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五穴和耳前三角针灸治疗急性耳鸣

健康   科学   2024-12-17 14:32   北京  




概述



耳聋、耳鸣或因感受外邪,或因痰火肝热扰动,使浊气上壅,或因肝肾亏虚,脾胃虚弱,髓海空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临证可以虚实辨之。一般新病多因风热外邪、肝胆郁热等引起,病在经络,鸣声虽暴,尚属实证,疗程较短。若久病体虚,脾肾不足,脏气亏损,不能上奉清窍,其病在脏腑,病程往往缠绵日久,难图速效。本病首选针灸治疗,必要时辅以中药。

临床医案

王某,女,26岁,脑力工作者。2017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耳鸣、头晕5天。


证候:患者5天前出现耳鸣,晨起明显并伴有耳部局部闷胀感,头晕,未出现手麻,无口苦等症状。舌尖红,左脉沉细而弦。


西医诊断:急性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


辩证:实证(肝胆火盛证)。


治法:疏肝利胆,通脑开窍。


治疗过程:背心五穴及耳前三角处诊察发现胸椎段椎体间隙压痛明显,于疼痛变化明显处施针。耳前三角诊察时颊车穴局部压痛明显,于耳前三角施针。配风池清少阳之火,泻法,泄肝胆湿热;四神聪镇静升阳、通脑开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患者反馈针刺后耳部症状明显缓解,持续治疗2次,患者自诉耳鸣消失,无其他不适,已愈。


按语

针刺治疗耳鸣耳聋有较好的疗效,病情复杂者,可辅以汤剂。针灸治疗时应明辨虚实,新病者多因风热、痰火、肝胆郁热,多为实证,病在经络治宜疏风散热、开窍化痰,以宣泄实邪。病久则多属肾精不足,或气虚清阳不升,病势缠绵,多及脏腑,治以填精升提为法。此外,病久入络,气虚必致血运不畅,瘀阻于内,治疗中酌加活血通络之品,可提高疗效。现代年轻人耳鸣发作多因颈部、胸部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气血不畅,不能濡养耳部。因此常在胸椎T1~T7范围出现压痛,针刺选用背心五穴,外加风池治疗。


临床上治疗耳鸣耳聋,常先进行患者背心五穴和耳周的经筋诊察(图1),即耳前三角(以颊车、下关两穴做等边三角形,往前或往后寻找等边三角形的第三个点),诊察有无压痛。一般情况下,耳鸣耳聋患者的健侧耳周无压痛,患侧有压痛,有压痛的针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常在针刺治疗2次后,耳部的堵胀感会有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颧骨分内外侧,内侧为阳明经循行经过的部位,外侧为少阳经循行经过的部位,多与鼻、耳、下颌出现的疾病相关,需要仔细诊察。此三处为足阳明胃经经筋所行之处,入耳中,《灵枢·经筋》曰:“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在相应的压痛点选用1寸的毫针,直刺0.3~0.5寸,可配合温和灸法。

图1    耳前三角的诊察图


手少阳三焦经又称为耳脉,耳鸣耳聋的患者还要注意在远端诊察外关、阳池等穴,中渚为耳鸣效穴。选穴时应在压痛点的基础上加风池、颈夹脊,若有肝火旺的症状,加耳尖放血。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杂悟,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封面或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赵百孝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的总结,共分为5个章节:1.成长经历:故土汲养、首都增识、英伦磨砺、不惑前行。2.针道探究:针灸层次论治体系的发掘与构建,经络诊察是针灸诊疗的关键环节,针刺治神中的气功因素,中医对梦的认识与辨梦论治,针灸治疗言语疾病。3.经络诊察: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人体各部经络诊察及临床意义。4.灸法创新:灸法的优势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百孝灸法。5.临证心悟论述了眩晕等18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作者简介

赵百孝,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秘书长,北京针灸学会副会长。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学术论文200余篇,著作教材20余部,国家专利40余项,国际国家标准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3项,是“百笑灸”和国际国内首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的“电动火针”发明人。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赵百孝,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zhongyishuyuan0305,欢迎投稿唠嗑。
● 姜的生用与制用

● 天癸论治抑郁窍闭

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中医出版
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社资源打造的精品公众订阅号。有名医、有好书、有故事、有资讯,态度严谨认真,内容生动活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