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针灸的特色医技

健康   健康   2025-01-21 14:44   北京  

浙江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针灸发展源远流长,为现代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和宝贵的经验财富。马睿杰教授与浙江针灸流派的渊源要追溯到她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入职,并兼职浙江省针灸学会干事时,那时她开始深入了解浙江针灸的发展。她在筹备2009年浙江针灸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之际整理了浙江针灸30年大事记,编撰了《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一书,对浙江现代的针灸名家经验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总结。朱德明所著的《浙江医药通史》(古代卷、近现代卷)、《南宋医药发展研究》对浙派中医针灸进行过研究,但未有前人对浙派中医妇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因而,2013年,在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重点计划——浙江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的支持下,浙江省针灸学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多方协同,做了大量工作,历经五年梳理并出版了《浙江针灸学术流派》一书,从对全国影响力非常大的衢州杨氏针灸、凌氏针灸到省内知名的各大针灸流派,一一梳理,填补了浙江针灸流派工作的空白。今天我们就来跟随马老师学习一些浙江针灸学术流派中的一些特色医技。

一针二穴——透刺法

透刺法又称透穴针法,源于《灵枢经》,盛于元代、明代,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针刺手法。


透刺法,即以毫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透向另一穴位或部位的一种刺法。浙派透刺法是由浙派医家张治寰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精研《玉龙歌》《黄帝内经》等经典后,总结归纳出的一种特色针法。


在《玉龙歌》中有不少透穴的内容,如治疗偏正头风时的“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或治疗口角歪斜时的“口眼蜗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这些均是透刺法的内容。在《黄帝内经》中有九刺、十二刺的记载,张治寰从恢刺、浮刺、直针刺、合谷刺等刺法中探求手法操作的变化。除从经典古籍中探求透刺的刺法外,他还从古代文献中寻找透刺法的配伍穴位,以及穴位的透刺角度和深度。经过研究,张治寰将透刺法的常用手法归纳为撚、提、按、弩、盘、摇、弹、刮八法,将透刺法的要点总结为取穴少、针感强、刺激面大、易于扩大针感四点;根据透刺方向、腧穴位置、病位深浅,他将透刺法概括为横透、斜透、直透三种。


在临床运用方面,张治寰通过搜集前人记载,归纳整理了一系列透穴的穴位配伍。如百会透四神聪,主治癔症、神经衰弱、眩晕;神庭透上星,主治鼻炎、头痛;印堂透攒竹,主治呕吐、小儿高热惊厥(见于《针灸大成》);丝竹空透率谷,主治偏头痛、眼病(见于《循经考穴编》《玉龙歌》);合谷透三间,主治牙痛、急性扁桃体炎;三间透合谷,主治便秘、肩凝症(见于《医学纲目》);大椎透肩中俞,主治发热、哮喘、肩背痛;风门透附分,主治感冒、支气管炎(见于《医学纲目》);肩贞透极泉,主治肩周炎;阳陵泉透阴陵泉,主治肝炎、胆囊炎、膝关节炎(见于《玉龙歌》);阴陵泉透阳陵泉,主治膝疼、腹胀水肿(见于《循经考穴编》)等。由此可见,透刺法不仅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关节炎等疼痛性、骨伤科疾病,也可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透刺的方向也非常关键,相同的穴位配伍,透刺方向不同,主治疾病也就不同。透刺法内容丰富,治疗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在对透刺法进一步研究后,张治寰将透刺法的毫针从长针改为短针,注重押手的运用,增加进针前对穴位的按摩。进针后,在针刺至一定深度后施以幅度小而频率稍快的捻转手法,这样的操作,使针感传导更佳,疗效亦佳。这样的改良,是张治寰遵循“气至病所”的结果,他认为“气至病所可理解为针尖指向病所,通过刺激手法,在病灶邻近或在其经络部分产生出汗、肌肉跳动、疼痛缓解等等良性反应,也是气至的表现”。


针治盲疾——金针拨内障术

金针拨内障术是浙派针灸医家周明耀擅长的针法。他曾以该法闻名全国,两次应北京同仁堂之邀赴京诊治患者。


针内障法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已有记载,《针灸大成》中也有《针内障秘歌》的记载,详细说明了针内障法的要诀,但关于其具体操作方法及如何运用,并无太多医家知晓。周明耀从20世纪50年代起,运用金针拨内障术,治疗了众多眼疾患者。


金针拨内障术操作方法及调护:

金针:按《目科正宗》图式,金针用上好赤金制造,长约三寸许,针身约寸余,粗若鞋底针,尖端则细若绣花针而圆润滑泽,以银丝缠针柄,针尖部用银管套护。


操作方法:术前半小时先针刺睛明、瞳子髎、阳白透鱼腰,远道配取合谷、太冲,留针半小时后出针,使患者镇静松弛。再令患者正坐靠背椅,助手在背后扶定头部,勿令转动,两手揭珠,心无妄想。如拨左眼,先用左手大指、食指分开眼皮,固定眼球,次用右手大指、食指、中指执针令紧而直,其余各指略按眼眶。先用三棱针于外直肌与下直肌之间,距角膜缘后4~5mm处,平行角膜缘,垂直刺穿球结膜、巩膜睫状体扁平部而达玻璃体,再用金针从切口处垂直伸入推进,经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直达瞳孔缘,将拨针停留在晶状体前部,然后拨断悬韧带;将晶状体拨离原位,向下后压晶状体,停针观察;放松拨针,如晶状体重新上浮,则再度加压,直至晶状体不再浮上;晶状体固定稳妥后,将拨针退停瞳孔中央,仔细检查房水是否清澈,患者能否辨颜色、人物。患眼复明后,出针时宜徐缓,先抽出拨针之一半,待晶状体不再浮起,方可缓缓退针。


