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也为我们思考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在第一卷中,主要介绍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其中包括商品与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以及资本的积累过程。在商品与货币这一篇中,我们了解到商品有两个因素,一是价值,二是使用价值。商品本身就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决定的。例如,制造一辆汽车的社会总时间需要20个小时,制造一个轮胎需要2个小时,那么汽车的价值就是轮胎价值的10倍。此外,交换价值也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例如,在市场上,2把椅子可能换 1张凳子,这里“2把椅子可能换 1张凳子”就体现了椅子的交换价值。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比如,工人每天工作 8 小时就能创造出自身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这 8 小时就是必要劳动时间。但资本家将工作日延长到 10 小时,超出的 2 小时所创造的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例如,工人工作 8 小时,其中 4 小时为必要劳动时间,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资本家要求工人在6小时内完成之前8小时的工作,剩余的2小时生产的价值就是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侧重于延长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侧重于提高劳动效率。这两种价值的生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所见。
对于工作日,书中描述的较为具体生动,在此截取书中内容作为分享:“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劳动的时间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时间。如果工人利用他的可供支配的时间来为自己做事,那他就是偷窃了资本家。”
在第二卷中,主要介绍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包括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的循环。货币资本最明显和最典型地表现出产业资本循环的目的是价值增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而且终点的货币量大于起点的货币量。它突出了流通过程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购买生产要素还是售卖商品,都在流通过程中完成。但这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货币能自行增殖,而忽略了生产过程对价值增殖的决定性作用。资本循环的过程有许多公式,加上坐标图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第二卷给我的感觉是介绍了很多概念,例如准备金、流通时间、流通费用等。其中,流通时间给了我较深的印象。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时间,它由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组成。购买时间是指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即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间;销售时间是指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即资本家出售商品实现价值的时间。比如,有一家服装店,店主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提供服装的厂商、对比不同季度的款式与不同厂家的布料,最终决定并购买好要销售的衣服。在他要售卖的衣服到货之前所花费的时间都属于购买时间。这一批衣服到货之后,店主还需要对衣服进行陈列和摆设,进行宣传和推广,在客人进店之后,对客人进行衣服的讲解等,从购买时间截止到卖出的时间就属于销售时间。这两个部分就属于这家服装店里这批衣物的流通时间。
第二卷还主要介绍了资本周转。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受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影响。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密切相关。周转时间越短,周转次数就越多,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转时间越长,周转次数就越少,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慢。例如,某资本周转一次需要 3 个月,一年有 12 个月,那么其周转次数为 12÷3 = 4 次。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在第三卷中,主要介绍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当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指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预先投入的全部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使得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变得模糊不清。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全部预付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家只有投入全部预付资本,才能启动生产过程,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
对于资本的增值、贬值、游离和束缚,书中以1861-1865的棉业危机作为例证。在危机之前,由于棉花的需求旺盛,棉纺织工厂也迅速发展,棉业资本进行了增值。但是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棉花供应被切断,棉纺织企业面临原料短缺的状况,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价格也大幅波动。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资本迅速贬值,一些小型的棉纺织企业因难以承受危机而破产。在危机初期,一些敏锐的投资者意识到棉花供应的不确定性,开始将资本从棉纺织业游离出来,寻找其他更稳定的投资领域,如食品加工、日用品制造等,这是资本的游离。但对于那些已经在棉纺织业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主来说,他们的资本则处于束缚状态。该危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在特定历史时期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的复杂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经济和企业的重大影响。
此外,在书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那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会转化为平均利润。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个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利润率存在差异。但在资本自由流动和竞争的作用下,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使得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这时,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这个规律在资本主义的不同时期都会出现,它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也调动了资本的流动,使得不同资本在不同部门中得到配置。接着,马克思又为我们介绍了对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这一规律起反作用的一些状况。例如垄断因素、产业结构刚性和政府干预等。垄断因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流动,提高了进入壁垒,使得新的资本难以进入该行业,无法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产业结构刚性则是因为调整困难,某些产业由于技术、资产专用性或制度等原因,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刚性,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性质,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完善,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
在第三卷,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使得我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目前来说,我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片面和表面的阶段,但是不断进步就必定需要经历这个阶段。《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启示,我们也应当认真研读这部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