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习编程,撬开名校大门:新学习“牢笼”的诞生
杨楠|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这次暑假回家之前,我接到了一个表妹打给我的电话。
她电话里说:“喂姐姐,你下星期回来了可不可以来补习班接我。”
我说:“好呀,是哪个补习班,学舞蹈的还是学作文的补习班?”
她回道:“都不是啦,我现在在和二哥还有小丁(我的另外两个小表弟)在xxx学编程嘞。”
在我印象里,家里亲戚间只有一个小孩在参加乐高机器人的课外“加餐”,从一年级学到三年级学习了两年多的时间,还有一个五岁的弟弟也加入乐高机器人学习的行列半年时间。这仨新加入的中,表妹过了暑假升六年级,另外两个表弟比她要高一级,开学升初一。作为一门与时代转型紧密结合新兴课程,编程的学费必然是不低,即使是在我的家乡这个小城市,弟弟妹妹们所在的这个机构一个学期每周一节课也要花费5000多的学费。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一位专业信息工程,刚从北京高校硕士毕业进入体制的朋友。他听我说完之后,先是沉默,然后开始玩笑似盘算如何利用周末继续发挥他的专业余热。
显然,校外辅导机构敏锐地捕捉市场对信息技术不断上涨的需求以及家长对孩子发展的焦虑,越来越多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始涌入少儿编程的市场中。第一批卷入少儿编程培训的是发达地区大城市的中产家庭,他们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信息能给予孩子新技术的学习,随后是那些普通家庭,逐渐地,编程的“风”还是吹到了没那么发达的小城市中。在这其中内卷的不止是学生更是家长,贷款来供孩子学习编程的家庭并非罕见。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为孩子报班学习编程最重要也是最为现实的原因,其实就是助力升学。至少在十年之前,培养艺术特长生还是家长们最热衷的事,一方面孩子会跳舞、会乐器可以彰显一个家庭的涵养,另一方面如果有艺术十级证书,那就可以在升学考试中享受加分政策。因为比起奥数之类需要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展现出在数理逻辑方面的天赋,艺术特长生只要给足学习的周期长度,孩子大多都能达标。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对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加分政策加以规范,且随国家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科技特长生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编程教育的含金量也随之上升,少儿编程教育正方兴未艾。应运而生的便是各式各样的编程竞赛,以及规范的编程等级证书和条件准则,教育部每年也会给出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的白名单。那么回归到孩子和家长的身上,学习编程的目的就变成了考级拿证书,为进入梦校增添筹码。
一种事物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展露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时,就能激励大量的人进入这个领域,那么随之转变为一种新的标准就成了理所应当的结果。创新的事物脱胎于过去的标准和秩序,进去的人多了,最后也变成了一种新的秩序和准则。
事物本身并没有标准等级之分,尤其是那些强调主观性、审美化的价值判断的领域,比如说艺术领域。但是为了区别差异,我们的社会还是人为将之用等级加以规制,学生在设定好的体系“牢笼”中被区分成不同类别。通过学过和没学过,学生被区分成不同类别,而学过的学生又可以通过考级来区别能力强弱,进而筛选出所谓社会需要的强素质人才。什么都可以是竞赛,什么都可以拿来比,结果与证书的重要性高过一切,达到标准的那一刻的兴奋与自豪胜过一切。但过程中沿途的风景、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收获的知识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研究生生活。考上了研究生的我们总是会戏谑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只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和得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是快乐的。显然,我们是从一种结果论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经历。所谓成长,必然经历时间、实践、思考的打磨,从中学习的东西不只是靠最后得到的证书认可才能说所有的努力才有意义,过程中的一次突发奇想、一次独特的发现、一次失败打击都是使我们蜕变的关节,发展自己大可多保持一些松弛感,在这个客观文化作为主流的社会中,多在意主观自由的思考,或许可以在各种社会焦虑和社会期望中多一些喘息的空间。
新的浪潮何时会来临?到那时,我们又需要获得哪些“有用的”证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