术后护理、调治:术后一个月,加强营养,不得高声叫唤,劳神恼怒,患眼敷以自制眼药包,加服活血化瘀汤药,并可针灸合谷、太冲、肝俞、三阴交,以助恢复。


在当时欠发达的医疗水平及物质水平下,周明耀的金针拨内障术为大量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可见其神奇之处,但由于现代眼科技术的发展及金针拨内障术的操作要求较高,该法逐渐失传。

轻补轻泻——顶刺法

顶刺法是浙派针灸特有的针刺技术,由浙派医家董正雅所创。董正雅为严氏针灸第五代传人严肃容之徒,故顶刺法为严氏家传之术。


董正雅所创的顶刺法是一种十分轻巧的针刺法,适用于体质弱、不耐针感或畏针、初针者。顶刺法不仅在进针时轻,在补泻时也比常规针刺轻,是一种轻补轻泻的刺法。顶刺法虽轻巧,但并不是“浅刺”,进针时的轻刺,只是顶刺法的第一步,在进针后须行针,仍要在穴位深部完成候气、守气、调气等步骤。


顶刺法具体操作如下:以左手爪切,右手持针,顶刺微捻破皮,在穴之深处取气,食指一按一放,如蜻蜓点水之状三至五数,速出疾按,使经气阵阵感应;轻泻法则是在相同的进针后,以拇指一放一捻呈浮提之势,次数、幅度、震动较大于补法,使阵阵针感有扩散之势,缓出徐按。


顶刺法的操作的重点为手法轻柔,要使力量集中于针尖,切勿使针尖滞留于皮肤表层,产生痛感。顶刺法须使用细毫针,在练习时就应使用较细的毫针。


顶刺法因其手法轻巧,针细力专,非常适合应用于现代针灸临床。相较于前人,今人对针灸的了解度、接受度,甚至对疼痛的耐受度均不如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针灸的传承、发展和推广。顶刺法非常符合现代社会的人群特质,若能将顶刺法大力运用于临床,或许能对针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针具创新——钩针

钩针,是浙派针灸医家杨楣良在古代针具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针具。钩针法,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具有加强刺激、提高疗效、解粘除赘、钝锐并用、安全可靠,辨证施术、操作稳妥的特点和优点。钩针的主体独特,针体坚硬,针头(针体的末端与针尖的连接部分)变曲与针体呈同一角度,且针头一侧有刃面。钩针的研制及钩针疗法的创立,汲取了传统针刺疗法之长,不仅能根据中医理论、经络学说取穴及操作,达到传统针刺疗法所起到的效果,还可以利用钩针的独特结构,针对病情进行各种特殊的操作,以取得其他方法所难以取得的良好疗效,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由于钩针的独特构造,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时,刺激量更大,不适感却更小。钩针法体现了钝性分离与锐性分离并用的原则,这种钝性分离与西医手术疗法中行组织分离时的操作原则颇为吻合,但钩针法损伤更小,体现了安全有效的原则。钩针的研制,体现出了浙派针灸医家的继承创新精神,在古代“九针”的启发下对针具进行创新,以满足临床需要为立足点,研制出更适合现代临床使用的新型针具,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接受度,这两者均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面。

好书推荐

给大家推荐《浙派中医:针灸卷》,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书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浙派中医针灸的源流与发展,梳理了从远古到近现代的针灸流派形成轨迹以及对全国、海外的影响;第二章浙派中医针灸的学术特色,将浙派针灸的学术特色从三个方面,即师宗《内》《难》、推陈出新,针药并重、针灸并用,精研刺法、革新灸法,进行归纳总结,体现了浙派针灸的特色;第三章浙江中医针灸流派的传承与教育,梳理了以师承方式和院校教育方式传承的相关流派,要求传承三代以上,并形成学术思想或临证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流派代表性继承人,梳理出金氏、凌氏、阮氏、盛氏、严氏、施氏、罗氏、梁氏、高氏以及虞氏十大学术流派;第四章浙派中医针灸名医,根据时间截点分为古代名医、近现代名医和当代名医,其中当代名医精集了浙江省名中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五章浙派中医针灸名著精要,纳选了浙江医家的针灸相关名著,总结其学术主张、概括其主要内容、并简介其现代临床应用以及版本情况等;第六章浙派中医针灸的特色医技,总结了特色针法、特色灸法以及全国推广的针灸适宜技术。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zhongyishuyuan0305,欢迎投稿唠嗑。
● “症-证-法-药-方”,刘铁军教授临床遣方用药解析

平素紧张忧思过重,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情志病


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中医出版
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社资源打造的精品公众订阅号。有名医、有好书、有故事、有资讯,态度严谨认真,内容生动活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