;探讨李东垣脾胃论思想及其在临床的运用,如对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性疾病、眩晕、失眠、肠易激综合征及五官科疾病等的治疗运用,并对其“阴火”学说做了新的诠释;论郁病一文,是根据朱丹溪“百病多生于郁”的观点,提出了郁病的治疗应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的不同,而采取与肝、心、脾等脏腑相联系的不同治疗方法。对一些疑难性疾病,运用中医的优势,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如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对心身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采取按脏腑分类的证治方法;对小儿抽动症按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分型;百日咳从胆论治,玻璃体混浊的五型辨证施治,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等,都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客观论述,认为严格的中药质量控制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环节。这部分还对中、西医的优势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比较,认为中、西医各有特色,可以优势互补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第三部分是疑难重症临证思辨录,详载医案111例。从古至今,中医因其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论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客观性,凡中医执业者,除少数为专科者外,大多为全科医生。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不少病家来此就诊,已历三代。病者万千,病种繁多,内、外、妇、儿、肿瘤及五官各科,无不涉及,其中不乏能够反映中医特殊疗效的典型案例。耄耋之年,始将这些年来的临证记录及治疗感悟详加整理,遴选其具有代表性、范例性,较能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案例(包括已陆续在有关医学期刊报道及本人专著中涉及的案例),编纂汇集,供业内人士临床、教学及学术研究时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