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刘先生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不吃外卖,每天还会骑20公里左右的自行车,所以被确诊肠道有多发息肉时很意外。
“最大一个息肉有2厘米,病理是绒毛状腺瘤,医生已经给我切除了,”
刘先生说,因为发现及时,医生提醒他后面半年到一年复查一下肠镜即可。
肠息肉是从结肠或直肠内壁突出的赘生物,大于1厘米的息肉比小息肉具有更高的癌变风险[1]。但只要及时切除,就能阻断肠癌的发生。
事后刘先生表示,其实自己的病,是有迹可循的。
01
大便异常多年
一直以为是胃病
“我一年差不多得吃两到三个月的中药。”
刘先生说,自己在13年前做过肠镜检查无异常,胃镜却查出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从10年前开始,每隔一年都会做一次胃镜。
4年前,他的大便开始出现异常,一直不成形,会有带粘液的情况,但考虑到之前肠镜没问题,他一直以为是胃不好导致的。
让他纳闷的是,调理的时候身体还行,但药只要停一个月左右,大便不成形的症状又会出现;在北京看了很多专家,都说是胃的问题。
直到今年单位体检加了常卫清检测,查出阳性后刘先生去做肠镜,才有了开头早发现的故事。
“还得感谢我们国企的老领导,是他考虑到我们都50岁了,特意选的这个检查,要不然我可能始终不会去检查这个肠。”
刘先生说,现在息肉切除后,大便好多了。
02
哪些息肉需要及时切?
主要是肿瘤性息肉。
肠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可以发展成癌症,非肿瘤性息肉则不能。
肿瘤性息肉包括:所有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无柄的锯齿状病变,传统的锯齿状腺瘤。
它们主要是基因突变后的异常细胞聚集生成的,因此癌变的可能性更高。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性假息肉。
数据显示,约75%的肠癌始于腺瘤性息肉[2],但这些息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成癌。
抓住防癌黄金早筛期,在息肉变成癌之前发现并切除非常关键。
03
50岁后,超过40%的人有息肉
大多数息肉都是偶发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认为,年龄超过50岁是患结肠息肉的最大风险因素。
在成年人中,约 20% 的人有肠息肉[2],但在50多岁的人中,超过40%的人都有息肉[3],只是因为没有症状或症状隐匿而没有被发现。
目前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45至75岁的成年人每10年进行一次筛查[4];
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建议,最好过了40岁就考虑做筛查[5]。
根据《2020年中国与全球结直肠癌流行概况分析》[6],中国人肠癌发病年龄更早,从40岁后肠癌发病年龄就开始攀升。
提前筛查有助于发现更早期的病变,有机会在第一次做肠镜时,直接在镜下微创处理。
据刘先生介绍,自己的肠息肉由于已经长到2厘米,医生考虑到出血风险,是安排他住院完善相关检测后切除的。
如果您也像刘先生一样,过了50岁还没有检查过肠道,又不想请假跑医院,嫌挂号排队麻烦,也可以考虑先做个刘先生同款的常卫清检测。
常卫清在自家卫生间就能做,一次正常的排便就行,没有痛苦没有伤害,也不用空腹不用吃药。
因为结果可靠,常卫清采用的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技术已经被6部肠癌防治国内外权威指南都推荐用于肠道筛查。
作为目前肠道无创检测中查得最全的手段,一次常卫清检测覆盖了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及粪便隐血3种检测技术,综合分析4个靶点、31个位点,经算法综合评估受检者患肠癌和癌前病变的风险。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不用太紧张,肠镜后绝大多数是癌前病变,可以启动常卫清阳性服务,肠镜后最高可报销1200元,另外再送价值1000元的陪诊,安排专业陪诊师陪您去医院;
检测结果如果是阴性,可获赠价值最高70万元的保险保障,保您一整年安心。
(注:常卫清药监局评审报告的阴性预测值为99.6%,存在千分之四的漏检可能,阴性用户可激活防漏检保险服务,如果受检人在阴性检测报告出具后一年内确诊结直肠癌,可最高获赔70万元人民币)
公众号粉丝现在买常卫清,立享双11返场价1499元。
找诺辉健康天猫/京东旗舰店客服报暗号“常卫清”,获取专属链接,还可以领一张200元的天猫卡/京东卡,没有使用门槛,直接当钱花。
(注:此特惠商品不包含天猫卡/京东卡)
两次发现早癌,是这些症状提醒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